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吊国军17师乏驴岭抗战遗址

奉命抗倭上太行,三秦弟子士气昂。

雪花山上白刃战,绵河两岸杀声扬。

一寸山河一人守,百里山河铸铁墙。

抛头洒血浑不怕,誓死卫国保家乡。

于今我来祭英魂,掐把野花寄衷肠。

久闻乏驴岭抗倭,英烈曾为西北哥。

白刃血战血成河,跳崖殉国百人多。

弹孔犹记枪林雨,白骨随处遍山坡。

全民抗战取大义,何论党派分你我。

民族复兴终圆梦,登临岭颠叹流波。

 

话说参加1937年10月阻击日军西进娘子关的是国民革命军38军第17师,属西北军杨虎城部,师长是爱国将领赵寿山,部属均为陕西兵,故有“西北哥”、“三秦子弟”之称。乏驴岭抗战国军投入13000兵力,大部为国捐躯,战后幸存不足3000人,惨烈之至。

乏驴岭,是位于河北省井陉县的一个小村庄。85年前的1937年10月11日至10月19日,国民革命军第38军17师在师长赵寿山带领下,在这一带与日军展开殊死拼杀,在日军飞机、大炮、毒气弹配合两个联队的攻击下,赵寿山临危不惧,亲率官兵手持“汉阳造”、土手榴弹、大刀、石块等极其不对称的落后武器,与日军浴血鏖战九昼夜,全师几乎覆灭。

乏驴岭之战阵亡的战士全部都是陕西人,万余三秦英雄儿女血洒燕赵,其惨烈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英雄乏驴岭 烽烟抹不去。他们中有的是被日寇的飞机炸死,有的是在与日寇近身搏击中阵亡,还有的是打到弹尽粮绝之后,英勇跳崖,宁死不做战俘。

这个部队士兵大多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20岁,可惜他们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悲壮地牺牲了,埋骨异乡。此战过后,陕西户县、周至县几乎“家家设灵堂,户户挂白沙”,祭奠战死的亲人。

许多年中,这场乏驴岭战斗似乎沉落于历史长河,不为人知。其实,每年清明,都有附近村民自发为阵亡的烈士烧钱挂纸、祭奠烈士,没有墓碑,没有烈士名字,只有发自内心的守候。

001CYDkszy7i9hGn6699d&690.jpg

三秦男儿不怕死,乏驴岭葬西北哥

乏驴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秦皇古驿道从村里穿过,是“晋冀通衢”娘子关前第一门户,自古就有“欲取娘子关,必占乏驴岭”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最惨烈的,当属西北军原杨虎城部38军17师阻击日军的“血战乏驴岭”之役。这场战斗是抗战早期著名战役“娘子关战役”的一部分。

1937年10月国民革命军38军17师在师长赵寿山的率领下在娘子关外的乏驴岭、雪花山一带驻防。他们是一支真正的关中军。从前任创建者到现任师长都是关中人,从师部一直到连排长也都是关中人,士兵几乎是清一色的三秦子弟。

    进攻娘子关的是日军精锐部队龙山师团,该部是日本甲级师团,有工兵、骑兵、炮兵、辎重等多个联队。其装备精良,共有两万多兵员,配备火炮具,汽车。还有三个空军轰炸机大队。

反观17师,是不折不扣的“杂牌军”。部队兵员很多都是仓促征召,缺乏训练和实战经验。由于不是蒋介石嫡系,装备极差,且严重不足。大部分枪械都是“汉阳造”,射程和精准度都很差,打上十来枪就拉不开栓,或者退不出弹壳。雪花山、乏驴岭都是石头山,修筑工事异常艰难。

