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最近,总书记反复强调:“我军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军人必须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这是融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骨髓的一种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是革命军人的“座右铭”,是人民军队能否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英雄军队的“试金石”。抗日战争中的“刘老庄连”壮士,弹尽粮绝,誓死不降,是那样的英勇无畏。“刘老庄连”的精神壮烈千秋,永垂青史!  


      “刘老庄连”的英雄壮举战场塑楷模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鉴往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1943年2月,驻徐州的日军第65师团3000多人分兵11路,由师团长川岛亲自指挥,对新四军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数次大规模扫荡,进攻的重点是淮海根据地领导机关所在地的淮阴六塘河一带,企图以铁壁合围歼灭新四军主力,践踏手无寸铁的千千万万劳苦大众。3月,日伪军1600余人集中合围进驻在梁岔一带的新四军,对当地军民进行地毯式围剿。为了让淮海根据地领导机关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3月18日拂晓,面对20倍于己的日伪军,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82名勇士在连长白思才带领下,借助交通沟顽强抵抗,接连击退敌人进攻。 1653378262404929.jpg

        白思才,16岁参加革命,是一名老红军。指导员名叫李云鹏,是一个知识分子,曾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过,都有一定的组织指挥才能。 

      那天,日军行动迅速,神出鬼没。而我们战区的领导机关及群众尚未转移,形势十分危急。19团4连临危受命,在刘老庄阻击日军。全连指战员迅速进入纵横交错的交通沟,出其不意打死了走在前面的30多名鬼子尖兵,日军迅速迂回包围了4连。此后,日军以步兵小分队为单位,在大炮、机枪的掩护下,向4连阵地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在敌人面前,英雄的4连没有一人胆怯,他们以猛烈火力扫射,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田野、沟渠留下了许多敌人尸体。 

        在日军第六次冲锋被打下去后,指战员们子弹打完了,日军派汉奸喊话,他们坚决拒绝投降,把机关枪和步枪全部破坏掉,继续战斗。10多个小时的战斗中,全连官兵水米未进。战至黄昏,仅剩20余人。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双手掐;双手负伤了,就用牙齿咬……终因敌众我寡,一场悲壮的厮杀后,弹尽援绝,仍然与敌进行白刃格斗。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等全连82名勇士全部壮烈殉国,打死打伤日寇500余人。 

       战后,新四军第3师命名4连为“刘老庄连”。一个不朽的英雄番号,就此诞生。在长达78年的时间里,战旗有魂,英雄之后有传人。“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英雄的刘老庄连,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 

       在“刘老庄连”纪念馆,不少参观者在望远镜后面还可以观看到82勇士浴血奋战的还原场景。82对1600,这完全是一场不成比例的较量,82位勇士以全部壮烈牺牲换取了数千党政军民的安全转移。  


       “刘老庄连”的光荣使命捍卫我中华 

        “刘老庄连”用全体指战员的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一个“英雄的番号”,这个番号的背后,是光荣与辉煌: 

         在刘老庄战斗中,为了拖住敌人,争取时间,让领导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4连放弃了突围,同敌人打了一场充满血腥味和火药味的防御战。“凭借防御的抗日沟,哪里经受得住雨点般的炮弹!但全体指战员有一种比钢铁更坚硬的东西,那就是革命的意志和坚定的信仰!工事摧毁了,立即修复;掩体坍塌了,马上用背包堵上去;人负伤了,包扎起来,继续战斗。任凭敌人炮弹再多,轰击再猛,4连的阵地依旧稳如泰山,使敌人不能前进一步。”连续5次冲锋未果后,日伪军更加疯狂。于是,敌人改变战术,集中所有的山炮、92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向4连阵地猛烈轰击。

         在刘老庄战斗中,淮海区党政军机关安全转移了,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了,而4连82名勇士却发出了生命的最后呐喊……开国大将、时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在回忆录中深情回顾“第7旅19团4连82名指战员激战竟日,反复肉搏”的壮烈场景。 

