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报道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新闻作品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被采访对象所提供的素材如何。这是我经过一次成功采访,写出一篇通讯之后的感悟。

1978年3月9日,我接受了在公社“坐镇”的党委副书记金英瑞同志的“指令”——第二天去凤山大队采访在那里“蹲点”的县委书记刘凤岐。

那时,由于我家距离工作单位较远,我平时很少回家,住在公社值班室,餐在公社食堂。这一天下班以后,我徒步回到家中,准备次日去凤山大队完成采访任务。从家里去凤山,虽然没有直接相连的公路,需要从农田中穿行,但是比从公社去凤山的距离要近得多。当晚,降下了一场那个季节很少见的大雪。第二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我蹚着四五十厘米深的大雪,艰难的行走了2公里多路程,来到凤山大队。那天,刘书记已经于前日回县里去了,要想直接采访刘书记是不可能了。那一天,大队长王荣在大队部接待了我,成为我的采访对象。我说明来意之后,王荣向我介绍了刘书记最近在凤山大队“蹲点”时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几件事。虽然他不懂得新闻稿子怎么写,但是他向我介绍的事实,正是我所需要的最能体现先进人物特点、特性的新闻素材。

当年的农村,都以大寨为榜样,发展农业生产。因为大寨是毛主席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榜样、标杆。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苦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从而成为了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鲜红的旗帜。

当时,学大寨运动已经持续进行了十几年了,但是“热度”有增无减,各地的学大寨运动依然搞得轰轰烈烈,那种千军万马同时奋战在一个场面的如火如荼的情景时常出现,各生产队的粮食生产都在争取“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当时,中共中央对农业生产规定了三个目标:“上纲要”,粮食亩产达到400斤;“过黄河”,粮食亩产达到600斤;“跨长江”,粮食亩产达到800斤)。县委书记亲自抓的“点儿”,要起带头和示范作用,自然得搞出点“名堂”来。

这次采访,并没有大费周章,也没有找来多人进行座谈。在我的记忆中,王荣大队长共介绍了最近发生在刘书记身上的三件事,其中的一件事至今还印在脑海里,非常深刻。当时,凤山大队正在推广一项农业生产新技术——玉米营养盒移栽(用配好肥料的泥巴做成圆盒状,抠一个圆洞,放进玉米种子。然后摆放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膜,待玉米苗长到一定叶龄或高度时再移栽到大田里)。在这之前的几天里,凤山大队所属的几个生产队都在集中时间和劳力,制作和摆放玉米营养盒儿。那几天,刘书记每天也跟社员一样参加劳动,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由于他患有“疝气”病,长时间的蹲在苗床旁劳动,一着凉就犯病,所以劳动时很不方便。于是,他把棉大衣铺在苗床旁,半躺半卧的“栽歪”在大衣上,带病同社员一起坚持劳动。王荣说,刘书记带病参加劳动,社员们很受鼓舞,都竖大拇指。

这次正中下怀的采访之后,我根据王荣大队长提供的新闻素材,写了一篇广播通讯《书记动手大闹备耕》,就是由这三个小故事组成的。通过这篇通讯向听众展示了一个县委书记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亲自参加劳动的扎实的工作作风。通讯写成后,寄给了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十几天后3月26日,这篇稿件在当时设置的《农业学大寨》栏目中播出了,这是我在省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篇稿件。

这是一次成功的采访,原因就在于被采访对象介绍的不是夸夸其谈的、空洞的、鉴定式的人物评价,讲述的是言之有物的事实,话语朴实生动的故事,这些素材恰好构成了一篇人物通讯的基本要件。

这是一次对我以后的新闻采编工作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采访。当年,我虚龄23岁,学历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只是参加过几次通讯会而已。这一次采访,这一篇稿件的播出,令我兴奋不已。冷静下来之后,我开始琢磨、总结这一次采访成功的经验,经常浏览、学习新闻刊物上刊载的新闻理论方面的文章、专论等,以这些日积月累的新闻理论知识去指导新闻实践。后来,我被调到县电视台主编《延寿新闻》,在修改记者的新闻稿件过程中,在指导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时,经常把这个亲身经历和感悟介绍给他们,以此加深他们对新闻理论的认识,在新闻实践中少走弯路。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