这样的实力对比,似乎只有挨打的份儿。但是赵寿山凛然不惧,17师勇猛亮剑,其可凭恃者,唯将士用命、同仇敌忾、誓死杀寇的浩然正气。

日军的机枪像割草一样把前头的弟兄扫倒,后边的弟兄踏着前边人的尸体继续往上冲。但是,雪花山山陡路险,光秃秃的净是石头,无草无树,没有可隐蔽的地方。攻击部队往上冲,就跟活靶子一样。就这样,两次攻上雪花山山头与鬼子拼刺刀,两次都被赶了下来。战斗持续,满山都是三秦将士的尸体,就跟秋天砍下的苞谷杆一样,一捆挨着一捆,遍地都是。

猛烈炮击、轰炸之后,日军蜂拥而上,17师官兵跃出掩体,挥动大刀与敌人近身肉搏。战场一片混乱,敌我双方绞在一起,喊杀盈野,血肉横飞。此情此景让人想起了一战著名战役——“凡尔登绞肉机”。就在此时此刻此地,这里是“大屠场”,这里是“乏驴岭绞肉机”。

阵地失守,赵寿山被迫下令撤退,悲愤交加,忧心如焚,须发一夜全白,那一年,他43岁。“妖氛弥漫寇方张,百战何辞作国殇。士卒冲锋杀敌处,娘子关外月如霜。”乏驴岭血战后不久,赵寿山赋诗以记。

在乏驴岭上,散落着数千17师将士的遗骨,可日军不让收尸。后来,村民们借口无法种地,冒着危险将牺牲将士们埋葬。在鸡架岩东沟,挖了3个大墓,葬了500余人;在东沟掌,挖了8个大墓,葬了3000来人;其余不能集中安葬的,就地掩埋。

战斗结束后,当年乏驴岭村民曾到战场上看过。那里的地皮和石头都被烧成了黑色,掩体中凝结的血有一指多厚,风刮着衣服的碎片四下乱飞,到处都是残肢、尸块,分不清是日本兵的还是中国军人。

占领乏驴岭后,被17师打急了的日军见人就杀,上至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小孩,日军死伤也很多,在百花沟架起柴垛焚烧战死士兵的尸体,5天5夜才烧完。

据乏驴岭老人回忆,有一位牺牲的中国军人背靠一棵柿子树坐着,手里端着枪,还保持着战斗的姿势。村民们含泪把他埋葬了。

娘子关战役以后,17师向阳泉、太原撤退,继续参加抗日战斗。此后,赵寿山成为38军军长,带领部队先后进行了高平关伏击、中条山11次反扫荡、收复郑州等众多战役,成为抗日战场上的一支铁军。1945年,38军战场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赵寿山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通电全国起义,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解放后历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1965年因病去世。

2012年,乏驴岭村民在鸡架岩上为17师抗战烈士树立了纪念碑;2013年,井陉县政府也在鸡架岩上建立了纪念碑和碑亭;2015年,抗日战争乏驴岭战役纪念馆开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表达崇高的敬意,承载永久的追思。


兄弟五人千里迢迢寻找牺牲祖父遗骨

“叩问青山曾记否,那年何处葬忠魂”。2014年正月十五清晨,一行五兄弟千里迢迢从陕西礼泉县走进了乏驴岭村。他们要寻找牺牲在这里雪花山的祖父张登第烈士。村卫生所门口向正要上班的李录平打听雪花山在哪里。他们操着一口浓浓的陕西口音介绍道:他们是张登第烈士的后代,来此寻找爷爷牺牲的地方。

 据张登第孙子张立新讲述:他爷爷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参加杨虎城部队。抗战爆发后,任三十八军17师51旅一O二团二营五连连长,随部开赴华北抗日。1937年10月中旬,爷爷在娘子关保卫战中,坚守雪花山阵地时牺牲。时年32岁,身后留有5个子女。之后,漫长的岁月中,奶奶带着四子一女五个幼小的孩子艰难度日。临终前,奶奶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找到爷爷的遗骨,让他魂归故里。父亲、叔叔、伯伯、姑姑默默记住了这份嘱托。发誓要完成母亲的遗愿。

