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儿因为做了手术,25天前才打第一针疫苗,今天到大连暖山红旗红凌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预防保健站打第二针,女儿陪她妈妈进去,我在外面等候。

  差不多一个小时,陆陆续续有很多老人来到保健站咨询,该保健站的医务人员对老人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能给予热情而清晰的解答。我注意到,其中很多老人原本是有顾虑的,经过医务人员的耐心解答和真诚的鼓励,当场决定排队打了第一针。趁着一个空隙,我同那位50岁上下的女医生聊了两句。

  “你们的工作不容易啊!这一天得说多少话啊!”我说。

  她笑着说:“谁都有老的时候,其实老年人最需要打疫苗。很多老年人因为身体和心理原因,迟迟不敢打,如果通过我们的宣传工作,让更多具备条件的老人打上疫苗,就是对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

  那位女医生的话既饱含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情怀,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的,只要把宣传工作做到位了,老年人的顾虑打消了,打疫苗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这样,打疫苗的人数也会大大增加。新闻联播每天都播报中国打疫苗的情况,昨晚播报的大数应该超33亿剂,如果按每人打3针计算,14亿人口应该是42亿剂,目前剩下这9亿剂老年人应该占大头。

  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儿叫,打通最后一公里。所有的事情往往越到最后越困难,以老年人打疫苗为例,因为情况比较复杂,工作开展起来比较难,但是,不能因为难就不做了吧?脱贫攻坚难不难,最后不是也胜利了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既是中国精神,更是中国人的性格。只要宣传工作到位,疫苗的最后一公里一定会打通。

  多一层责任感,多说一句暖心的话,就多一位老年人打疫苗;多一位老年人打疫苗,抗击疫情就多一份成绩;抗击疫情多一份成绩,中国就再多一些自信。


  2022年5月20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