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除夕这一天,我最喜欢做两件事,一件是贴春联,再一件是打元宝墩子。贴春联各地的做法大同小异,打元宝墩子却是我们那一带特有的年俗:腰鼓一样的豆篓里装上石灰粉,有规律地在室内外的空地上,敲打出一些白色的印记,一个一个圆圆的,像天上的月亮,连在一起又像游走的长龙。过年了,讨个“口彩”,家乡人说什么都喜欢加上“元宝”两个字:剃头,叫剃元宝头;洗澡,叫洗元宝澡;豆腐,叫元宝豆腐;鞋子,叫元宝鞋子……所以,打石灰墩子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叫成了打元宝墩子了。

  我这个人,打小不算勤快,但做这两件事倒一向很主动,也很开心。每一年的这一天,一吃过早饭就开始动手,两个弟弟也闲不住,脚前脚后跟着凑热闹。新桃换旧符,必须除旧才能布新,而除旧比布新更难。我必须脱掉棉衣,撸起袖子,先舀一盆水,把旧对联全部湿一遍,等涨得差不多了,而后才起个头慢慢地往下撕,或用铲子一点点地往下刮,最后,再用湿毛巾彻底地清洗一遍。

  这一通事情做下来,几乎就到中午了,下午开始正式贴春联。这事儿很有讲究,上下联、左右手不能搞错,出错了是要被人家笑话的。我请教过庄上的一位老先生,他教我的方法是,跟着门楣上的横批走,横批的书写如果是从右向左,上联就贴在右边,下联就贴在左边;反之,就要调个个儿。按照这个方法,每年在贴之前,我都得先准确地分出上下联。

  我们家的春联都是我自己写,虽然写得很稚嫩,但墨很亮,纸很艳,看上去依然赏心悦目。我一边贴一边欣赏,心里头一直美滋滋的。我每年都喜欢翻书找些诸如“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这样的内容来写。我的选择,赢得了口碑,邻居们都夸我们家的春联有文化、有意思。

  贴春联少不了贴挂络,春联、挂络珠联璧合。这挂络在我们那里叫“欢乐”,中间镂空,类似剪纸,状如锦旗,形同网络。“欢乐”有宽有窄,宽的贴在门楣上,窄的贴在灶台上、水缸上、猪圈上,有的还贴在树上、竹子上。“欢乐”一贴,像小红旗一样迎风招展,这年味就愈发浓烈了。

  春联贴好了,就要打元宝墩子了,打之前,同样必须把场地彻底清扫一遍。如何打,除了开头说的用豆篓儿,有的人家也用小蒲包,把石灰粉装进蒲包里,扎紧了,拎住口袋往下敲。房子的四周,门口的路上,能敲的地方都要敲。这活儿看上去不复杂,实际有讲究,首先,要打成双行,邻里之间还要衔接,以示友好;其次要打得远些,距离远近,与来年发达与否有关。元宝墩子打好之后,不能乱跑,要留着年初一去踩,说是,过年这一天踩得越多越吉利。小时候,年初一出去玩,大人都要关照我们:“记得踩元宝墩子噢,踩在元宝墩子上,今年就发财了。”后来才晓得这叫忽悠人,不过忽悠有道理,那时候穿的是布鞋,走的是土路,出门去玩,路上烂叽叽的,只有踩在元宝墩子上,鞋子才不容易脏啊!

  元宝墩子,除了打还得画,画的图案更生动。这个事情我擅长,每年左邻右舍都叫我去帮忙。抓一把石灰粉,想画什么画什么,我一般除了画元宝,还喜欢画筛子、画粮囤、画梯子、画钱币、画鱼,老百姓过日子,谁不指望五谷丰登、年年有余?谁不祈求脚踏楼梯步步高,一年更比一年好?除此,我还喜欢画几把弓箭,箭头朝外,以抵御远方的邪气,护佑一家人平安。

  贴春联,打元宝墩子,是喜迎春节最有仪式感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办好了,红红火火,干干净净,那感觉真的就是要过年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