1653378352734122.jpg

           在这场战斗前,四连指导员李云鹏曾写过两封家书。信中写到,“不知大人身体近来健康否?不知家中情形和收成怎样?儿在外甚为惦念。”并告之,“待时局平静一些,儿定回乡。”但在人民需要的时候,烈士用生命书写了民族大义。 

          解放战争中,“刘老庄连”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1950年,在解放海南岛战斗中,“刘老庄连”创造了木船打军舰的奇迹,被传为佳话,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曾获得“胜利南下”锦旗一面,记大功一次;新世纪以来,从长江大堤到汶川震区,从胶东湾口到东南沿海,从中原腹地到维和战场,从抗战烽火中崛起的“刘老庄连”官兵敢打硬仗,敢打恶仗,一往无前,视死如归……勇当中国陆军转型先锋。 

       “刘老庄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全体指战员对党和人民立下的钢铁誓言,是勇往直前的血性豪气,是中国军人的最高境界!这种精神刻入骨髓,融入血脉,是我军战士的军魂,是英勇将士的英雄壮举。   

     “刘老庄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军威国威的最好体现,是中国军人的最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是人民军队献身祖国钢铁誓言的生动实践,是人民军队无畏付出的精神凝聚,这种精神战无不胜,光耀千秋!壮哉英烈!虽死犹生!   


       “刘老庄连”的血性男儿书写着传奇 

          血性男儿,挺起中国军人最具血性的脊梁。“刘老庄连”用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阐释了中国军人的胆量和气魄。 

        “刘老庄战斗一开始,敌人的炮击即如雨水般乱飞。战斗开始不久,白思才同志就被炸伤了,一只手失去了活动能力。由于流血过多,加之十分疲劳,昏迷过去。这是他参加革命后第三次负伤。当他苏醒后,马上抖擞精神站起来,来往于交通壕内,继续鼓舞士气,指挥战斗。此时,指导员李云鹏也几处负伤,满身血迹,但他仍继续组织连队的特等射手,密切注视敌人的动向…… 

        在那个你死我活血雨腥风的残酷场面,倒下的是白思才等英雄的身躯,挺起的却是中国军人最具血性的脊梁! 

        这是何等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军队啊!明明知道没有胜算,明明知道只能“绝望的牺牲下去,亦英勇的牺牲下去”,没有一个临阵退缩,没有一人贪生怕死。抵抗,抵抗,顽强抵抗到最后的牺牲。战斗结束后,烈士的遗容、身姿仍然令敌人胆颤心惊:82勇士“有的怒目圆睁,栩栩如生的俯卧在战壕边;有的紧握枪刺弓着前腿靠在大树旁;有的双手狠狠掐住敌人的脖子;有的紧紧咬住敌人的耳朵……依然保持着生前搏斗的勃勃英姿”。 

1653378379121508.jpg

        “在我们连官兵的眼里,最美的军人都是血性男儿。”在新的“刘老庄连”里,从第一天起,杨永杰就决心像老连长白思才那样,做一个有血性的军人。到新兵连刚下连队,杨永杰就接受一场严峻的考验。“连队第一次考核5公里,我只跑了24分钟,成绩非常差。”杨永杰主动给自己“开小灶”。“其他人徒手跑5公里,他就绑着沙袋跑;晚上别人休息,他就一个人悄悄练。两个多月下来,他比别人多跑了300多公里。”连指导员王里这样赞美杨永杰:“最终,杨永杰5公里成绩提高到19分钟,成为全团5公里尖子成员。”2016年,他被评为优秀士兵。

        2016年7月2日,“中部战区铁拳-坦克铁骑”竞赛在贺兰山下拉开战幕。10时30分,“刘老庄连”参赛车组的驾驶员、四级军士长张飞驾驶步战车越出赛道起跑线。“装到第10发炮弹时,张飞左手无名指不小心被装弹机夹开一道血口,鲜血直流。”时任连长、后任团战勤股长李晓回忆。张飞忍着剧痛,驾驶车辆跑完全程。 ”

        血性男儿书写着血性传奇,方向盘上、装弹机上都沾满了鲜血。”李晓回忆,到达终点,张飞一下车就抓住他的胳膊问起了成绩。比赛结果令他们喜出望外,张飞车组取得了金牌,每一个“刘老庄连”官兵,几乎都是类似张飞这样的血性男儿!          

