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16日

  我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工作期间,积累了不少朝鲜战争的历史资料,一直想从反面了解一下当年美军在仁川登陆的情况,以求知己知彼。这次来韩国旅游,终于找到了这个机会。吃完早点后,我和曹先生便乘坐电车前往距离汉城50公里的仁川一游。

  仁川为韩国西北部面向黄海的一个广域市,人口位居汉城和釜山之后,为韩国第二大港口城市。仁川与汉城之间有首都圈电铁相连,每日有大量乘客往来仁川与汉城两地。由于两地距离太过接近,已经形成一个大的经济圈。

  下了电车,我们按图索骥去找仁川登陆作战纪念馆。可是东奔西闯耽搁了半天,就是找不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我在朝鲜工作三年却不懂朝鲜语,只能说一些“您好”“谢谢”“再见”之类的口头语。曹先生也不懂朝语,却会日语。于是只好由我向路旁的韩国老人打招呼,由曹先生用日语问路。那老头一听讲的是日本话,居然把我们误认为日本鬼子,狠狠地瞪了我们一眼,就“哼”的一声愤然离去。

  看图不明,求人不应,我们只好坐下来对照旅游图观天望地,辨别方向,分析路径。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位于延寿区玉莲洞525号的仁川登陆作战纪念馆。

  据了解,这个纪念馆是1984年为纪念仁川开港100周年时开放的。纪念馆座落在一座较陡的小山上,占地面积很大,整体建筑成扇形而纵深方向又成梯形,估计是在类比当年联军士兵登陆时攀登的堤岸。最顶端是自由守护纪念碑,高约25米,塔基上雕塑3名面目狰狞的欧美大兵,看起来果然不愧是洋鬼子。

  我们来到高约4米宽约20米的拱形大门前,看到上方有仁川登陆作战的花岗岩浮雕。然后进入拱门,依台阶直上展览馆。

  走进展厅,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因为它提供的信息与我们固有的立场、观点完全是颠覆性的。馆内展示着朝鲜战争时期南北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各种军服,还有军人及战斗场面的照片,甚至连中国的大前门牌香烟、双喜牌火柴、西湖牌肥皂都当作“战利品”陈列。当然我方的武器装备和联合国军相比,其差距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在当时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激战两年并取得了胜利,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打得美国鬼子给志愿军下跪,确实令全世界震惊并陡生敬意。

  从馆内的展板上,我们看到了从朝鲜战争爆发到仁川作战的构想,以及战役实施与联军初次收复汉城的历史资料。所有展板图文并茂,且用韩英汉日四种语言表达。当然,压轴的还得说是那个仁川登陆作战的大型沙盘,沙盘背景是个大屏幕,直观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登陆战的宏大场面。

  纪念馆外面立有朝鲜战争时18个参战国的国旗(实际参战的只有16个外国军队,这里增加了联合国旗与韩国国旗),右侧是几个拿枪的军人雕塑,左面尽头是几个军人从登陆艇上登上岸的雕塑,地坪上还有当时使用的坦克、水陆两用艇、飞机、火炮、导弹之类的武器。

  不管怎么说,单就麦克阿瑟指挥的这次登陆战而言,毫无疑问美军是赢家,朝军损失惨重。其实这场战争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早在1950年7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我国政府曾三次通报朝鲜同志注意敌人从海上向仁川、汉城前进切断人民军后路的危险,人民军应做好充分准备,适时地向北撤退,以保存主力,从长期战争中争取胜利。然而遗憾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的提醒和建议没有引起朝鲜同志的重视。9月15日,美军果然在仁川登陆并一举成功。

  假如当年朝鲜同志听取了中国的建议,那么美军在仁川的登陆就不可能成功,或者说美军就不会在仁川登陆。要是那样,仁川登陆作战纪念馆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也不会费那么大的周折来此参观了。

  走出那座非同寻常的纪念馆,我们顺着游程茫然地来到“自由广场”。广场前有一个网球场大小的斜坡,左侧边沿砌有一米多高的护围,护围下面是悬崖绝壁。在此抬眼四望,目极之处是静静的仁川港口和波澜不惊的大海。谁曾料到,当年在这个弹丸之地曾经发生过举世瞩目的登陆作战!此时我在暗思:当下这个离南北分界线不足100公里的平静港湾能永远平静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