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是由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82年,凌子风将《骆驼祥子》小说改编为电影同名电影;2015年在国家大剧院也曾上演了歌剧版的《骆驼祥子》。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骆驼祥子》不仅向我们介绍了老北京所独有的传统文化,也向读者展示了二十世纪骨感的现实下映射出的人性的悲哀。

  老舍先生的作品多以北京市民的生活为背景,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骆驼祥子》便是作者这种思想下的一部典型代表作品。主人公祥子在老舍的笔下就那样惴惴不安,诚惶诚恐地活着。劳苦大众的勤劳和善良,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慢慢沦丧,在黑暗,畸形的旧社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小说主要以祥子买车卖车过程中的奋斗,挣扎,堕落为线索贯穿全文。祥子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与生俱来的斗志使他努力攒钱买车,后来被抓去当壮丁,损失了车;卖掉骆驼,重振旗鼓,却被孙侦探骗去仅有的积蓄;虎妞为祥子置办了自己的车,本想着生活有了奔头,岂料世事难料,祥子看穿了骨感的现实,最终一蹶不振。这部小说把生活在二十世纪社会底层的民众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祥子,就是当时社会底层民众的缩影。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凭借微不足道的方式在社会上博得一席之地,勉强维持温饱。

  小说这样介绍祥子,“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得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在二十世纪拉洋车的行当里,祥子是属于年轻力壮的,凭着自己一身天然的力气为别人卖命,廉价而又艰辛。这世界本就没有与生俱来的公平,祥子也没有与生俱来的家庭背景,靠出卖自己的力气,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苟且地生存着。之所以取名为“骆驼祥子”,作者这样说,“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骆驼是载运货物的动物,在这一点上,祥子与骆驼是相似的。其次,骆驼耐得住严寒酷暑,也经得起风吹雨打,这和有“追车梦”的祥子是一样的。纵使做着微乎其微的工作,也不放弃追求梦想的权利。奈何造化弄人,曾经的祥子早已被生活摧残得体无完肤,他向命运屈服,最终向生活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骆驼祥子》虽然众星拱月般塑造了祥子的典型形象,但是也没有忽略其他人物的设定。在小说中虎妞的这一人物突破了那个年代女性的形象。“虎妞脸上的神情很复杂: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着点,露出点儿冷笑;鼻子纵起些纹缕,折叠着些不屑与急切;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看见祥子出来,她的嘴唇撇了几撇,脸上的各种神情一时找不到个适当的归束。”这样的女子,失去了传统女性的端庄淑德,让人望而生畏。但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是情节需要,也是作者的需要。虎妞的家庭是残缺的,没有享受过母爱,与父亲相依为命;她自己的家庭更是不完整的,尽管利用手段得到了祥子,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只有虎妞的一厢情愿。她那畸形的,好逸恶劳的市侩习气,以及封建剥削的家庭,使她成为社会的牺牲品,进而伤害了祥子。可以说,是虎妞对祥子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导致了祥子最后的悲剧。

  在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原先,他一思索,便想到一辈子的事;现在,他只顾眼前。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这是在得知小福子死后,作者对祥子的一段描写。祥子经历过常人无法想象的悲剧,最终不堪命运的折磨,选择了屈服。人性的卑微,在那一刻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类似《骆驼祥子》揭露现实,批判社会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余华先生的《活着》。它以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主人公徐福贵老人一生的经历为线索,主要讲述了福贵一家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年轻时碌碌无为,吃喝嫖赌充实着他的生活。但造化弄人,他终究付出了代价。与此同时,福贵领会了生活的真谛,但真正的悲剧才刚刚开始。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一切直系亲属相继离世,生活把他摧残得体无完肤,最终只剩徐福贵和一头老牛。主人公最后的凄惨结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但与祥子不同的是,福贵虽然也把生活看得一览无余,但他没有在命运的捉弄下沦丧,只是选择平静的度过余生。

  就写作风格而言,老舍先生的小说创作,在语言风格上的突出特点就是“俗”和“白”。所谓“俗”,就是老舍先生创作取材普通的市井生活,写民俗,风俗,使他的作品有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北京地方特色。虎妞在小说中描写刘四爷过寿的片段中:彩屏悬上,画的是“三国”里的战景,三战吕布,火烧连营,长坂坡等等;桌上摆着寿桃寿面,寿桃上要一份儿八仙人,作为祥子送的。在简短的描写中,展示了老北京传统的民俗文化。其次,“白”主要指他作品中语言的朴实,特别重视北京市民群众的口语,把北京语言发挥到极致。例如在他的《茶馆》中,通过话剧的形式展现作品,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传统的“京味儿”。

  生活在祥子的那个年代里,没有平等的社会地位,没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深恶痛绝的社会和制度每天侵蚀着那些劳苦大众的灵魂,污浊的社会风气把以祥子为代表的一类贫民阶层推向了无底的深渊。压榨欺凌在重蹈覆辙,存留在社会中的一丝善良和正直也被榨干,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就像一个没有血肉的躯壳,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苟延残喘地活着。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与祥子所生存的年代相比,现在的中国正在以傲人的姿态崛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不平等。在这样的年代里,我们享受着作为人民应有的权利,履行着人民应有尽的义务。倘若祥子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祥子是否还会继续选择当洋车夫;虎妞是否还是那么暴躁,那么小市民;小福子是否还会为了生计再次出卖自己的身体?当然,这一切都是否定的。在现在的中国,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与日俱增,在一定程度上为国民思想提供了条件。国民素质逐渐提高,像虎妞的父亲刘四爷一样的剥削压迫者已经不复存在,又何来祥子这样的被压迫者呢?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沐浴着阳光,和着和风,这个时代一切都是自由的。刚刚过去的一年一度的高考,不止高考当事人,所有人都在为考生祈福。网络上的加油视频,还有刷爆朋友圈的助威加油词,一个人的高考原来并不寂寞。大家平等的得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平等的生活在社会中,无所谓贫富,无所谓等级。最近还看到这样一个则新闻:80岁的重庆老奶奶把所有为她让过座位的人都记录了下来,联系方式,拍照合影,以作纪念。按照老人的想法,年轻人工作比她们更辛苦,没有必要为老年人让座。我想,这是老年人作为社会成员服务社会最高尚的举动。相比往日以受伤为由要挟年轻人的老年人,这位老奶奶体现的更多的是平等。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的,这也是二十一世纪创新于二十世纪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感到庆幸,生活在这样安定平等自由的国度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我同情祥子,不是因为他艰难的生活环境,而是因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勤奋上进到自甘堕落,不止是人性的沦丧,更是一个时代的沦丧。纵观祥子生活的社会现实,他一次又一次地同命运作斗争,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化为泡影,黑暗残酷的现实还是击垮了祥子编织的梦想。在骆驼祥子的身上,刻着社会的烙印,刻着时代的悲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