       新时代的“刘老庄连”尖刀磨出新锋芒,“刘老庄连”精神映亮新征程。 


       “刚性团长”的最终归宿与战友同眠 

          刘老庄战斗时,4连所属的19团,时任团长名叫胡炳云。胡炳云原名胡能清,四川南充人,1911年出生。家境贫寒,年幼丧父,17岁到国民党28军第7混成旅当号兵,旅长是著名的共产党员邝继勋,这个旅有不少地下党员,对胡炳云培养有加。1929年曾参加川军第7混成旅代旅长旷继勋等发动的蓬溪起义。1932年底在四川巴州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红33军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和嘉陵江战役。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任红1军第2师4团连长,所部在攻占腊子口战斗中担任主攻。到陕北后任红2师4团副团长,参加直罗镇、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营长,参加平型关、午城井沟等战斗。1939年起任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大队长,115师教导1旅1团团长,新四军第3师19团团长、第7旅副旅长,参加陈道口、山子头、盐阜区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第2旅旅长、军区参谋长,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29军军长,参加了苏中、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厦等战役。

1653378423137783.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参谋长。1955年回国后,任济南军区参谋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总参谋部第三部部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77~1981年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曾获二级 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生百战,斗志高昂,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原军委副主席张震曾这样评价他。 

        胡炳云将军晚年回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之战事甚详,对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事迹如数家珍,班长以上干部俱能呼其名,既为之自豪,亦为之痛惜。在接待记者时,将军挥毫书“刘老庄烈士精神不朽”。 

        胡炳云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以他的级别,本来是可以安葬到北京八宝山的,但是华中的战斗岁月,特别是刘老庄战斗,是将军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因此,将军决定百年之后,与他的战友八十二烈士、与刘治国烈士永远长眠在一起。1996年2月28日,胡炳云将军在北京逝世。按照将军遗愿,他的夫人史伟将胡炳云的骨灰安葬于江苏淮阴“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葬于刘治国墓外侧,陪伴昔日长眠此地的战友,以满他长伴众多战友的夙愿。  


      “刘老庄连”的手足兄妹生与死相守 

          李爱云是读着哥哥的家信、听着哥哥的故事长大的。1969年3月18日,年仅21岁的李爱云,只身从老家徐州沛县来到淮阴刘老庄,在哥哥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居住,在哥哥壮烈牺牲的地方成长。喝的是汪塘水,住的是茅草房,为82烈士守灵,这一守就是半个多世纪。 李爱云常这样说:“哥哥把生命都献给了党,自己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当年,执着坚定的李爱云放弃了组织上让她参军和上大学的机会,来到安葬哥哥的烈士陵园,做82烈士抗战事迹的义务讲解员。她说:“想通过自己对烈士故事的宣讲,让更多的人知道刘老庄连,帮助那些无名烈士找到自己的家,也把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下去。”半个多世纪的奉献与执著,让人震撼,让人敬仰。 

        或许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无法体会到当年烽火岁月,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刘老庄连”指战员们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战。应该说,是革命的理想,是坚定的信念,是远大的抱负,是中国军人那份为国为民的情怀。 

