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泡在3000年古老历史文化滋润之中

  绍兴老城水网纵横,舟揖穿梭,典型江南水乡,人称“东方威尼斯”。在老城区,很多地方都可以坐乌篷船到达。绍兴老区建筑有恍如扬州的感觉,仓桥直街又给我们一种西塘的味道。这一座老城,三千年历史,在江南早春的微茫中,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除了鲁迅故里,还有治水定九洲的大禹王陵,有春秋吴越西施的情恨,有王羲之风流雅集、曲水流觞的兰亭,有陆游唐婉千古情殇的沈园,还有鉴湖女侠秋瑾貂裘换酒的英姿……这里还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毛泽东的那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仲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的绝句,却恰到好处的揭示了绍兴的文化底蕴。


1649829906889897.jpg

  鉴湖流淌着诗情画意

  来到绍兴,就看见了鉴湖。鉴湖相传是黄帝铸剑的所在。看见鉴湖,自然就想起“鉴湖女侠”秋瑾女士,那是为国为民不怕抛头颅洒热血的英才女子。她的诗句言犹在耳:“天下英才数侠君,据鞍把剑气纵横。好将十万头颅血,一洗腥膻祖国塵”。

  绍兴,据统计全市有各式桥梁10355座。其中石桥有700多座,堪称全国之最。别致有趣的纤桥、拱桥、平桥、廊桥,形成了一整套的桥梁方阵,蕴含着丰富文化的人文景观,为绍兴赢得了“桥乡”的美称。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绍兴留下了咏桥的名句。陆游有“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马上兰亭”;王野有:“石桥千古在,流水自淙淙”;徐渭写到:“六树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记柳桥头”;李慈铭有“西跨湖桥雨到时,四山烟景碧参差”。

  诗人写出了越中的千桥百街,舟车如织的桥乡风貌。同时又道出了桥是丹青中的重笔,是山水画中的浓墨,是水乡长卷中的点睛之处。

  绍兴的桥,不论坐落在山乡水阔或是湖光山色之中,乃至楼台亭阁之间,衬托着落霞或者朝晖的映照,都成为美的焦点,形成了桥的造型与环境生动结合的一种新的艺术美。

  举目远眺,水巷当中一座座石桥依序而列,桥的两旁是古街,幢幢民宅,白墙黑瓦,鳞次栉比,一条条乌篷船穿梭其间。水光涟滟,碧波泛金。船桨戏水声,相伴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叫卖声,再加上店铺传出的优雅的江南丝竹乐声,令人如醉如痴。古人有诗云:

  全家阑夜泛轻舟,独影霞穿五里遥。

  临水人家花夹岸,笛声吹月满虹桥。

  所道正是目睹此情此景之感。

  绍兴的桥。大都有对联,桥联风格各异,构成了绍兴的重要文化景观。比如荫毓桥上头有这样一副对联:

  一声渔笛忆中郎,几处村酤祭两阮。

  远处传来了鉴湖的渔歌,让人想起了汉时的蔡邕。近村飘动的杏色酒旗,至今悼念着晋代的阮籍、阮咸叔侄两人。蔡邕是汉代的音乐家,善鼓琴,又善于乐器的制作。曾经避难在柯桥。见到了竹子,就采伐下来,制成笛子。一吹,果然声韵悠扬。嗜酒的阮籍、阮咸曾在阮舍居住,荫毓桥去柯桥、阮舍两地并不远。桥上的对联。文字优美。短短14个字,真可抵得过一篇洋洋洒洒的千字散文。

  绍兴的名桥多有故事。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从家里走到办公场所,每天都要经过一座小桥。一天见桥头一位老婆婆在卖六角的竹扇,但是生意很冷落。王羲之有心做好事,提笔要在婆婆的竹扇上题诗。老婆婆担心他弄坏了扇子,便一把夺了回来。王羲之笑着说:“但言这是王右军所书。可卖百钱。”老婆婆半信半疑地答应了。结果还真有人花高价钱买了他的竹扇子。老婆婆喜出望外。自此,每天在桥上堵住王羲之,要求他给在扇面上题字。这座小桥因此就成了绍兴有名的“题扇桥”。


1649829852368610.jpg

  仓桥的别样风情

  仓桥直街位于越王城历史街区内,府山东侧,是以古城风貌为特色,以传统民居为主要内涵,集居住、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老街。仓桥直街还获得了“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称此老街是“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

  老街主要由河道、民居、石板道路三部分组成。老街中环山河是越王城的重要历史遗迹,位于老街的中心线。北起胜利西路,南达鲁迅西路,全长2.2公里。自北而南,依次架有仓桥、龙门桥、宝珠桥、府桥、石门桥、酒务桥、西观桥、凰仪桥等传统古老石板桥,凭添水城氛围。

  河道两旁以水乡民居为主,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其中有各式台门43个,集中反映了绍兴的传统建筑特色与民情风俗。街道两旁开设有很多传统商店与餐馆,以及越剧艺术馆、黄酒馆、文化馆、少年宫与书画馆等。


