走进位于泰兴市根思乡的杨根思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杨根思名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宣传标语。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苍松翠柏,碧水环绕。跨过一座小桥,一尊高达8.28米的杨根思烈士雕像,就呈现在跟前了。雕像最令人深刻的是杨根思左脚狠狠地踩在印有“US”字样钢盔上,像是把美军踩进地狱一样。

  看到如此逼真的杨根思烈士牺牲前的雕像,我的思绪回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盖马高原上。

  盖马高原位于朝鲜的北部,有两个湖泊,一个是长津湖,一个是赴战湖。两湖相距30公里,称长津湖地区。这一地区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每年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

  时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为加快推进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到中朝边境鸭绿江边,自仁川登陆后,不吸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中的打击教训,喊出了“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口号,兵分东西两线向中朝边境快速推进。在西线,美军第七师、第三师和陆战第一师,全部进入长津湖地区。

  志愿军第九兵团于1950年11月27日隐蔽抵近长津湖地区。当晚,第九兵团8个师对长津湖地区的下碣隅里、新垡里、旧津里、柳潭里、新兴里的美军发起全线进攻。一夜之间,志愿军第九兵团将美军第七师和美军陆战第一师截成五段。美军陆战第一师所属“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在新兴里被志愿军击毙,“北极熊团”被包围在新兴里。

  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一营三连连长杨根思在营部接受战斗命令,守住下碣隅里1071.1高地东南方向的小高岭。小高岭是美军撤逃的必经之地。用营长王贯一的话讲,就是“门闩”。在营部,团政委李树人专门交代杨根思:“回到连里,抓紧时间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杨根思从营部回到连队,立即对整装待发的三连全体指战员进行战斗动员。杨根思握紧拳头大声说:“在革命战士面前,我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毛主席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看美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这一回要打它一个稀巴烂,让它知道中国人民的厉害!”

  部队就要出发了,杨根思把一只小布袋交给指导员陈文宝:“老陈,这个东西请你替我保管。”

  陈文宝打开小布袋一看,里面装着杨根思一直系在腰间的一包“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全国一级战斗英雄”等荣誉奖章和纪念章。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杨根思的荣誉,陈文宝知道也是杨根思最珍视的东西。

  陈文宝仿佛预感到了什么,动情地说:“老杨,我和同志们等着你胜利归来!”

  杨根思深情地紧握了一下陈文宝的手,随后转身拔出插在腰上的驳壳枪,举起左臂高喊道:“三排跟我上小高岭,一排、二排随指导员去主峰!”

  陈文宝整理队伍向1071.1高地进发。雪花飞在空中,不停地被炮火照亮。一场恶战即将展开。

  团长王详站在通住小高岭的路边等候杨根思。

  风雪夜,一支队伍走过来。王详团长站在高坎上,高声问:“是三连三排吗?”

  杨根思踏着厚厚的积雪回话说:“我是杨根思!”

  团长王详跳下高坎,紧紧地握住杨根思的手:“杨根思同志,坚守小高岭的任务艰苦,意义重大啊!”

  杨根思说:“我明白,团长!”

  “要想尽一切办法,决不让敌人爬上小高岭,坚决把他们消灭在阵地前。”王团长坚定地说道。

  杨根思说:“我代表全排战士向首长保证,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战斗下去,人在阵地在!”

  “人在阵地在!”全排战士响地跟着杨根思回答着。铿锵的誓言回荡在长津湖上空。

  王详团长的视线有些模糊,他站在雪地里目送三连三排战士从自己身前通过去,目送杨根思远去的背影。

  站在杨根思烈士的雕像前,看到杨根思烈士雕像左腰间别着非常显眼的驳壳枪,左手紧紧地握着拳头。这是信念的象征啊!这时,我想起自己刚入陵园映入眼帘的宣传标语:“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三个不相信”是杨根思内心世界的精神要义,也是杨根思必胜敌人的坚定信念。

  讲解员对我说:“11月29日凌晨3时,志愿军第五十八师从东、南、西三面包围了下碣隅里,拂晓前完成了攻击准备。”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美国陆战队史学家蒙特罗斯书写当时的场景:“陆战队从未见过如此众多的中国人蜂拥而至,或是一次次地顽强进攻。夜空时而被曳光弹交织成一片火网,时而有一发照明弹发出可怕的光亮,把跑步前进的中国部队暴露无遗,使他们按原来的部署成堆卧倒。陆战队的坦克、大炮、迫击炮和机关枪大显身手,战果赫赫,但是中国人仍然源源而来,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使陆战队肃然起敬。他们有时会冲进手榴弹投掷距离内,然后又被打倒。陆战队员们不断叫喊着:“海浪,他们就是海浪,可尽头在哪?”1653386635483462.jpg

       在志愿军的猛烈攻击下,美军陆战第一师不得不由进攻转入防御,继而竭力收缩,企图先聚集到下碣隅里,然后再往南逃。

  杨根思把三排30多名(含营机炮连配属的4人)带到小高岭已是11月29日拂晓。刚到小高岭不久,一阵阵沉重的飞机马达声,闷雷似地由远及近的传来。美军先是出动11架飞机,向1071.1高地和小高岭投下大批炸弹和凝固汽油燃烧弹,随后,山下的美军向小高岭进行猛烈炮击。

  当炮火又一次向1071.1高地延伸时,杨根思凭借经验知道,美军进攻就要开始了。他拔出腰间的驳壳枪,在自己面前摆好几颗手榴弹,命令道:“准备战斗!”