1653378449127374.jpg

       为了做好讲解82烈士抗战事迹的志愿者,李爱云在自己语言表达能力非常一般的情况下,主动向刘老庄连纪念园的行家学习,跟着专业讲解员学习讲解,每听一遍,脑海中82烈士浴血奋战的场景就重现一次。如今,纪念园里每个角落的设施她都铭记于心,每个角落都深藏李爱云对哥哥的思念,对烈士的追踪。 

       “很多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我们永远记得他们是为了谁。”每次说到这里,提及哥哥及英雄们的光辉事迹时,李爱云都会一次又一次地忍不住饱含热泪,甚至痛哭流涕。 

        这场景,让人们铭记;这盛世,如烈士所愿。如今,战火岁月虽已走远,但红色文化愈发深厚,新一代的刘老庄连,继续高举烈士鲜血染红的战旗,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新一代的青年也都在传承红色血脉。作为一名烈士的妹妹,她将用理想与热爱,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做一名合格的红色文化志愿者。  

  

       “刘老庄连”的光荣传统似星火燎原 

          淮阴人民日夜怀念这些英雄的子弟兵。“老人们对我讲,那场恶战后没过多久,刘老庄的父老乡亲就把82名优秀子弟送到部队,组建了新的4连。”当年的应征青年杨永杰记忆犹新。 

         1943年“刘老庄连”重组时,刘老庄青年踊跃参军。在杨永杰看来,这是为4连“忠勇无畏、血战到底”的血性寻找到的最好的传人。在那残酷的战争时局,“刘老庄连”的诞生与成长,有着特别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连队一直保持着82人的特殊编制。如今,“刘老庄连”几乎每年都有来自刘老庄镇的应征入伍青年。血性荣光被朱德称为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2015年9月,杨永杰入伍至著名的中部战区陆军原第54集团军某红军师“叶挺独立团”,如愿加入了光荣的“刘老庄连”。 

         在“刘老庄连”,杨永杰耳闻目睹了这个钢铁连队太多的“血性突击”!2004年深秋,代号为“铁拳-2004”的演习在中原腹地的原济南军区确山综合训练基地激战正酣。60多名来自16个国家的军队领导人和军事观察员,以及13国驻华武官正观摩着“刘老庄连”所在师山地进攻战斗演习。这是截至当时中国军队邀请国家最多、军事观察员层次最高、对外展示规模最大的实兵实弹演习,担任主攻任务的“刘老庄连”官兵承载着更大的责任。 

         杨永杰介绍,1997年,“刘老庄连”就已经改制换装,成为驾驭我军新型轮式步战车的新型步兵连。在导弹、榴弹炮、火箭炮相互交织的火力遮障下,下士张飞驾驶新型步战车快速机动,出其不意直插“蓝军”侧翼纵深,打得“敌”晕头转向,阵地上四处开花……“那一仗,我们连的步战车冲得快、打得猛,立了头功!” 

         冬季野营拉练途中,“刘老庄连”官兵互帮互助。万余人参演却不见几个兵!中国步兵脱胎换骨的变化,令现场观摩的外军领导人、军事观察员和驻华武官们惊叹不已。 

         这是中国陆军轻型机械化步兵第一次向世界公开亮相,也是中国步兵从摩托化到机械化的华丽跨越和转身! 

1653378495126302.jpg

          2005年8月,“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一天天逼近,装甲车泛水试验和抢滩登陆科目摆上导演组的议事日程。由于装甲车涉水易熄火,海上编队难度大,许多参演分队望而却步。 

          “大战”在即,怎么办?正当指挥部着急之时,“刘老庄连”官兵勇敢地站了出来。经过合力攻关,在极短的时间内摸索出“装甲车涉水登陆八步法”。演习当天,海面涌大浪高,尽管实地条件超过装甲车泛水极限,但官兵们沉着应战,强行涉水抢滩,驾驶的装甲车全部抢滩登陆,展示了中国新型陆军的风采。 

