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转眼之间,我国国宝级的著名儿童剧表演艺术家方掬芬老师仙逝整整一年了。但她老人家仿佛一直没有离开我们。她的音容笑貌、高德艺范还始终留在世间、萦绕眼前、印在心底。作为她的晚辈同仁、忘年会友,总觉得还有许多关于她的话想说。适逢“亿倍柯杯”庆三八“中华巾帼风采”征文活动举办,我想方老师也应当无愧为一位“中华巾帼”。遂找出去岁今时写给方掬芬老师的一篇文字,权作对她过世一周年的纪念,也作为对“银河征文”的一篇投稿吧。

  2021年1月8日,天气很冷。方掬芬老师的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我代表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前往,送方老师最后一程。

  虽有疫情影响,八宝山兰厅前依然送行者众。兰厅内花圈如林,簇拥着方老师的遗像、遗体。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等单位,黄坤明、孙家正、王晓晖、胡和平等领导,覃琨、李若君、连德枝等艺术家及众多亲朋好友送的花圈赫然在目,足见仪式规格之高和方老师德望之重。

  站在送别的人群中,望着方老师慈祥的遗容,我不禁泪眼迷蒙。与方老师和她老人家的丈夫、我们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的王正老会长相识相交、备受恩惠和教益的往事一起涌上心头……1.jpg

  方老师是新中国儿童剧艺术的开拓者之一,很早就已是著名的儿童戏剧表演艺术家了。她曾主演过《以革命的名义》、《岳云》、《马兰花》、《我们是喝延河水长大的》、《喜哥》、《报童》等许多剧目,塑造过小彼嘉、金弹子、小鸟、小国耻、喜哥、蛐蛐等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儿童艺术形象。我和她初次谋面,就是看《报童》的演出。当时我刚被从基层部队调到空政话剧团,从湖北来到北京不久,看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顶级阵容的这场演出使我大开眼界,方老师在剧中饰演的蛐蛐令人拍案叫绝印象极深,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字——方掬芬。

  此后,我们空军的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最早的总干事之一丁一三老师介绍我加入学会,认识了当时也是总干事之一的王正老师。王正老师也是一位著名剧作家,曾有独立创作和与人合作的《报童》、《让青春更美丽》、《迟开的花朵》、《喜哥》、《秧歌浪漫曲》、《月光摇篮曲》《双人浪漫曲》等作品问世。在交流中我才知道,王正老师原来是方掬芬老师的丈夫,我也因此有机会直接认识了方老师。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在参加了学会的几次活动、为大家做了些服务之后,我竟成了王正老师和方老师口中的“赞语”,他们逢人便说我的好话,着实令我受宠若惊。 后来,方掬芬老师从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走上领导岗位,先后当过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期间继续参加演出或组织创作排演了不少剧目,如《岳云》、《奇怪的101》、《报童》、《喜哥》、《十二个月》、《东海人鱼》、《闪烁吧繁星》、《之伢子》、《长城有个黑小子》、《开天辟地人之初》、《光摇篮曲》等,我也有机会看了中国儿艺更多剧目的演出;与此同时,王正老师改任了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除了经常鼓励我多写作品、多参加学会活动,并在每次活动中都给予关心、点拨;还通过自己家人在海外的关系,为学会联系国际文化交流,组织中国剧作家代表团出国交流采风。我也因此才有机会两次随团出国,先后访问了澳大利亚和芬兰、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梵蒂冈等欧洲九国,大大开阔了眼界。2.jpg

  我与方老师和王正老师更深的交往还在后来。我的一位在中央戏剧学院进修时的同学徐葆齐(《之伢子》编剧),是方院长的下属。他曾多次约我到方院长家中求教剧本创作问题,而每次都受到热情接待。与方院长和王正老师近距离接触,会更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家的和谐温馨。两位老师对人也好极了,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这就使我有了更多走近他们、深入了解他们、向他们学习的契机,也自然加深了相互间的感情交融。到后来王正会长病重住院,我和葆齐听说后又一起到协和医院探视。王正会长此时已经生命垂危,但仍有知觉。他躺在病床上,戴着氧气面罩,呼吸已很困难,知道我们来看他,还微微地表示了感谢。我们多么希望他能康复出院,继续领导学会、指教我们。可就在我俩去医院探视的第二天,他就撒手人寰了,实实让人哀伤!为此,我曾写过《永远的心痛》一文,发表在《中国剧本》悼念王正老会长的专栏内。

