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正月初六,我岳父家又热热闹闹地举办了一次“回门宴”,六姐妹和六个女婿摆了整整一大桌。席间,姊妹们每人分别给六个女婿敬三杯酒,幸亏我还有点酒量,近20杯下肚后没有什么反映!可老大女婿就惨了,喝下去后就趴着桌子睡着了。这时,邻居家的几个壮年妇女也过来“凑热闹,”她们除了敬酒外,还“逼着”每个女婿掏钱给她们凑份子!面对这一突然“袭击”,其他几个女婿只好悄悄溜走。而我们两个曾经的军人就任由她们“摆布”了……望着这热闹的场景,小时候,正月里闺女回门闹女婿时的情景又一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回门是指新婚夫妇新婚后首次回岳父母家探亲认门。对于新娘来说,则是初为人妇后回到自己的娘家。据史料记载:回门为旧时汉族婚姻风俗,是指女子出嫁后首次回娘家探亲。此风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亦即“回娘家”。回门也是新婚夫妇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回娘家省亲,夫妇二人双双对对,参拜女方父母,自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这时的新郎见到岳父岳母,就应改口叫爸爸、妈妈。岳父家还要设宴款待新女婿。当然,闹新女婿更成了过年时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

      说起回门礼仪的习俗,各地说法不一,时间也不尽相同。在我老家那一带的村子里,一般都是正月初四或初六闺女回门“闹女婿”,这便成了过年的习俗之一,主要是针对结婚头一年的新女婿。“闹者”不分大人小孩,也不分同辈儿或晚辈儿人。在那个年月,谁家回门这天闹新女婿的花样越多、看热闹的乡亲越多、现场气氛越热烈,谁家便更有面子,说明这家人在村里的人缘最好,邻里关系处理的比较融洽。然而,在我的记忆里,村里闹女婿的方法那可真是五花八门,稀奇古怪,有的更是让人难以接受。但无论怎样闹女婿,主家和被“闹”的女婿不管人们闹到什么程度,家人都不得阻拦,新女婿儿更不能恼怒,说难听话,做出格事,翻脸生气。因为闹女婿是一种风俗习惯,其目的在于让人们从新女婿身上找个乐子开开心,图个热闹,让春节过得更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我清晰地记得,每年的正月初四或初六,一吃过早饭,村子里谁家的闺女回门待新客,谁家的门口就会聚集一大帮男女老少围观,随时准备“接待”新女婿。你看!新女婿坐的牛、马车(当时还没有轿车)刚到岳父家门口,人们便一拥而上,将新女婿包围起来。这时候,只见新女婿将事先准备好的香烟、糖果速速抛向空中,乘人们蹲下抢香烟,拾糖果的功夫,新女婿迅速跑到岳父家准备的酒席上。接着,人们便来到牛、马车旁开始了大“清洗”。你瞧!送闺女回门的牛、马车一到,那些青壮年小伙子们立即围了上去,开始拆牛、马车。有的将牛、马牵走,有的将牲口套拿去;还有的将车轱辘推走。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小孩子,抢不到大件东西,只好将车把式手中的鞭子夺过来,将缰绳、牛兜子、车梯子卸下来当做“战利品”。

       然后,人们拿着这些“战利品”,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左右,大家估摸着酒席也该散了。于是,各自拿着这些“战利品”纷纷来到主人家去换取香烟、糖果。当人们嘴里叼着烟卷,兜里装着烟卷、糖果走在大街上,个个脸上绽放着胜利的微笑,快乐并幸福着!当然,有的家庭闺女回门时也会闹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既影响了过年的心情,又在乡亲们中落下了话柄。记得有一年,我邻居家虎子的姐姐新婚初六回娘家探亲,虎子姐姐、姐夫刚一下车,人们就将送亲的牛、马车卸了个精光,只剩下几辆车架孤零零地散落在那里。酒席散了后,许多人将卸下来的东西拿到主人家换回了香烟,糖果。可是,有一辆车上的马鞍子一直送不回来,急得主人家不知所措。于是,娘家人便派出十几个人分成四个小组,分头在村子里的东南西北街道上吆喝着。同时,村里的大喇叭也一个劲地广播,眼看天渐渐黑了下来,娘家人只好让其他车辆先走。直到五点多钟,那两个小伙子才将马鞍子送来。当人们问其缘由,他们说因拿到了“战利品”想庆贺一下,结果喝高了,耽误了时间。尽管俩小子一个劲地赔礼道歉,但娘家人嘴上不说,心里仍是觉得憋屈,几年后还耿耿于怀呢。