        2012年秋,“刘老庄连”以“特战飞兵”的雄姿出现在演习战场上,一阵猛烈的火力急袭过后,担任前沿攻击任务的特战小分队搭乘直升机飞临战区上空,战士们迅速完成“敌后”机降,以迅猛的战术动作攻取了蓝军阵地,随后又连续捣毁了蓝军指挥所。 

         2014年,连队参与原济南军区合成营战斗试点任务,配属陆航、炮兵、工兵等多个不同兵种后如虎添翼,探索出10余种合成进攻战斗新战法。同样是在2014年,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赴南苏丹维和,从“刘老庄连”抽调的官兵以过硬的能力素质,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赢得赞誉。 

         最近一次让杨永杰对自己的连队感到血脉贲张的是2015年的“阅兵”。在集中训练时,平均每人踢坏了4双作战靴,瘦了十几斤,有7人推迟婚期,10人家庭发生变故没有返回。阅兵期间,“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始终盯着三军仪仗队,比正步、比排面、比士气,最终以一流的标准、一流的作风接受了习近平主席和全国人民的检阅。  


       “刘老庄连”的忠勇精神光辉照千秋 

        “刘老庄连”82烈士的英雄事迹,受到八路军首长和新四军领导的高度赞扬。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指出:“我们部队仍然创造了许多史无前例的英雄业绩,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的新的英雄们……如著名的平型关大捷、阳明堡火烧敌机,使敌人胆寒的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勇士的壮烈跳崖……全连82人全部壮烈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把刘老庄战斗与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捷、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相提并论,足见朱老总对82壮士的敬重。 

1653378529114473.jpg

         作为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更是与有荣焉,他盛赞:82壮士浴血刘老庄,是“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他写道:“伪方传出消息,敌军对于我军壮烈殉国之牺牲精神,深致敬佩。……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示范而励来兹。” 

         而刘老庄这个苏北地区的普通村庄,因为那次战斗,从此与英勇的4连联系在一起,当地人民坚持通过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些革命烈士。抗战胜利后,当地人民又用砖石建起了“八十二烈士陵园”,牌楼式的大门两旁,刻有李一氓题赠的挽联:“由陕西,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从拂晓,达黄昏,全连苦战殉刘庄。” 

         内战爆发后,陵园于1946年被国民党军队炸毁。1955年,当地重新修建82烈士墓和陵园,原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在新墓碑上题词:“八二烈士,抗敌三千,以少胜多,美名万古传。”原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也题词:“英勇战斗,壮烈牺牲,军人模范,民族光荣。”1958年3月,在纪念烈士牺牲15周年时栽下82棵青松,如今已是枝干粗壮,苍翠挺拔。 

         2000年,当地建成82烈士纪念馆,10年后进行了改扩建,并于2013年3月18日刘老庄战斗70周年纪念日之际,重新对外开放。2014年9月1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前夕,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刘老庄连”82烈士集体入选。 

        殊为遗憾的是,当年由于战争的原因,“刘老庄连”82烈士中只有17位能查阅到姓名。烈士中尚有65位是无名英雄,他们是谁?家乡在哪里?曾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几十年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许多人特别是淮安人民的心头。 

1653378604102153.jpg

          2011年春,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民政部在全国推进集中安葬散葬烈士的“慰烈工程”(亦称“请烈士回家”)。作为刘老庄战斗发生地的党报《淮安日报》于2011年3月启动了“只为烈士不再无名——寻找‘刘老庄连’无名烈士”大型新闻采访活动。 

          从3月至11月,寻访组沿着“刘老庄连”当年行军战斗的路线,行程15000余公里,走访北京、山东、河南、安徽及江苏省内南京、徐州、盐城、宿迁等地,问询4省(市)9个地市新四军老战士以及党史、军史、地方志专家、烈士亲属和高龄见证者1200多人次。同时,他们大量查找各地革命烈士英名录、党史、县志,反复到国家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南京军区档案馆等处,查阅大量的档案资料,寻找到了40多条有关“刘老庄连”烈士的线索。随后,他们邀请党史、军史专家反复研究辨析,最终确定了其中9位是“刘老庄连”82烈士成员,他们的英名是:宋迎春、刘守业、蒯德山、袁培臣、张立伦、胡志法、靳宪珠、翁兆法、任国监。 

