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但没看出她老人家心寒;骄傲,又没听她老人家把谁挂在嘴边。从青年到五十五岁前荣辱不惊,而今古稀之年的她无怨无悔,她老人家平静的脸上如今我读不懂。

  原本一米五多一些的个头儿现在又浓缩了,她现在成了不折不扣的老人家。跟她聊天她不说过往,跟她回忆她淡然一笑,轻轻地说:“那是事业里的过程,人生的最终连一口气都带不走,要记忆干嘛?”老人只想过好余生,余生她是对老伴儿的弥补,余生是对儿子的歉意,余生是对孙子的奉献……为事业干了三十五年,不欠党和政府的,也不欠学生和家长的,她欠她家人的,可又谁欠她的呢……

  上山下乡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她勉勉强强读完初中。因为她身小力薄生产队里的农活干不动,好心的大队书记让她当了大队广播站的广播员。家里穷人口多,十九岁那年五十块钱彩礼她把自己嫁了出去,而今那五十块钱彩礼还欠着。当年的五间房住了一对老夫妻三对小夫妻(公公婆婆、两个大伯嫂和新婚的她们夫妻)和三个讨猪嫌让狗烦的孩子。用老人家话说,她和她的老伴儿六十岁(婆婆在她退休后的第二年去世)后才过的二人世界。二人世界的三年后老伴儿又得了脑血栓,虽然能自我行动但却是耄耋之年的行动法。每每想起老人家我都给她叫奉献者,老人家自己给自己叫快乐的还债人。

  她老人家嫁到丈夫家,公公就年到七十,婆婆花甲有余。养育四儿一女让公公的身体早就劳累得透支了。公公是老气管炎,这病越到夜里咳嗽得越重。婆婆神经不好,经常是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婆婆是年轻时候吓的,解放前土匪来抢、日本鬼子来杀和抢、两交界(解放军和国民党军内战的时候,老人们给叫两交界)来回飞子弹。老人家的丈夫是老疙瘩的,也因此公公婆婆一直跟他们过到终老。四十年,奉养老人!脸是微笑的,手脚是勤快的,在一大家子人面前高兴得笑,不高兴了装着还得笑,因为她不能也不准有自我。

  别看她只是初中毕业,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农村绝对够得上知识分子。大队书记就让她去村小学当了民办老师。当老师那年她才二十岁,她天生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料。她原来的小学老师给她做了一节语文一节数学示范课,她的岗前培训就算圆满结束。三尺讲台她这么一站就站了三十五年!

  七十年代的学校十分可怜,桌椅板凳一大部分是学生家长自己动手做的,窗户是典型东北四大怪之一窗户纸糊在外的那种,夏天窗户纸被雨水浇得一干二净,冬天糊窗户的纸是把洋灰袋子的牛皮纸拆下来的,用脚后跟儿都能想明白,冬天的教室里暗得让师生看不清书上的文字。她用每个月五元钱的民师补贴款买煤油,自制十几盏煤油灯,一堂课下来她和她的学生的脸熏成包公脸,鼻子里也挂满煤油烟灰。冬天学校根本取不起暖,手冻得握不住笔,很多学生长满皴的黑手手背肿得像发面饼,是裂口子的那种饼。脚在破棉鞋里喊疼叫苦声是不会间断的,她心疼她的学生,求丈夫帮忙在教室里搭了土炉子,取暖用的柴火是她带着学生去山上刨来的洋槐树的树根。干了也不对,她的做法受到同事们的埋怨和嫉妒。说句大不敬的话,很多老师都属于小心眼儿爱计较的那一类,他不做别人做了就是对他的伤害。她老人家当时是被人家孤立的和背地里被人谩骂的。

