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树叶黄,

         门前的秋水也要去远方。

         流水哟,

         请你留下老屋的阳光和希望,

         带走老人的叹息和哀伤

         ……  

          ——题《晚秋·雨后》

       这段饱含深情的文字,并非出自哪位诗人,而是油画家王春仁对自己作品的心语解读。

        2020年12月,83岁的王春仁将毕生得意之作200余幅结集出版,并为其中部分作品配写了诗意文字。这项在外人眼里并不轻松的附加劳动,对他而言,却是再自然不过的情感表达。

                                        

                                           一叶飘萍,情定扬州

       在王春仁的笔下,扬州风物是永恒的主题。近半个多世纪间,这座古城的四季轮回、草木荣枯、市井喧寂,几乎都可以在他的画中找到印迹。所以,很多人评价王春仁用画笔留住了过去的扬州。

画家王春仁(摄影:马恒福)_副本.jpg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如此以画当歌、咏叹扬州的王春仁,却并非扬州人。1937年,他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但他从小就显示出了对绘画的痴迷和天赋。10岁那年,母亲让他抱上家中唯一的老母鸡,去集市卖了换粮食。可他攥着钱准备回家时,看到书摊上有几本《芥子园画谱》和名人画传,便将所有的钱都买了书。母亲见他空手回来,气得直掉泪却舍不得打他。

      1958年,他考取南京艺专。在校期间,所有专业课均取得优秀成绩。1961年,他毕业分配到扬州工作。扬州的美使他深深沉醉,从此在这里扎下了根,先后在扬州市第一中学、新华中学、职业大学担任美术教师,2000年退休。                                                                      画家王春仁(马恒福摄)

       从弱冠到耄耋,王春仁背着画夹,走遍扬州每个角落。古邗沟的早春、凤凰街的老屋、大运河上的樯桅、冶春的草庐,甚至是淮海路口的“石塔小吃部”,都成了他醉心描绘的对象。有些地方,他还一去再去,一画再画。比如,1987 年,他曾赴笔架山童家套小坡写生,绘成一幅夕景图。20年后,他故地重游,并融入新的情感,完成画作《晚耕》。

王春仁作品《晚耕》.PNG

     王春仁将中国画的高迈飘逸、水彩画的痛快潇洒、油画的厚重浓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中国油画风格。他笔下的扬州,清新宁静,如诗如歌。1983年、1991年、2006年、2009年,他在南京、扬州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展作中的朴素语言、灵逸笔触、纯真情感,打动了观者的心灵。他先后在美国、意大利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区举办画展,在国际上赢得声誉。

                                             

                                           画为心声,寄情如子

       许多人喜欢王春仁的作品,想收藏者甚众,但几乎都是失望而归。王春仁说:“我不卖画,因为每一幅画都是我情感的结晶,它们就像我的孩子。”         

        的确,细观王春仁的作品,你仿佛可以听到他的心跳,触摸他的悲欢。比如那幅《日出》,云霞瑰丽,阳光磅礴。而为了这幅作品,他天不亮就来到河边。天刚透亮,他就趁着有限的光线,快速把太阳之外的景物铺完。当红日跃出云层,他的心顿时像被交响乐撞击似的,震颤着,激荡着,手中的画笔也随之飞舞和挥洒。

王春仁作品《日出》_副本.png再比如那幅《路》,郊外的小路曲折泥泞,伸向远方。艰难跋涉到这里写生的王春仁,不禁联想起自己走过的漫漫艺术之路,满腔感慨霎时涌上心头。伴着无尽心绪,色彩从笔端连绵流淌。

      在王春仁的生命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女人——母亲和妻子,他把 最深的情感和最浓的笔触都献给了她们。在画作《晚秋·雨后》中,一位老妪背着柴禾,拄着拐杖,吃力地走在河边小路上。那含辛茹苦的背影,就是王春仁母亲的一生写照。对于芳年早逝的妻子,王春仁以一颗泣血之心创作《在哪里》《思念》等多幅作品,呼唤妻子魂兮归来。

王春仁作品《在哪里》_副本.png

     在王春仁看来,一幅画作如果只有技巧而没有情感,就一定不会打动人,无法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同理,一个没有美好情感的人,一定成不了一名优秀的画家。

      有一年深秋,王春仁带学生去郊外写生,萧风下的小坟堆让一个学生觉得挺有意思,便在画布上堆起了光色、笔触、块面,并细细刻画了毛毛草。学生对作品很得意,他却说,只能给50分。学生有些愕然,他解释道:“你在画什么,有感触吗?如果你这土堆下埋着的是你的亲人,你又会画什么?”学生听后心有所悟。

                                           

                                               藏名于市,炽心依然

       王春仁以画扬州而闻名,但他的名声早已飞越扬州。1983年,他在南京举办个展时,徐悲鸿秘书、南京大学教授、著名书画家黄养辉观展后评价:“春仁之画,于位置之经营、远近之处理、浓淡轻重之运用,均得其佳妙,故能引人入胜而境界旷远也。”

       1991年,王春仁在史公祠举办个人画展期间,适逢全国戏剧家协会在扬开会,与会的文化部部长贺敬之与夫人、著名诗人柯岩均观摩了他的画展。贺敬之在他的作品前驻足一个多小时,仍不愿离去。柯岩动情地说,画得好!并拉着王春仁合影留念。此后,贺敬之夫妇又专程到王春仁家中观看作品,称赞之余,得知其妻子患病,回到北京后,特地寄来400元以示慰问。

       知名大家的关爱,令王春仁感动不已,但他没有以此自倨,甚至连对方的电话也没有拨打过一次。而在2007年6月1日,他又接到了贺敬之的来电:“我没经过你本人同意,就帮你在《美术》杂志上发了专版画作。欢迎来我家作客,并来北京办画展。”2008年8月5日,贺敬之来信赠诗:“二十四桥杳难觅,但瞻板桥劲竹姿。扬州艺苑新风景,更看春仁画如诗。”

       此时,王春仁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诗人是最懂画的,这份知遇之恩,我何时能报!

       在世俗的标准中,博得更大的声名、获取更多的财富,才是回报关爱的最佳方式。但这些,王春仁全都没有。纯粹的艺术家天性,决定了他不愿也无法得到这些。

       作为一名在扬州从业几十年的美术教师和颇有知名度的画家,王春仁的熟人可谓遍布全城,可他很少与人交往,也极少参加文艺活动。近几年,由于他没学会用微信,更是在朋友间消失了身影。

       能找到他的,只有几个细心的学生和老友。在老城区的问井巷里,一个单门独户的院落,便是他的栖身之所。屋里满眼的老旧和杂乱,一如既往地诉说着主人绘事之外的无所用心,无所着力。

       与他交谈,他也从不涉及生活日常,而是从头至尾的艺术理念和价值追求。在他的卧室里,甚至还摆放着一套画具和一幅未完成的画作。他说,这是两年前动笔的作品,但因手抖得厉害,一直搁在这儿,等身体好些,一定要把它画完。

       女儿劝他保重身体,不要想太多,他却说:“画就是我的命,离开了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跨越八旬门槛,他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把自己毕生画作整理出来,并付诸出版。这件事耗费他太多的心血,他似乎又苍老了许多。但捧着画集,他的面容安祥而满足:“这是我人生的脚印,也是我对这个世界的回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