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就在村里的学校读小学,到中学毕业后,也没有敢去想自己当一名老师。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我十九岁那年参军入伍,退伍后回到故乡,留在县城里工作,还真的就来到学校当上了一名体育老师。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中途我也试着找机会离开学校,去外系统工作,可是因为没有更好的人脉,几次也没有走出去。可下有那么一年,县城里的镇党委和县公安局,考虑到县城里的治安环境,警力不足,临时从县城小学借调一批教师,去县城里的派出所工作。当时我同十几名各学校抽调的老师一起,借调到派出所工作,而且在派出所一干就是九年的时间。从那时起,我似乎想要找一切机会,永远的离开学校,可试了几回都没有成功,其原因,一是本身不是干部身份,二是在外系统没有更好的人脉关系,所以都是徒劳了。

  等到我转了干部身份后,当时政府机关里没有更好的关系网,所以还是出不去,为此只能先借调在外工作就是了。时光一晃而过,转眼之间就是九年过去了,留在我眼前的路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继续借调留在派出所工作,还是回到原单位?第二、就是立刻返回原单位继续努力工作。当时我没有犹豫立即返回原单位工作,在外借调的九年里,还真的耽误了很多好事。我的人生也许和教育工作有缘吧?我走上讲台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五岁了,因为高中刚毕业后,在生产队里劳动两年的时间,那时候,学校的民办老师和我无缘。能当民办教师的人,都和大队里头头有点关系,我们家里的人和当时大队里的头头没有一点关系和人脉,好事不可能轮到我们家里人。就连当兵入伍,都是公社领导帮忙才如愿以偿,还好退伍回家没当过民办教师,一下子留在县城里成了公办教师。

  那个年代无论在哪里当教师,都是很清苦的,这我知道,有个成语叫“苜蓿生涯”,就是说教书先生清苦的。我后来也借调到外系统工作多年,都相对轻松一些,实惠一些,甚至风光一些。我在享受这些好处的同时,也失去了一种踏实感,当我感到生活的荒谬、空虚和无聊的时候,感到工作的无意义,生存的无价值的时候,我最后还是回到原单位当老师。我总是思谋着,如果我现在的这份职业丢了,再谋职业时,我还是要去教书的。但有一次有个领导警告我:“现在这时候,谁还要你教书?”当头一棒,我心悚然--如此说来,岂不是断了我的后路了?可能我这一辈子和教师这个职业有特殊的缘分吧,我在外面工作了好几个地方,借调了十来年里,最后还是回到了教育系统工作了,说实话耽误教育工作中的不少好事儿。

  当然,我现在说的当老师,不是当那种二十多年前当过的民办老师。民办老师清苦不说,学生难教不说,关键是一点稳定感都没有,你干得好好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卷铺盖走人。要当老师,起码也得当个公办,遗憾的是,我还真的一天民办教师也没当过,一下子就成了公办教师,还留在了城里,把当时阻止我参军的大队支书气得眼睛都绿了。我时常在工作之余,回到老家去走亲戚,我也到大队里特意看看阻止我参军那个大队的头头,有时把他弄得很尴尬。那个支部书记就是我们家里的小人,他后来也很悲惨,因为他得罪人太多了,比起他来我们家里人是赢家……

  八二年退伍回家的时候,因为我属于投奔哥哥,才分配到教育系统工作,哥哥是县城里的中学教师,我自然也来到教育系统。进了教育系统工作,安排在县城里面工作,在那个年代是农村人十分羡慕的事情,教师这个职业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做的职业。我记得有句话说的好:“教师这个职业是好人不稀罕,赖人干不了的职业。”这句话很实在,也很准确。教师这个职业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因为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教不好学生的。我当初来到教育系统工作,只是九年毕业生,接下来就是在职进修,不断的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师专业知识,就是在干中学习,在学习中干。