       据说,人们闹女婿也有时间节点。那时候,上午十一点半是人们闹女婿的高峰期。这时候,主人家的屋子门口聚了许多人,总会有几个嘎小子,开始轮番给新女婿一一敬酒,敬完酒还要对新女婿“搜身”。那些有心机的新女婿,都会提前做好准备,在兜里放上几元或几十元,遇到难缠的人,就倾其所有,图个安宁。而那些老实巴交的新女婿,唯恐乡亲们说自己小气,往往要多带些钱,结果都会一分不剩地交给“闹女婿”者。而那些大娘、婶婶、嫂子们也不甘示弱,只待新女婿吃完饭一出来,她们便一哄而上,七手八脚,有的给新女婿抹花脸,有的脱衣服、有的摘帽子、还有的脱鞋子,常常搞得新女婿狼狈不堪。顿时,喊声、笑声、吵闹声,在农家小院的上空久久回响,给节日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记得我十五岁那年的正月初六,我邻村的表姐回门时,耳闻目睹了乡亲们闹新女婿的一幕,至今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毛骨悚然,令人不解。这不!初六上午九点多钟,当我的表姐夫刚一下车,早已等候在姑姑家门口那五六个小伙子,一拥而上,像抓“犯人一样”,“押着”表姐夫往街里走。尽管家里人一个劲地说好话,并向空中撒香烟,扔糖块,但人们似乎并不领情,还是一个劲地往新女婿脸上抹黑灰,掏衣兜。当人们从新女婿兜中没有找到钱时,他们便把新女婿摁倒在地上,有的用脚踩,有的用手打,还有的把新女婿的棉袄脱掉,疼得新女婿在地上一个劲地喊叫。见此情景,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立马冲过去,拨开人群,将表姐夫拉起来,扶着他走进姑姑家里!此时,姑父强装笑脸,拿出一条香烟,一瓶白酒交到人们手里,“战斗”才渐渐结束。此时此刻,我在为表姐夫惨遭侮辱愤愤不平的同时,更为当时村子里这种不文明的陋习、恶习而悲哀!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可是,在我们村里还有一种不好的习俗,就是新女婿回门不喝醉就说明没招待好,乡亲们会说这家人小家子气,舍不得花钱买酒。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在村里,只要哪家回门待郄,娘家都格外重视,不仅用好酒好菜招待,还会邀一些能说会道,酒量大的陪客者,负责让新女婿吃好喝好。诚然,即使新女婿酒量再大,也经受不住一波又一波年轻人的轮番敬酒。其后果是新女婿喝得酩酊大醉,洋相百出,娘家人丢尽了脸面,有的还闹到了离婚的地步。后来,人们从中吸取了教训,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新女婿回门喝醉的现象了。记得我堂姐新婚回门那天,堂姐夫只在酒席上认了个卯,就乘人们吃午饭之机,偷偷溜出村子,匆匆“逃”回自己家中,尽管没有吃饱喝足,但却免受了人们的“折磨”。还有一年的正月初六,我和虎子,小龙正在大街上玩耍,老远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手里提着一只鞋子拼命地往村外跑,后边有四五个青年人边追边喊:抓住他!抓住他!那情形,就像是警察抓小偷一样。当我弄清缘由后,告诉那个新女婿,你赶快跑吧,我们去拦住他们。眼看着到手的新女婿被我们几个小孩子放走了,气得那几个小青年一直数落我们不停。这时,我理直气壮地对他们说:“你们几个能不能换位思考一下,如若你们娶了媳妇到丈母娘家回门时,人们这样折腾你们,你们会是什么感受?”几个小伙子听了我的话感觉在理儿,一肚子怨气顿时烟消云散了……

       童年是难忘的,不管它是苦难也好,快乐幸福也罢,都是我们记忆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是啊!人的一生中,每一种经历都有他独特的滋味,他带给人的不只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更是一种形式的改变。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了解个中的滋味。那是1982年的正月初六,刚刚结婚不久的我就经历了回门闹女婿的场景。记得那天上午九点三十分左右,我坐的马车刚一到岳父家门口,七八个小伙子就围住了我,但一看到我穿着整齐的军装,他们就不好意思对我动手动脚了。对此,我客客气气地把他们请到宴席上,给他们每人喝了三杯酒,然后掏出了一百元“慰问”他们,很快,几个小青年就高高兴兴地离去了。接着,几个年轻的小媳妇、大姑娘嘴里一个劲地甜甜叫着:姑父,姑父,(因岳父家辈分大)快快拿出钱来,让我们买些糖果、瓜子解解馋吧!我二话没说,从兜里拿出一百元交到她们手里。其中一个叫分敏的小媳妇嫌我给的钱少,说啥也不走。无奈,我又拿出五十元才如她们所愿。此时,我深为自己是一名军人感到骄傲和自豪。要不然,我也难免品尝被人们抹花脸,强行搜身,挨打等恶习的滋味。

       记得有人说过:我们怀念过去,是因为过去的时光里,包容了很多我们已经失去的东西,失去童年,可以保留童心,青春远去,那就焕发精神。是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时下的农村已今非昔比,虽然正月里闺女回门闹女婿的传统习俗依然坚持,但闹新女婿的环节却越来越文明了。过去那种粗犷、那份随意,众人参与戏耍的陋习也越来越少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健康、活泼的新风尚逐渐推广开来。每年的正月里,闺女回门由过去的牛马车换成了小轿车,人们闹女婿也只是走走形式,喝杯酒,逗逗乐,动嘴不动手,弄点烟酒钱罢了。此次此刻,儿时,正月里回门闹女婿的乡间民谣又一次在我的耳旁响起:“正月里,正月正,吃完饺子看花灯。请闺女,闹女婿,破费再多也欢喜,传统习俗要沿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