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一生一次;生日,一岁一次。一个人生命的长短取决于他度过了多少个生日。2022年农历正月十五,在全国人民欢度元宵节的喜庆气氛中,我度过了人生的第77个生日。

  据母亲讲,1945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傍晚,我呱呱坠地来到人间。不知不觉中,母亲至今已经走了10年,而我已度过了77个春秋。时光飞逝,岁月如烟,77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年的帅小伙,如今已两鬓斑斑。回首往事,历历在目,酸甜苦辣,感慨万千。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一眨眼的功夫,我已进入了古稀之年。回头数数自己走过的脚印,我感受最深的是:人生短暂,最应该珍惜的是时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斗转星移,日月更替,花开花落,草枯草荣,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满打满算也就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其中有些人甚至更短)。如果一年按365天计算,人生在世也就30000多天。如果用时、分、秒计算每一天,一天就是24小时1440分86400秒。人的生命就是在这分分秒秒中积累起来的。时间是生命的载体,没有了时间,也就没有了生命。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既不会慷慨地多给你一秒,也不会吝啬地少给你一分。然而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人能学到丰富的知识,取得丰硕的成果;有人则一无所获,一事无成。为什么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有人珍惜时间,有人荒废时间。

  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成功人士,无一不惜时如金。古书《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汉乐府《长歌行》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代王贞白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誉。“他在《白鹿洞》一诗中写道:“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说完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助手回答,便转头看见他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怎么用那么多时间呢?”爱迪生说着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水,交给助手,“把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又准确又节省时间。测量计算,那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先生的这个比喻相当恰当,我们都知道,海绵的吸水能力很强,在挤海绵里的水时,当你以为没有的时候,再使劲挤,还是会有的,时间就是像海绵里的水,是挤出来的。只要你会挤、会用、会钻,时间一定会有的。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鲁迅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人作了一个统计,如果从鲁迅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算起,到1936年10月逝世为止,他每年平均写作35万多字。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勤奋的人总是善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从不让时间从自己眼皮底下白白溜走。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都是惜时如金、拼命挤时间,并把它用在事业上。

  挤时间需要发扬钉子精神。钉子有钻劲,再硬的墙壁都能钻出个洞来。不要抱怨没有时间,不要认为时间仓促而短暂,只要有钉子精神,只要善于把握和利用时间,只要懂得争分夺秒珍惜时间,你就可以轻松成为驾驭时间的主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