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阴阳两界亲人相约碰撞灵魂的日子。一年一度,回老家上坟泪祭之行,曾经雷打不动。
       今年清明,清风明月依旧,我却失约了。因为肆虐的奥密克戎疫情,因为我居住的城市区域按下了暂停键。
       年年回家上坟,是退休后的一种执着,但之前却不能想象。一介戎装游子,18岁离开的家,一走就是47年。与活着的亲人聚少离多,都已久成常态,何况与远去的故人陵前对话,更是每每落空,遗憾之多,苦旅久矣。
       传统中国,与家人团圆每每总在两个节日:春节和清明。这样的传统,古往今来近乎于人人都在坚守,而曾经身着戎装的我,自然做不到。因为军人与国家有契约,那身军装行头裹在身上,名曰“甲”,甲身内外如钢,决定了披甲者不属于自己。因此回家的日子,总是寥寥。
       终于卸甲退休了,坚硬的甲身化作了飘柔的落叶。然叶落无声有痕,我仍没有归根。因为曾经倥偬南北,夫人是外地人,孩子也早已扎根外地事业正酣。于是外地筑巢有了小家,老家依旧是远方。
u=3238502611,2271332900&fm=253&app=138&f=JPEG_mh1650319441238.jpg       特定的远游生活,从大漠到高原,戎装纵横,仿佛今世宿命;继续游子,因妻女随遇而安,亦仿佛命定情缘。本该是“一卷旌收千骑虏,白草连天射雁归”的生命乐章,却成了“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的新曲。心底的那一袭乡愁哦,就继续藏着掖着吧。
       离憾春草,更行还生,乡愁当吟,远望当归。人生难断融入血脉中的眷念。
       爹仙逝时,边关告急,未能回家。丁忧守灵,那是封建朝廷命官所为 ,我是新中国军人,可用“忠孝难两全”解之,却终是心里搁不下的遗憾。
       于是卸甲时心有规制:今生只要还活着,娘在,春节一定要回家看望;娘去,清明一定要回家祭拜。
       是啊,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也许肉体不能绝对自由,心灵却可以完全回归,承诺能够依时节兑现。这不难做到,也做到了。
       若干年风雨无阻,得空便回老家,去娘床前陪侍,同宿共枕、遍话家常、温儿时母子旧梦、品两代最爱饭茶。还以主编自诩,张罗家族几代儿孙们人人动笔,给八十五旬老娘写一点文字,不施华洛,真情流露就好。书印刷出来了,名曰《永远的康乃馨》,娘捧之如珍,喜之不禁,谓之“俺没文化,却被文化人写书立传了。”
u=1083987333,2875273477&fm=253&fmt=auto&app=138&f=JPEG_mh1650318891251.jpg       呵呵,娘说的真好!没错, 这是时代精神的孝道,一份传世大礼,唯娘受之无愧。
       出书的过程宣心宣肺,儿孙们提笔回忆往事的时候,一个个感慨万千,泪水淋淋。文字是素白清淡的,却是精神的盛宴。我喻它是一场亲情的呼唤,一次家风的弘扬,一番心的凝聚、爱的升华,一堂自我教育的课程。
       其实,这本书还是娘晚年矍铄精神的强大支撑。娘喜欢让不时回家的儿孙们把自己写的她读给她听,常常听着听着就入了梦乡,脸上留着孩童般的笑靥。
       因为这本书,娘赢弱的身子骨仿佛渐强,俨然多活了几年。
       老家的老屋弥漫着亲切熟悉的故土味道。屋前的老梨树春花秋果,勃勃生机。记得一次老娘仰望树冠若有所思,她说“瞧瞧,数数,八个枝干不就像你们八个兄妹吗?枝繁叶茂,总归有根啊!”我听呆了。谁说娘没文化,她太哲、太知性了!生活是师,娘是生活大师!
       不是吗?树植于土, 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我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便有根,便是源。尽管我们也已为人父人母、人夫人妻,并也已儿孙满堂,有谁能走出这条根呢!
1462060069909.jpg       五年后的一个初春,夜半四时,娘静静地走了,捧着她那本喜欢的书。
       分别的最后一刻,恰是我坐在她床边值夜,她是握着她疼爱的小四儿的手离开的。我窥见了老人家最后的人间不舍。
       那年倒春寒,白霜窸窸窣窣,老屋门前的梨花没有开。
       泪祭,人间永恒的主题之一,清明节泪祭超然。平日里的浮躁烦恼,瞬间就有了答案,让你心如止水、超然物外。红尘俗世功名利禄,豁然淡化,让你拿得起、也放得下。
       爹离去后的一个个清明,我正繁忙,虽记着尽力奔波赶往祭拜,但因着军人特殊角色常常缺勤。娘离去后的一个个清明,我已赋闲,年年清明年年见,虽为两界,面对着肃穆的石碑土冢,感受到的是一种灵魂的摆渡,一种歉疚心理的救赎。那一刻,依稀可闻凄风寂寞地低语,还有儿时被爹娘牵着手迈步腾格里边缘的古老童谣……u=13763208,633395056&fm=253&fmt=auto&app=138&f=JPEG_mh1650319051816.jpg 
       其实,应该看重清明的不仅仅是我,而是每一个人,不仅仅是为了泪祭,更为了去看一看祖宗的坟地,看一看血缘嫡亲,参加几次清明家族聚会,如此才知道自己的来路,才知道自己的位置,才知道将去往何方,才知道我不是为我自己而来,而是在延续、传承历史。很多家庭所以会失去传承的脉络,就是没有意识到我对于家族和后代的责任,只是为活着而活着。

       生而溯源,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从这个意义上看,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清明节当视为中国的感恩节。
       今年清明临近时,悉听子规声声话,纵使故土墓冢雨萧萧,游子却要守住自己的绿码。世纪疫情多点爆发,笼罩了春花的缤纷多彩,大众无奈被禁足了,但见一群群天使“大白”毅然逆行,燃烧成了一片片热烈的云海,铸成了一道道战疫的坚固防线。
       军人,一不小心成了被呵护者,因为卫士已经脱去了戎装;他乡,一不小心成了故乡,故乡成了海角天涯……
       今年清明难回家,真是应了那句凄凄绝句:“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好吧,那就燃起一盏心灯,默默闭目祈愿,让心灯的微光,给天堂里的爹娘捎去一份清风明月,让隔世的亲情,在此篇文字里安暖。
       我想,那边的爹娘,一定能够收到。因为,文为心声,文亦有灵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