  有汗水就有收获,这是铁的定律。她的第一批学生小升初的升学率是百分百!五十年前初中的大门不是敞开的,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小升初才没有分数限制。百分百的升学率,这个成绩的取得当时轰动全县教育界,成绩的取得让同事们闭口无言了。教就是学的过程,学也是为了教,她就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她就利用了教和学的方法成就了自己。一九八二年她顺利地考进黑山师范学院。二年后她以一个公办老师的身份再次进入家乡的村小。二年的专业学习对她而言就是如虎添翼,村小校长非她莫属。劳模的工作历程是千篇一律的。她当民办教师时就很少有节假日,当上校长后她就彻底没了休息日。村小穷,上级没有教育经费往下拨,而且每年还要把学生交的学杂费和教育附加费的百分之八十五上交。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摇摇欲坠的破校舍在一九八八年挨了一把火,她借助这把火把校址迁了。为了盖学校她拜村书记家的门,多次到乡里找书记和乡长,还向中心校校长说尽好话才准许她们学校每年先上交百分之四十的上缴款。学校盖成了,却背了四万多块钱的饥荒!有饥荒不还不行,被逼无奈的她率先搞起校园经济。二十几亩校田地,她带头领着老师和学生干农活。利用寒暑假带领老师贩卖棉花。四年多一点不仅还清了外债,新校园还成了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花园式学校。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搞经济是副业,主业还是培养学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农村依旧贫穷落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根本就不上心。绝大多数家长的态度是爱念不念,不念我省钱了。面对这种情况她只能挖掘学生们自身潜能和激励学生的自我主动意识。办学她要特色,她培养学生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每学期都多次开展日记评比、日记诵读活动,还多方找门路帮助学生发表文章。农村孩子的作文能变成铅字是一种怎样的荣耀,不言而喻。目光敏锐的她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她带领的学校成了中央教育科研所,农村作文教学研究基地,这又是爆炸性新闻。她懂得培养学生必须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培发展,也因为此她还编写了一部劳动课教材,被省教育厅指定省编劳动课教材之一。在她的带领和培养下,她手下的老师各个是教学精英,省市优质课、教学论文、先进个人等证书多得让其他兄弟学校眼红。她们学校的学生考入高等大专院校的比其他兄弟村小多得不知多少倍。

  成绩的总结是数字,数字的展现是心血。无论你是勤劳者还是懒惰者,上天给与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无所事事的人用找乐子方式打发时间,她忠于事业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她给自己规定周休日备课并亲自审阅重点学生日记。寒暑假她也不离开学校,她要带领值日老师和学生收拾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她这种工作法一直到她退休。也正因为此她总自我感觉亏欠家里人的。任何一个事业有成的人没有一帆风顺的,她的劳动成果被人窃取过,用她话说她种了桃树,结桃子时叫人家摘走了;她的校园经济被人质疑过,说她把老师和学生带入金钱眼儿里了;做为一个无权无势又无靠山的村小校长被人欺负过,不明事理的家长曾经指着她的鼻子破口大骂过她。国人的仇富心理重,更看不得谁出名谁好。世人都明白,历史上那些忠臣良将的悲惨历史事件写得清清楚楚,可人们还是爱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的陷害诋毁一心为人一心干事业的人。她只是事业强她一心为学生的人,但她不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圣人,她也会生气,她也会骂人,她也会消极怠工,但发泄后她还一如既往。累和气让她健康的身体生病了,三次手术多次住院,不等身体完全恢复又投身事业中。写这类话好像是套话,但我真找不出用什么话来形容她。

  不能说她现在家徒四壁,但能说她还有十几万块钱外债。房子翻新十几年了,现在室内还没装修。退休十七年的她依旧有操不完的心,如今操心是为儿孙为老伴儿了。不是她不会经营家庭,也不是她不会教育孩子,她把有限的时间都给了别人家孩子。在她培养下事业有成的孩子数不胜数,然而她的孩子也接近五十岁了,依然在外做着打工仔。舍小家为大家好说不好做啊!做了,伤害的是家人,苦恼的也是家人。古稀的她孤寂的她如今谁来安慰?看着奖状和证书也许就是她惟一的慰藉吧?她惟一的骄傲和自豪就是她一手创建起来的花园式学校,可惜的是她的花园式学校也随着并校政策不复存在了,半辈子血汗成为了记忆。

  她的记忆里她指挥着学生们抬土平整操场;她的记忆里是欢迎全市、全县、全乡的参观团多次来访的热闹场景;她的记忆里是多次观摩课的讲台上……太多太多的记忆值得她回忆,又有很多很多记忆她翻不到找不着了。如今乡县市的教育界把她忘了,她曾经的学生把她忘了,她自己把她忘了。她现在就是个老态龙钟的老人。她是位了不起的农村村小女校长,而今又要三八妇女节了,我想唤起她的回忆,她却不想。我想看看她那些曾经的荣誉,她淡淡地说那些奖状和荣誉证书都当垃圾扔了。我不再敢追问什么,只默默地祝她老人家妇女节快乐!我偷偷的写一篇粗线条的文章回顾一下她的人生过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