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到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旧址位于锦州西北翠岩山脚下,叫牤牛屯的小村庄。我们先后参观了警卫连驻地、通讯班驻地、刘亚楼住所、罗荣桓住所等五大红色遗址。

 那个典型的辽西建筑风格的农家院是指挥所旧址,在屋内我看到了火炕、马灯、钢笔、地图、文件,每一件物品都完好地保存着。那一盏盏老式马灯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当年指挥所的照明灯,它是辽沈战役战场上的武器,也是战士们穿过暗夜的明灯。

  马灯是手提式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因此而得名。

  马灯底座是铁的,整体呈圆筒形状,是马灯储油罐,顶端一侧有加油嘴,顶端中部开口装有灯头。底座上焊有直立的圆形管状支架,架内有玻璃灯罩,灯罩上连有防雨铁盖,铁盖与摇杆相连,管状支架顶端装有可活动的铁丝提手。

  那是一盏普通的马灯,说它普通,一来它的灯座、灯罩、灯芯跟一般家用的马灯没有什么两样;二来它是解放战争中成千上万马灯中的一盏。那个时候锦州人,无论是部队的官兵,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晚上照明都使用马灯。马灯跟战士用的枪、老百姓用的犁、学生用的笔和纸一样,成为大家的亲密伙伴。

  在辽沈战役中,马灯是作为战斗武器使用的,马灯在这里每晚几乎成了长明灯。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1948年10月5日,时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的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率指挥机关,从黑龙江省双城堡秘密到达牤牛屯,并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指挥了锦州攻坚战、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辽西围歼战等,为夺取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于1948年10月5日进驻牤牛屯,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离开,历时29天。马灯在这村里亮了29夜。马灯所用的煤油,是村民们送来的。村民们为了支援前线,只要家里有一滴煤油都要送到这里来。马灯火苗摇晃着,油捻一口一口吸着瓶里的黑油,火苗正在一点一点吞噬着黑暗世界,迎接新世界的到来。

       1948年10月12日, 马灯在这村里亮了。

       东北野战军3纵20团1营担任攻打配水池的任务,早上8点就开始了,  这是一场恶战,配水池处在锦州城北约1公里的82.6高地上,是锦州城北的门户。国民党军进入东北后,在此构筑了完整的环形防御体系。国民党守军狂妄地自喻“配水池就是第二凡尔登”“守配水池的都是铁打的汉”。我们的军队听了后战士们说:“国民党军是铁打的汉,我们都是打铁的汉。”营长赵兴元率领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向配水池发起冲锋。战士们迅速摧毁外围碉堡群,逼近配水池核心据点。国民党军立即组织在飞机、装甲车掩护下的立体攻势,企图夺回失地。赵兴元指挥部队英勇无畏,顽强死守。最后在师、团炮兵的支援和3营的配合下,经过近10小时激战,先后击退国民党军30余次疯狂反扑,攻占了配水池。战斗结束时,1营伤亡600余人,能战斗的只剩下6人。马灯照耀下这六位满脸血满身伤,急需休息的打铁的汉。

      战后,1营被记集体大功一次。营长赵兴元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称号,参加了1950年全国英模代表大会。

       今天,配水池这座建筑在炮火中保留了下来, 2003年3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48年10月12日13时,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24团3营在炮火的掩护下向亮甲山发起冲击。亮甲山战斗遗址位于锦州城北,今天的锦州医科大学校园内。

       亮甲山在辽沈战役锦州外围战中,是国民党军的一个重要据点。当时,他们在山顶修筑了以“大母堡”为核心的环形防御工事,国民党一个营的兵力在这里驻守。

       战士们在越过壕沟向山上冲击时,遭到国民党军疯狂阻击,伤亡很大。团首长决定停止进攻,调整部署,于13日6时再次组织进攻。战至12时,除山顶的“大母堡”和东南角的地堡外,其它防御体系均被攻破。