  当时我来到教育工作后,被分配到县城边缘的小学校教体育,这个小学是县城边上的一个小学,叫南关小学。这个学校坐落在县城南侧,离城区有二里路,紧挨着南关大队,所以叫南关小学,这里的教师都是公办教师。南北两栋破旧不堪的土草房子,中间有很宽敞的大操场,四周没有围墙,操场里面是随便人和马车通行的便道。有六个教学班,二百多名学生,七名教师一个负责人,这就是南关小学的全部家当。我是被分来专门教体育的老师,教小学体育对我来说不是很难,因为我毕竟是在部队里当了五年兵,对体育不是很生熟。但是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军体科目根本就是两回事,因为小学的体育课内容,有一半以上都是带有游戏特点的体育科目。没有办法,只能在学习中干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只有这样渐渐的去适应工作。

  从那后我和教师的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讲台一米多长,半米多宽就是我给学生上课工作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各地的教育系统工作基本都是一样的,教师和学校都不被国家重视。所以县城里的大学校也好,城边的学校也罢,还有各乡镇村里的学校,都是破烂不堪的土草房子,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俗话说的好既来之则安之,有了工作留在城里还是很知足的,好好工作就是了。在南关小学一干就是九年,头三年随着学校环境自然的去工作,八五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高度重视,学校的各方面建设也都开始进行。南关小学和亚麻厂子弟校合并被改名为奋斗小学,这时学校的土草房被改建成两栋大砖瓦房,操场也设立了围墙。教师也增加到二十人,学生由原来的一百多人增加到三百多人,学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事趣事也很多。

  学校合并后,我就不在教体育课了,改教美术学科,这对我来说稍微有点难度,因为虽然会书写板报,但是绘画对我来说还需要认真的学习。刚刚去班里给学生上美术课的时候,有的学生问我:“老师从我来到这个学校读书,都上四年级了,从来也没有上过美术课,这美术课,我们要画什么呢?”学生这一问使我一下子就懵圈了。是啊美术学科也没有教材,从哪里入手我自己也不知道,还好我迅速做出反应,我告诉学生,我们就从写黑板报开始吧。因为出板报就要画出板报头,这里面既有美术字和绘画的内容,具有图画和美术的成分,从此我就在讲台上和学生们一起开启了奋斗小学的美术课学习。因为多年来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美术课,以往都是班主任代课了,所以美术课多半都是班主任的自习课,这下有专门的老师上专门的美术课,学生们很高兴。这一学科的开课,我也走上了美术学习的机会,一晃就是几年过去了,我也在教与学中学到了很多的美术专业知识。

  有一年的(地球日)县里教师进修校小教部和团县委少工部,组织全县范围内的中小学生“爱护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书画比赛,我们奋斗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按照要求做的环境保护简笔画,都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获奖的同学都十分高兴和开心,这些学生都有获奖证书和奖品,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对学生来说都是很珍贵获奖。从此,奋斗小学的美术课,学生们学习兴趣空前的高涨,每个班级学生一到上美术课都特别的开心,认真学习,这也给我教课带来了很高的工作热情和劲头。美术课虽然不是学生们的主要学科,可也是附科当中还是很重要的学科,因为从小学就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成长的必修课。

  我开始从教九年多的时间里,从没有离开过学校,更没有离开讲台,讲台是每一个从师者工作不能离开的伙伴,虽然小小的讲台不是很大,也不是很气派,但是就在几尺的讲台上,传播给学生智慧和生存的本领。小小的讲台也流淌着每一个教师的汗水和心血,讲台虽小确时刻连接着师生互敬互爱温暖的心。小小的讲台,在教书育人的漫长路上时刻书写着师生共同奋斗故事,在这一点,我的体会很深刻。教师虽然担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光荣使命,但是有很多人还是对教育工作敬而远之,有很多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纷纷吐槽离开了教育系统。当然我也在其中,所以,我在学校待了九年之后离开了讲台,被借调到外系统工作了长达九年时间,但是因为特殊原因我们一起借调的人员,又返回了原单位。

  再后来我又辗转去了几个单位工作,一心巴火想要离开教育工作,最后还是回到了教育。回到教育又是围着小小的讲台一转就是二十余年,小小的讲台和我真有很大的缘分,几次离开又几次回到讲台前。在三尺讲台上,谱写了我人生几十年的工作,在这小小的讲台上,有苦有乐也有甜。二0一八年的四月,我到了退休的年龄,这回真是永远告别了讲台,告别了那三尺讲台时,我的心里如同喝了五味杂陈,无法去言表,再见了三尺讲台,再见了可爱的校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