        2011年12月23日,南京军区、江苏省军区和淮安市委、市政府,在淮安刘老庄82烈士陵园,隆重举行了“只为烈士不再无名——新四军‘刘老庄连’‘慰烈工程’”推进仪式,为新寻访到的宋迎春等9名烈士姓名揭幕,让他们的事迹光照千秋。当蒯德山烈士的后人向新闻采访活动组织者表示感谢时,他们由衷地说:“这是人民的呼声:只为烈士不再无名!” 

 

      “刘老庄连”的将领后代沉痛祭先烈 

         那是何等痛彻骨髓、难以忘怀的悲恸啊!乡亲们流着泪收敛烈士的遗骸,没有裹尸布,他们拿出了家里的被子和土布。每埋一名,就在小碗里放一颗玉米粒,最后碗满了,共有82粒。泣不成声的乡亲们掩埋了子弟兵的遗体,堆起一座三丈高的土墓…… 

         战火纷飞,他们奋不顾身,为后人创造和平生活;现世安稳,我们慎终追远,向前人表达崇高敬意。2021年3月18日,刘老庄82烈士殉国78周年当天,淮阴区开展纪念建党百年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祭扫刘治国烈士墓及胡炳云将军墓仪式。 

        苍松翠柏掩映下的胡炳云将军和刘治国烈士墓前,花束整齐排列,散发着阵阵芳香。10时许,新四军三师七旅将领后人们在82棵青松中缓步而行,来到墓碑前敬献花束,全体人员三鞠躬。他们从北京、安徽、湖北、江苏等地而来,聚在一起怀念先辈,其情其景感人至深。随后,全体人员怀着崇敬之情瞻仰先辈们的墓碑,聆听他们的英勇事迹。将领后人们表示,虽然英雄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功绩不能磨灭,我们不能忘记先烈,要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家国情怀。 

        刘治国烈士1916年出生,湖北枣阳县人。1941年11月,任19团参谋长。1942年11月,日寇对苏北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地方民兵用地雷、集束手榴弹炸翻了日军的汽车,驻古寨的日伪军出动“报复”。12月8日,日伪军包围游击队,刘治国率一个连前去支援民兵,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刘治国烈士的家乡,湖北省枣阳市烈士陵园负责人蒋会兰表示:“为家乡有这样一位英雄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一定会传承刘治国烈士的革命精神,继承他的革命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家乡的建设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 

        新四军三师七旅将领后人刘瑞东、霍燕宁、朱宏佑、刘杨生夫妇、彭赣东夫妇、彭博以及刘治国烈士的家乡湖北省枣阳市退伍军人事务局的代表陈跃、蒋会兰等社会各界到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参加祭扫。 

1653378677202335.jpg

        82名英雄的躯体倒下了,他们的精神却铸成了永远的丰碑! 

        怕死不当兵,当兵不怕死,连死都不怕的军队,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八十二勇士壮烈殉国记》之所以受到众多读者好评,原因在于初创人的执着。据北京市某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李玲介绍,她在搜集“刘老庄连”事迹过程中,两度走进江苏淮安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听讲解,悟精髓;三次购买相关书籍,网查大量史料,寻真伪,定角度。在把英雄故事写出来感动别人之前,先无数次地感动了自己,并由始至终将本次创作当作告慰先烈不朽英灵的自我升华过程,李玲同志的这种创作精神实在可佳。本文作者在搜集整理“刘老庄连”英雄事迹时,也借鉴了李玲同志的类似文章,特地前去陵园祭拜了英灵! 

         “血性男儿”挺起军人脊梁! 

         “刘老庄连”铸造铁军精神!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