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徐圩是一个产盐重镇,是淮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如今是集合多个产业园和作为国家战略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是连云港市加快“后发先至”、全开创新局的重要产业支撑。

  站在徐圩新区的云湖边,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茫茫盐滩地。这片远离市区、古老而沉寂的盐滩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从一片盐碱荒滩,“成长”为一座“生态、智能、融合、示范”的绿色新区,这跟取“徐圩”为名息息相关。

  关于徐圩地名的来历有多种传说。一种说法是因生活所逼,有东辛人来此谋生,起初是通过逮鱼摸虾维持生计,后来发现这里是晒盐的好地方,便逐渐转向晒盐,同时又引来其他乡亲来此晒盐,圩子是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所以叫作徐圩,即徐徐升起的圩子,这种说法很富有理想化。

  笔者不久前询问过年已95岁的老父亲,他是“老盐场”,曾于1958年和1964年两次到徐圩盐场工作,先后达18个年头,任过生产场长、党委书记之职。当我问起为啥叫徐圩时,他肯定地说,徐圩之说是经过历史考证的,还叫过“刘圩”,但确切的是先有徐圩,后有刘圩的。在这里就有一个为啥不叫“刘圩”而叫“徐圩”的历史探寻。

  关于“徐圩”地名的成因,因前期记载不详,现在所收集到的资料主要是这样描述的:清末民初,随海势东迁,淮北境内的原中正场的盐池大都从中正、东辛一带移到徐圩、蒿子头一带铺建。只是零星的记载和传闻。

  那么关于“刘圩”地名的由来,在《江苏省徐圩盐场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徐圩这个地方在清光绪年间,只有几份小盐滩,名日:“刘圩”,是中正垣商刘公茂居住此地而得名“刘圩”。这里是晚清和民国时期中正场署和盐坨所在地。后来这里盐滩裁废,盐民有的到别处铺滩,有的逃荒到外地。在这里栖养生息的只有五、六户人家。当时废墟上还有四座坟墓,东侧叫东徐圩,西侧叫东方圩。

  既然“刘圩”名称有明确记载,而“徐圩”名称只是传闻,那么最终名称为啥不叫“刘圩”而叫“徐圩”呢?从对两个“圩”子的记载和传闻来分析,笔者认为是先有徐圩,后有刘圩的。否则就不会出现“东侧叫东徐圩”的说法。

  其实,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清光绪年间、略早于刘公茂铺滩之前,有东辛人徐姓兄弟来此谋生,铺滩哂盐,他们分别建起圩子,因两圩相隔六七里地,东边的称着东徐圩,西边的称着西徐圩。时间久了,百姓们就将此处称着徐圩了。这种说法笔者是赞同的。因为查阅多个场志,关于地名多与姓氏有关。以圩为地名的地方很多,一般取最早落户人家或投资建圩者的姓氏为圩名。如老唐圩、大张圩、宣四圩、朱三圩、辛高圩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人大都是从东辛、板浦、中正一带过来铺滩晒盐的,姓什么就叫什么圩子,徐圩也应如此。

  从徐圩发展的历史角度看,是先有徐圩之说的,到桓商刘公茂来此铺了几份小滩,一度又称为刘圩,但名字就是叫不响。老百姓因称惯了徐圩,所以徐圩的名称一直延用至今。而且以后百余年间,这里逐渐发展成为老街,通称徐圩老街,也有许多记载和传说。

  最有名的要数徐圩老街的那口老井了,据说老井就是在此期间为了居民吃水方便而兴建的,井深有几十米,其水煮饭带有一股自然的清香味。神奇的是这口井始终处于一种特有的状态,即无论多少人取水,马上就会恢复到原有的水位,而且始终不超过原来的水位。徐圩老井的出现,曾一度解决了方圆十多里数代盐民的吃水问题。

  徐圩盐坨因1925年开发埒子口开始筹建,1932年建成,与徐圩老街相隔三百米。民国时期的《盐务汇刊》第99期就有这样的记载:“淮北废止中正场旧坨……新中正(东徐圩)乃本盐区中心地点……”可见一直存有东西徐圩之说。徐圩盐坨当时行海运。运盐时,每天都有上千名农民工来此打工,坨地的建立促使徐圩街道很快繁荣起来。

  建坨初时,街上只有两家杂货店,一家饭店,后来又有几户小商店和小饭店开业。到抗战前夕,短短三、四年间,徐圩街就发展成为数千人口的小集镇了。1938年街道失了一场大火,烧毁百余户人家。第二年日本鬼子从连云港登陆,又残遭空袭,炸毁民房数十间。1939年秋天,还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大海潮淹没,迫使徐圩街道居民背井离乡,真是多灾多难。

  其实无论是刘圩也好,徐圩也罢,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凿石作槽,晒海为盐,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让时间在这片荒寂的土地上凝固了近两百年。今天,新的鼓点已经敲响,新的蓝图已经展开。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在加快后发先至,构建新亚欧大陆桥,完成新时代的西游记的征程中,铭刻属于“徐圩”的历史篇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