  水乡的精华尽在这古老的巷陌中

  幽深祥和的老街,在悠长的水巷尽头东望,寂寥无声,一处若隐世外的村落仿佛就在面前。江南永远的绿意中,白墙水光泛出的素丽恬淡,却是一幅绝伦的水墨画,让人恋恋不舍。

  这里能看到绍兴城市的文脉,完整的街巷院落,还能体验老绍兴的传统生活习惯,充分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徜徉仓桥,让你尽享亲水老城的独特风貌。

  老街都有细细长长的巷子,都有凹凸不平的颜色泛黄的石板路。民居的墙也带着微微的黄,有河道、民居、还有石板路。这就是仓桥。而环山河是越子城中的重要历史遗址,也是仓桥直街的中心线。在这河道上,架起了许多小桥,每一个桥,都有一段桥的典故。两公里小河上就有十来座小桥。印象最深的就是宝珠桥和八字桥了。宝珠桥是跟乾隆下江南有关,八字桥是造型别致,一个桥面,通向四个方向。这些桥只在江南才发挥得这般淋漓别致。

1649829798861195.jpg  仓桥有台门43个,特别有名的去逛了两处。台门就是指平面规整,纵向展开的院落式组合的一个独立宅院,由天井、堂屋、侧厢、座楼、团地组成。就像北京的四合院一样。都有很大的宅门,以前一家人的居所现在分给了几家人合住。

  去了明代年间的青藤书屋,齐白石大师说过,“愿做青藤名下一条狗!”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徐渭徐文长就住在这里,在这两间卧房,一个小小的天井的屋子里度过了他凄凉的一生。因为有他小时栽的青藤,书屋就由此得名。只是还在维护,能看到的不多。展示了徐文长的字,画。去看了近代中国文化界的卓越先驱者蔡元培的旧居,里面有保存完好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资料。

  而观看得最多的还是江南的黛瓦粉墙,还有江南人悠闲的日子。民居家都有通向河边的几级石阶,居家人就这样走到石阶那洗洗淘淘,边上有不讲究的陶器种着花草。在这幽静的水乡,看到了藏在等待中的风景,这是婉约所在,有着慢慢看出来的美丽,时时流动的河水,清清浅浅的低吟,只唱得白昼退去,夜色渐渐显出。在这长长的旧巷中,天地神人,有多少人间故事发生在人生的历程中,又有多少悲欢离合在旧巷中隐匿?

  茶楼餐馆边的古桥叫宝珠桥,原名火珠桥,为绍兴现存桥拱最高的单孔石拱桥,石级桥面,一边有二十五台阶,另一边为二十四台阶,实体桥栏杆,桥下设有纤道,可供人行,桥栏有龙门石雕七块,中间一块最大,上有仙桃浮雕图案,两边六块有龙浮雕图案。宝珠桥在卧龙山北侧,卧龙山与宝珠桥恰如卧龙戏珠之态。

  相传当年乾隆爷下江南到绍兴,于此桥上把玩一颗宝珠,不慎掉入河中……于是此桥在重修时改称宝珠桥。桥拱上的石料风化程度已有千年以上,可定为宋朝以前的古桥。

  该桥为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站在小桥上,映入眼帘的是从南到北的一条小河,河的两岸就是民居的嵌有花窗的白墙。粉墙玄瓦,倒映于水中,营造出一种深邃静谧的意境。偶尔有一条鲁迅作品多处提到的乌篷船划过,那舒缓的流水,弯弯的古桥,挂在茶楼和酒楼上的黄色旗幡,带给你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1649829709129185.jpg

  半日仓桥,看尽老绍兴市井浮华

  仓桥老街上有很多当地美食,有绍兴有名的状元楼,也有一些小菜馆隐藏其中,游累的话可以来这条老街上找一间小馆子,要几个绍兴菜,就一碟孔乙己茴香豆,喝一点当地的古越龙山黄酒。

  跨河的一座座小桥上是观景的最佳地,每经过一座小桥都忍不住上桥观望。直街的街面由青石板铺成,这些石板经历风雨,神色黯淡,静静地卧着,犹如一张古朴的宣纸,上面记载着密密麻麻的历史和故事,包括屋檐下的一滴雨,及潮来潮去的人迹。

  鲜艳的女鞋或青葱岁月,从桥上面踏过,显得轻浮刺眼,但轻轻地,已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觉。黄包车是街上最繁忙的交通工具,许多车夫都带有旧毡帽,寒风凛冽的季节并非御寒,更多的是为了装饰。

  臭豆腐摊子有好几处,生意兴旺,都有人排队等着,摊主不紧不慢地炸着,那种香香的臭味,满街弥漫开来。

  小巷很窄,没处晾衣服的居民便把晾杆搁在两边的房子上使用,尽管车来人往,并无顾忌。绍兴人为了生存,进行了数千年连续不断的建造,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水乡景象。

  来绍兴千万不能不尝绍兴老酒,越地酿酒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时期。绍兴花雕老酒采用传统独特工艺,以得天独厚之鉴湖水酿制,集饮料、药用和调味于一身,为中国黄酒之冠。

  在仓桥直街,有一间花雕酒作坊,陈设着各样古老的酿酒器具和农具,酒文化浓厚,酒风亦是扑鼻。那一坛坛黄酒,亦能勾起你的购买欲望。店家可以为顾客快递他们自己生产的地道黄酒,很是方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