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开始关注咱们银河悦读网站的书法栏目,欣赏站内各位老师的书法作品赏心悦目,也一直有点小感慨,想一吐为快,虽然我不是什么文艺评论家,只是喜欢欣赏而已。

  汉字体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独特智慧,中华书法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文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文,随后是金文、石鼓文、篆书,发展到隶书盛行时,纸张和毛笔的出现使得书法艺术更有划时代意义,文字从象形转变到抽象,几千年的汉字演变过程,伴随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蕴含着时代烙印,这是审美价值取向在实用性和艺术性统一的结果。

  书法史上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们的书法各具特色,这一艺术形式传承到当代,随着社会发展书写工具的变换以及现代化办公环境条件等影响,书法已然成为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一门艺术。我的身边都有一些大家熟悉的书法爱好者,比如家乡的曲庆伟老师,他不但自己精专细研书艺,每年都在延寿召集书法爱好者举办书法公益讲堂。浓厚的书艺氛围,耳濡目染,因为喜爱也知道了解了一二。那么该如何欣赏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艺术水平呢?换句话,我们平常所说的“这字写得好”是根据什么呢?笔者爱好传统文化,不薄今人偏爱古人,虽然在研习书法方面下的功夫不够,窃以为欣赏、评价书法主要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看笔法。

  所谓笔法简单说就是运笔方法。人们审美书法作品往往是把力量、健壮、刚劲作为基本要求,一幅字,如果让人一看软弱无力,那么就不可能得到大众的审美认同。苏东坡曾经在《论书》中有言:“书必有神、气、血、骨、肉,五者缺一不可也。”用毛笔和墨写出来的点画和线条,首先是运笔中掌握好中锋运用,传统笔法是讲究中锋行笔兼用侧锋和提按用笔体现字的骨力。清代朱履贞曾云:“书以筋骨为先,筋骨不立,则血肉不能自荣,既不能肥而无骨,也不能瘦而露骨。”其实这个道理和看一个人体型美丑是一样的。其次是看运笔的稳健和熟练程度。控笔能力反映出一个书者用功程度,看他是否做到得心应手。常言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入木三分,离不开长时间的书写练习,离不开合适的执笔方法和笔锋运用。

  二看框架结构。

  字的框架结构是字与字的区别,一个字首先要求稳,始于平正,终于变化,笔画之间穿插有致,粗细有别,整体匀称、庄重,变化合乎自然美,疏密合理,和谐统一。当然不同书体框架结构决定不同书体的视觉效果。有人说,框架美是书法美的核心,结构和笔法相得益彰。结构合理搭配、完美组合构成书法形体之美。个中道理类有点似于我们穿衣的搭配。当然不光是单个字要形体美,从一幅字整体上说,字与字的和谐统一风格协调,正文、落款和用印也要遵循一定章法。

  三看神和气。

  从来书画不分家,作画和书法以“精气神”为主,形神兼备,以形传神,才能打动人心。完美形态体现神韵,以浓淡粗细变化,以枯润以及速度的变化,以点画线条背后的动感,来表达书写者的感想情怀,给人以美的享受。

  气就是要给欣赏者一种笔势流畅气息贯通的艺术感受,所谓书者必有势,书法作品尤其是行草书点画之间顾盼呼应、上下字的瞻顾等,反映出书法的神和气。

  点画形态又体现一个书写者造型能力,书法不同于文字印刷,最忌讳的死板单调,或淋漓酣畅,或典雅庄重,或奔放飘逸,或大巧若拙……其中无不隐含书法的内在生命。

  艺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时代一个时期人们的审美标准也是不同的,书法也不例外,每个人的审美取向也因人而异如同穿衣戴帽一样,各有各的偏好。好的书法作品一定要赋予作品生命力,或是有视觉冲击力,或者内敛含蓄,让人振奋,继而获得美的享受,书法欣赏与书法实践相辅相成,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眼高手低,对于研习书法者,努力谦虚地学习古人和身边书法前辈书艺之长,领会他人书法艺术性,同时努力阅读、思考、领悟来提高自身学养、见识和品性,一定会更好提高自身书法审美和创作水平。窃以为,习字不一定非要成为什么书法家、艺术家,天才而外,习字更应该是注重努力提高自身学养、见识、品性,自古书家见重于后世的,单单为几笔好字?所以,习字也好,习文弄武也好,千万别跑偏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