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偶然的机会读到了陈行甲的人生随笔《在峡江的转弯处》,心情激动难平,仿佛平静的湖面扔进了一块巨石。

  我一口气读完,感觉意犹未尽,又回头反复读。因深深感动作者的所作所为,于是想了解的更多,因此把作者参与的节目“我是演说家”全部看了一遍。同时,还把作者为了打响巴东旅游业,亲自跳伞,亲自唱歌的视频观看了一遍。仿佛学生时代的追星族般,我搜寻了许多陈行甲的相关事迹、报道、评论,并且认真阅读。越读越了解,越了解越感动于心。不仅是作者的毅力和好学,更有为民的担当、博爱。我跟同事推荐:这本书很值得看看,特别适合高中生、大学生和刚步入职场的青年人,也许在人生的转弯处能给予他们启迪。

  文章以《浮生六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真实的生活经历,是自传体随笔。他从童年岁月写起,写母亲,写爱人;写大学毕业后到基层工作九年多的生活经历;写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写转场公益几年来的经历和感受,还写了去清华读研和出国进修的经历。本书中,作者每一个鲜活的故事,每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无不让人感动,让人难忘。

  感动之一:爱心的传承。作者说,母亲总是用她微薄的力量帮助比她更弱小的人,并尽量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作者传承母亲的爱心,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他在巴东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号召全县干部认穷亲。他自己认了一对残疾夫妇为亲戚,常常走访,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年后走亲戚时,还提着礼物带着孩子一起去看望这户穷亲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撒下爱心种子。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他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认艾滋病患儿为干儿子,消除别人对他们的歧视,让艾滋病人树立生活的信心。我想,普通人常常是谈“艾”色变,难道身居高位的陈行甲不怕吗?陈行甲是如何做到平等地对待这些艾滋病人的?一个普通人的爱心能帮助的人很有限,而一个官员的爱心,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能帮助多少人?能改变多少人的生活?他还关心帮助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转场公益时帮助白血病患儿,为抗击疫情提供医疗资助……许多许多,他的博爱让每个读者震撼,让每个读者经受灵魂的洗礼。

  感动之二:学习的毅力。备考清华研究生时,他已是一个乡镇长,在一个乡镇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在县里也说得上话。可他没有被这些所谓的能力地位冲昏头脑,很清醒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在那偏僻的山区小镇挑灯夜读时,能克服这份清苦,耐住这份寂寞,一日一日,这需要多大毅力!许多人爱说:为了成功,我一定要坚持!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在清华读书,他看着一个个教室透出的灯光,对妻子说:有一天没上晚自习,我就觉得心里发慌。他对自己的要求多高呀!不能浪费一分一秒,不能懈怠一丝一毫。天上没有馅饼,每一份成功都是无数的汗水浇灌的。正因他始终如一地努力,才能在清华出色地毕业,才能在出国进修机会来临时,抓住机遇。

  感动之三:工作的魄力。作者在巴东工作期间,为了让百姓看到希望,为了增进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他大刀阔斧地反腐,把近百名干部送进监狱。为此受到打击报复,还得了抑郁症,治疗了几年才痊愈,但他初心不改,依然把百姓利益,百姓要求放在第一位。他始终记得母亲教给他的人生信条:干干净净做人。所以,他能毫不犹豫地拒绝一千万港币的诱惑。他把“干净、自强”定为巴东精神,来激励五十万巴东人民。为了让贫困县脱贫,他想了多少办法?制定了多少措施?其中之一是宣传旅游资源,他竟然亲自上阵:跳伞、唱歌。真是敢做敢为,多才多艺。他敢当“网红书记”,把政府工作晒在网上,公开化,透明化,接受所有民众的监督。试问:现在有多少个官员敢这样做?正如网上对他的评价:“一身正气,一身杀气,一身朝气。”

  感动之四:写作的坚持。作为治理一方的官员,政府为他配备了文字表达能力极强的秘书团,可他除一些套路式官样文章是秘书准备以外,其他文章都是自己写,有时还写诗歌,可以想象到他丰富的内心情感,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正是长年累月的文字功底,才能读到他如今吸引人,震撼人的著作。翻开书,只要看了第一行,你就会想一直读下去。只因为那些清新的文字,娴熟的表达,准确生动的描写,引发共鸣的细节。当然,还有其感人的一件件事。

  感动之五:家庭的经营。人们常说:幸福婚姻往往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陈行甲与他妻子无疑是这样的结合,他们两情相悦,心心相印。几十年来,相濡以沫,初心不改。这份长久保鲜的感情也是双方用心经营的结果。妻子照顾家庭,支持丈夫,陪伴丈夫走过抑郁,在丈夫徒步戈壁时手写书信给予有温度的鼓励,以致丈夫的同行者都说:看到了传说中的爱情。丈夫也是时刻挂念妻子和孩子。远在外地的妻子怀孕了,丈夫担心妻子,以致孕吐反应竟然出现在丈夫身上。丈夫在巴东工作繁忙,无法回家,利用工作之余精心制作了一本结婚纪念册寄给妻子,让妻子喜出望外。只要回家,就主动担负起带孩子的任务。他关心孩子,常常鼓励孩子。以致老师要孩子说自己有什么优点时,爸爸能一口气说出孩子九个优点。可见对孩子是多么的了解,孩子在父亲的心中占据了多大的分量!正因孩子生长在爱的氛围中,有勤奋努力的父母为榜样,所以他才成长得这么出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峡江的转弯处》一书让我看到一个有家庭担当,有社会担当,至情至性而又勇敢坚强的真男人。我敬仰作者,也羡慕作者,觉得他的人生是多么辉煌完美!正如他自己说的,如果人生有上半场和下半场之分,他的上半场已达巅峰。我相信,他的下半场照样能攀上巅峰。

  一本书读后,如果有一个方面让人感动,我们就庆幸遇到本好书。现在,《在峡江的转弯处》有这么多让人感动之处,怎舍得错过它呢?青年人读了它,能更明确定位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老年人读了它,对我们的社会定能多份信心。让我们都读读这本好书吧!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