微信图片_20220426101604.jpg(左图:张登第和战友罗洁僧}

80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的父亲 在一份回忆录中,看到了有关娘子关战役的记载,其中记录了爷爷是地下共产党员,他率领全连抗击日寇,英勇牺牲在雪花山的悲壮事迹。知道这一消息,家人潸然泪下。多少年来因为爷爷参加的是国民党军队,家人们受了很多不白之冤。之后,父辈们开始寻找爷爷原部队的战友,那场战争的亲历者,收集这段珍贵的资料,还爷爷清白。每访问一位爷爷的战友,都是一场灵魂的震撼!都会对爷爷们更加敬佩和怀念。

1989年礼泉县民政局为爷爷颁发了烈士证,追认张登第为革命烈士。只是因这场战役叫娘子关战役,便误以为雪花山在山西,烈士证上将牺牲地雪花山写成了山西省雪花山。这一错,寻找雪花山变得艰难许多。后来发现雪花山在河北井陉、寻找爷爷遗骨愿终于望付诸行动,他们来到这里,就是想完成先辈的遗愿。听罢,在场人无不唏嘘感叹!

在村干部带领下,他们首先参观了乏驴岭抗日纪念馆和鸡架岩阵地及十七师英烈纪念碑,详细了解了张登第烈士及十七师的英勇事迹!之后,驱车来到了雪花山上。雪花山位于乏驴岭东八华里,是井南火车站附近的制高点,河对岸便是旧县城。那场惨烈悲壮的抗日战斗1937年10月11日就在这里展开,张登第连长随赵寿山师长参加娘子关保卫战。指挥部设在乏驴岭。主阵地是乏驴岭鸡架岩和雪花山。当时天气很冷了,战士们还穿着单衣。雪花山是一个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地方,控制着两路一线。张登第连所属的魏炳离营奉命守卫雪花山。他们用落后的“汉阳造”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尽管如此,连续打退敌人多次冲锋,阵地牢牢守在我方手里。13日傍晚,赵寿山师长组织了三路反击,大获成功,缴获了日军大批物资。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张世俊团长和魏炳离营长未经批准,带领另外两个连队下山搬物资。雪花山防守一时空虚,敌人从后山摸上来。张登第连长十分清楚雪花山的重要性,拼死抗战,双方展开了激烈争夺,终因寡不敌众,他率领全连70多人激战至最后一刻,全连全部壮烈牺牲。赵师长率领三路反击的将士也参加了抢夺雪花山的战斗。战斗的激烈,难以想象,真是血流成河。我们的将士一次次冲锋,一次次被压下来。山坡上到处是牺牲的将士!赵师长也受了伤,裤管都被鲜血染红!由于战时资料缺乏,无法精确判断张登第连的牺牲地。五弟兄一行站在雪花山顶,看着爷爷用鲜血染过的青山,听着悲壮的讲述早已泪流满面。何处有爷爷的身影啊!77年了,终于找到了爷爷的牺牲地!可是,遗骨呢?诺大的雪花山,山风阵阵,荆棘丛生,乱石密布,枯草萋萋!

微信图片_20220426102742.jpg

   (右图:烈士孙辈五兄弟在雪花山)

目睹此情景,村干部建议,带一把雪花山的土吧。在雪花山的最高处,张立新、立柱、立行、立刚、立社五兄弟,跪在尘埃,焚香叩首。当那一声:“”爷爷回家了”  唤出时,草木动容、天悲地恸!

回到家乡,张立新用在乏驴岭鸡架岩战场带回去的一块石头刻了:“家殇”  两个字。

兄弟五人回到陕西,将爷爷鲜血染过的泥土分装了五包。奶奶坟边放一包,父亲和三个叔伯坟旁边各一包,举行了隆重又简朴的安葬仪式。77年的期盼,三代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张登第烈士魂归故里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