       7连3排战士张成有、吴连义、王玉环组成爆破小组,进行爆破。在国民党军密集的火力网压制下,张成有不幸中弹牺牲,吴连义也身负重伤,但他忍着伤痛继续向“大母堡”爬去。在距离“大母堡”三、四米远时,吴连义猛地跃起,将爆破筒从枪眼中塞进去,并用自己的身体死死堵住了“大母堡”的机枪眼。与此同时,王玉环趁机迂回到“大母堡”的南面,将爆破筒塞进碉堡里。“轰”的一声巨响,碉堡被摧毁,攻击部队全歼国民党守军,打开了胜利的通道。

       战后,东北野战军7连3排被命名为“硬骨头排”,并荣获“亮马山上打的硬”的奖旗一面。

       1948年10月14日,锦州攻坚战打响了。马灯在这村里亮了,首长在听锦州攻坚战过程。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15团尖刀8连从城西北发起冲锋,当冲到国民党军第二道工事时,被铁路路基旁一座地堡密集的火力所阻挡,8连连续组织几次爆破都没有成功。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梁士英主动请战,他冒着密集的弹雨,冲到地堡旁的火力盲区,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地堡,他刚要离开,国民党军将爆破筒推了出来。梁士英捡起爆破筒,再次将其塞进地堡里,可他刚一松手,爆破筒又被推出一尺多长。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梁士英毫不犹豫,用自己的身体死死顶住了爆破筒。“轰”的一声巨响,地堡被炸毁,前进的道路打开了,梁士英献出了年仅26岁的宝贵生命。

       战后,这里成了梁士英舍身炸地堡遗址,梁士英被追认为“特等功臣”,并追记三大功。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战士、不朽的英雄,锦州市人民政府将锦城西北门改称“士英门”,将惠安街改称“士英街”,将敬二小学改称“士英小学”,梁士英生前所在班也被命名为“梁士英班”。

       同日,第3纵队19团在城北向纵深发展时,被国民党军以“省公署”大楼为核心的防御火力所压制,进攻受阻。“省公署”大楼位于锦州市凌河区北京路四段文治里13号,始建于1939年。1945年11月,国民党军占领锦州后,此楼成为国民党辽西行政公署办公楼。

      “省公署”大楼共3层,西南角楼4层,国民党军在四周修有暗堡、外壕、围墙、铁丝网,形成了一个环形防御体系,加之这里地势较高,所以此楼被作为锦州城北的防守要点,部署了一个团的兵力固守在这里。

       15日凌晨,19团在23团的配合下,对“省公署”大楼进行围攻。国民党守军疯狂抵抗,战士们进行几次爆破都没有成功。8连指导员翟文清抱起最后一包炸药向大楼冲去。他迅速穿过约50米的坡坎地段,来到大楼下面,又找到两包未爆炸的炸药,迅速将3包炸药捆在一起,选好位置,拉开导火索。“轰隆”一声巨响,大楼被炸开一个缺口,战士们冲进大楼。与此同时,23团一部从东北侧向大楼猛攻,两个团密切配合,于15日1时全歼国民党守军,扫清了城北进攻的障碍。

       战后,第3纵队19团8连被荣记两大功,并荣获“顽强攻下省政府”“军政双胜”奖旗。指导员翟文清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关于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指导下,东北野战军适时调整战役部署,正确组织战役协同,实施大规模连续作战,使战役三个阶段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虽然马灯的光线不是太亮,但是在当时它就是一个光明的世界,这光照亮解放全中国的道路。这一盏盏老式马灯见证战争的残酷,这一盏盏老式马灯,见证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这一盏盏老式马灯,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从此每个战士的心中都有了一盏马灯,面对黑暗,不再彷徨,面对战火,不再恐惧。

       从此,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也多了一盏马灯,万众一心,将中国的前途照亮。

       我们的心中也多了一盏永远不灭的马灯,微光汇聚成星,永聚党徽身旁,放万丈光芒。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