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写书人杂谈》。今天再写第二篇《杂谈》,把我这些年写小说搞文学创作的一些心得体会,放到文章里与文友交流。

写小说杂谈。

首先,写小说要在文化上有较多的积累,没有文化做基础想要写出小说来难上加难。这个基础是什么?我认为以下这几门课程要学习。如:《大学语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统计学》、《逻辑学》、《语法修词》、《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最好再学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本书。学的多,知识面才广阔。

其次,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写作范围。你熟悉什么事情,你对什么题材最了解,你就写什么内容,要心中有数。

第三、写什么题材?我认为一个作家最好写别人没有写过的题材,或者是很少有人写的题材,才是最好的。很多人写的题材最好不要写,除非你能写出新意来。

从我写小说的过程来讲,首先是写了《少年红军》这部长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像这种涉及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前人很少有人写。为什么?难写。我们作为后人,没有战争年代的感受,要想写出那个时代的小说,太难了。

从历史上讲,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将士们打过许多的大仗恶仗,有着光辉的战绩和战史,但要把这些光辉历史,光辉战史写成小说,难度还是非常的大。作为后来者,要想写好红军题材的小说,就要全面深入的研究历史。首先,现在的作家大多不了解历史上红军在战场上的战术战法,不知道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如何去打仗,以及红军的作战原则是什么。其次,不了解红军在打仗之外还在干什么。所以,要想写红军时期题材的小说非常的难。

同样,写抗战时期题材的小说,也面临上述的问题,这就需要作者对人民军队的历史有一个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否则想都不要想。

前边讲了写军事题材小说很难。从作者方面讲,写军事题材的小说,不能单独只写军事,还要把当年的历史情况、党的政策、根据地内的经济情况,军队的作战方式、军民关系,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部队的编制、学习、宣传等各种各样的情况都要写清楚,这样才能从总体上展现出当年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

什么是历史?从广义上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国的历史,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讲,就是一部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史。从陈胜吴广到赤眉军、黄巾军,再到太平天国,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推动了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近现代,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的历史,是一部打败了国内外一切反动派的历史。

第四、写小说,首先要做好收集资料的工作。

农颜中有这样一句话:“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那么,这个肥从哪里来?“文革”前(包括“文革”中),那时很少有化肥之类的肥料,农民要想种好庄稼,为丰收打下基础,就须要早出捡拾牛粪、马粪之类的东西,推积发酵后才能送到田里当肥料(有机肥)。作家写书与过去农民种地的情况很相似,也需要勤劳,需要为自己写的书准备大量的资料,要博览群书,要了解社会,了解历史,熟悉生活,才能为文学创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很有道理。

第五、会用资料。

作为作者,当你收集到许多资料后,能否用到你要写的小说里面去,这是一个能力问题。作者对自己所掌握的各类资料,一定要熟悉,心中有数,要认真考虑手中的资料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还要考虑给可以用的资料,在小说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创作小说的一点体会。

作为一个青年人或一个中年人,如果你想在文学创作上有所建树,有所前进,就应先打好文化基础,这与盖房子,建大厦是一个道理。这个基础,就是文章前面所列的各种学科。在前面的学科中为什么要写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一门课程?我认为,学过这门课程后,会让你知道如何收集资料,如何使用资料,这对一个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大有好处。

另外,凡是想写小说的人,还应多读小说。通过多读小说,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小说的创作方法(潜移默化),以及用词用语的方法。有一点要讲清,写小说与写论文,写散文大不一样。同时,做为一个作者,还要走出去,“行万里路”,多看多了解一些与你创作小说相关的各类事情(知识)。

第六、要知道什么是设计?

设计一词常用在工业生产中。我们在写小说前,也应该在动手之前设计一下小说里要写的内容(情节),弄清哪些可以写哪些不可以写。哪些可以写的细一些,哪些可以粗写(简写)。以及哪些内容可以作为伏笔,为后边的内容打基础(有因才有果)。只有这样,你才能写好你要创作的小说。

关于小说中的人物。

在长篇小说里,作者会在其中创作出许多的人物来。因此,作者要想办法,用各种手段让书中的人物都活起来,让书中的人物都有血有肉有特点。只有这样,读者才会感兴趣,才会愿意读你写的小说。但有一点,在近现代军事题材的小说里,其人物不可能像古代军事题材小说里的人物那样,在书中展现出十八般武艺。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近现代战争的特点,来展示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军事谋略和军事技能,毕竟历史在前进,武器准备,战略战术也在发展。

写小说时常用的方法。

夸张、虚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等方法,都是写小说时常用的方法,但一定要把握好,要适当。在时间上,还可以采取错位的方式进行创作。如果在小说中写入重要的历史事件时,一定要按照历史的时间、地点写清楚,切不可以乱改。

厚积薄发,不断积累。

首先要多读书,要读各种各样的书。多读书后会给作者带来知识结构的转变,为作者创作小说带来极大的益处。

在创作小说前,作者最好能对各行各业都有所了解。比如,农业问题、工业问题。如果涉及到军队,作者就要对军队的组成结构有个比较细致的了解。作者还应对社会、对天文、地理、地形、兵法都有所了解,这样会对你的文学创作带来很大的益处。

写小说,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有想像力,要发挥大脑思维的作用。

写小说,还要有灵感,要对你将来写到书里的内容比较熟悉和了解。

写小说要站在读者的位置去写,去创作。要写出新意来,要创新,要有亮点,不要重复前人写过的内容。

一部小说,要有比较完善的艺术性,否则没人看。

我认为写小说最好写长篇,这样才能把书中的人物立起来,才能展现出书中人物的个性。

要有决心、有梦想、有目标、向远方。学无止境,勤学苦练,百炼成钢。

我创作的历史题材小说如下:

《少年红军》,书号:CIP数据核字(2012)第291320号,21万字。

《沂蒙儿女》,书号:CIP数据核字(2020)第012707号,36万字。

《热血与忠诚》,书号:CIP数据核字(2021)第118999号,32万字。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写过一首名为《竹石》的诗,现转抄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