  杨根思的命令刚下达,守在小高岭右翼的七、八班战士,就看到端着卡宾枪的美军出现了。刚开始,美军还小心翼翼的地往上爬,后来竟然大摇大摆地涌上来。

  杨根思说:“等敌人靠近我们再打,听我的命令再开火!”

  战士们屏住呼吸,一双双愤怒的眼睛盯着步步逼近的美军。越来越近了。快到30米的时候,杨根思一声令下“打”,轻重武器一齐开了火。

  突如其来的子弹,让美军顿时露出了原型,滚的滚,爬的爬,丢下一片尸体,溃退了下去。

  就这样,杨根思率领三排在小高岭血战,从清晨一直打到上午10时许,美军连续发动了8次疯狂进攻,但小高岭一直控制在三连三排手中。

  美军组织第9次进攻时,小高岭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重机枪排长、通信员等3人,重机枪子弹也打光了。

  杨根思命令重机枪排长和通信员:“你们赶快带着重机枪撤下去,告诉营首长,只要我还活着,就能坚决守住阵地。”

  负重伤的通讯员挣扎着想站起来:“不,我不下去!就是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重机枪排长问:“连长,你呢?”

  杨根思说:“有人在,阵地才可以守住,你赶紧带着重机枪和通信员撤下去!”

  “我不撤,我跟你坚持战斗到底!”

  “执行命令!告诉营首长,杨根思坚决守住阵地!誓与阵地共存亡!”

  “连长……”重机枪排长的声音哽咽了!

  “快撤!”杨根思再次命令道。

  阵地上硝烟弥漫,杨根思收拢阵地上一切可用的武器:一包炸药、三枚手榴弹和一支手枪,准备迎接更残酷的战斗。

  美军拼着命嚎叫着蜂拥而上。杨根思沉着冷静,等美军快靠近时,突然一跃而起,首先击毙了美军指挥官,接着又打倒了美军旗手,再将手榴弹扔向敌群。美军被打蒙了,慌忙后退。这时,杨根思的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投完了。

  美军见阵地上没有动静,又嗷嗷怪叫地冲了上来。在这危险时刻,杨根思毫不犹豫地抱起最后一个炸药包,拉响导火索,奋勇地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时任一营营长王贯一回忆说:“敌人的轰炸机、战斗机交叉袭击,我带二连上山增援。我叫通信员对杨根思说‘营长上来了’,以增强他的信心。杨根思回复了两句话,一是坚决完成任务,二是要支援手榴弹。到10点时,山上只有重机枪排长、通信员和杨根思3人。机关枪弹药打完了,脚架也打坏了。杨根思命令重机枪排长撤下去。敌人又上来了,他命令通信员撤回给我带话,‘有我杨根思在,阵地就在’。但是通信员腿断了,没有爬到营指挥所,只爬到重机枪排长身边,向他转告后就牺牲了。重机枪排长亲眼看到杨根思抱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爆炸声惊天动地,杨根思壮烈牺牲。这一炸,敌人再也不敢冲上来了。”

  时任三连指导员陈文宝回忆说:“29日中午,打退敌人第八次进攻的战斗打得最艰苦。这时弹药已经耗尽,刺刀、枪托、石头都用上了。这时小高岭上只剩下杨根思和营里配属的重机枪排排长和两个(实际为一名通讯员)负伤的战士。杨根思令重机枪排排长带着重机枪和两个负伤的战士撤回主峰,由他一人坚守阵地。敌人发起第九次,也是最后一次进攻时,40多个美国兵以为山头上没有志愿军了,可以轻松地占领了。他们没有想到,还有一位志愿军英雄杨根思在坚守阵地。杨根思等敌人靠近时,先用驳壳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把一个摇着指挥旗的美国兵击毙。这时他把枪往腰间一插,红绸穗随风飘动,然后抱起一包十多斤重的炼药包向敌人冲去。”

  时任一营教导员王金更回忆说:“杨根思牺牲后,我和营里几个人去小高岭寻找杨根思的遗物,什么都没找到!杨根思28岁的年轻身躯,就这样与朝鲜大地融为一体了。”

  步兵是值得尊敬的古老兵种,因为步兵不仅把家带在身边,也经常把自己的坟墓带在身边。杨根思的生命,定格在了28岁。杨根思的骨血,抛洒在了滴水成冰的长津湖畔。我朝着腰间别有驳壳枪,左手紧握拳头,右手紧抱炸药包,右脚有力地扎根在基座上,左脚狠狠地踩在美军钢盔上,双目怒视前方,随时扑向来犯之敌的杨根思烈士雕像,深深地鞠了一躬,大声地对他说:“杨根思,今天是虎年正月十二,我来看看您!您应含笑九泉,因为您无愧于人生,有功于天下,必将雄风千古,光耀万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