  方掬芬老师与王正老师在生活和艺术上可谓是最佳拍档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不少作品都可说是他们共同创作的。我听方老师亲口说过,《报童》等剧中的好多台词,都是夫妻二人躺在床上对出来的,这又是一种多么甜蜜幸福而又让人羡慕的艺术创作状态!方老师因其高超的儿童戏剧表演艺术而被誉为“永远也长不大的艺术家”,她同时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事业社会活动家、“国家有突出贡献艺术家”。曾任全国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妇女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第五届副主席、第六、七、八、九届顾问,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多届理事、常务理事、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些光环璀璨夺目,但都不是虚的,都有着实在内容和突出贡献做支撑。她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儿童戏剧表演艺术家的杰出代表,注定要被写入中国话剧史、中国儿童戏剧史史册。而所有这一切,又都不能掩盖她的人性纯真,不能泯灭她那颗永远不老的童心。3.jpg

  到了晚年,随着岁月消磨,方老师身体多病,腿脚不便,不得不坐上了轮椅。但她对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的关心丝毫未减,只要学会有适合她参加的活动,必定到场。还常常给我们讲故事、说笑话,有时甚至甩掉拐杖给大家表演节目。我喜欢摄影,在我的镜头里就收进了不少方老师鲜活生动的表情动作。如今,这已经成为了方老师光彩夺目的永恒瞬间,也成为了我对方老师最具象、最真切的永久纪念!

  令我感动难忘的还有这样一件事。我一位外地朋友的孩子是学表演的,她在大学毕业后想继续学习提高。我受朋友所托,带她到方老师家求教。方老师不仅香茶水果热情招待,还对孩子面对面做了非常认真的辅导,甚至表演了好几个戏剧片段给孩子做示范,其真诚、其投入、其耐心、其循循善诱,令所有旁观者都不禁动容。

  再以后就是方老师的病情渐次加重,很少出家门了。我们学会的几位主要领导便时不时借重要的年节当口去看望她。我和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晓燕,有时还加上驻会副会长羊驰就一同去过多次。她每次见到我们都非常高兴,因为关心学会就不停地问这问那,我们便向她一一如实汇报,她听得津津有味,还常常开怀大笑。但到后来,她渐渐变得耳背,需要跟她大声说话才行;再到后来,她就记不住、分不清人了。可她依然保留着特有的机智和童趣。有一次我问她:“您还记得我是谁吗?”她实在想不起名字了,又不好意思不答,就风趣地说:“你不就是那个小淘气儿嘛。”这一句话,差点儿没把我的眼泪拽下来!

  我们常去看望方老师,除了对她本人的喜爱和敬重,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对王正老会长的尊敬和怀念。王正老会长的遗像就挂在家里客厅的中央,我们每次去都要对着老会长的遗像三鞠躬。最近这次还是我与晓燕、羊驰一起去的,但与往常不同的是,方老师也不在了,她面带笑容的遗像也挂在了墙上。我们代表学会送上花篮,挽联上写着“方掬芬老师英名不朽艺范永存”。此时,我们对着两位老人的遗像三鞠躬,泪水禁不住奔涌而出!我们心里都明白,如果没有王正老会长和方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数典忘祖!而每次来这里,我们都有一种心心相印、灵犀相通的感觉,似乎都有一种冥冥中的信息能量传递,从而油然增添了心头愿景的扩展、加重了肩头责任的重量:我们必须好好干,要力争把学会建设得更好,决不能让老会长和方老师失望!4.jpg

  现在,我正对方老师做着最后的告别。眼前如林的花圈,憧憧的人影都在表达着同样的哀思。当我在想着最后该将一句什么话送给方老师时,此情此景倏然间给了我一个启示:方掬芬,方掬芬,方老师的一生不正如她的芳名——掬一缕芬芳,留百世馨香吗?她的形象会永远如《马兰花》剧中的小鸟在我们心灵的枝头翻飞,她的高德艺范将香飘无尽,永世长存!

  【跋】:一年光阴掠过,物是人非。但方掬芬老师在我心中的印象,不仅没有减弱淡化,反而越积越浓、越凝越重。尤其是最后送别她时给我留下的那个启示。我愿意再一次、甚至千百次地复诵这句话:“方掬芬,方掬芬,方老师的一生不正如她的芳名——掬一缕芬芳,留百世馨香吗?她的形象会永远如《马兰花》剧中的小鸟在我们心灵的枝头翻飞,她的高德艺范将香飘无尽,永世长存!”

  2022年1月18日于京华灵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