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由来已久。一定要到雪域高原亲眼目睹布达拉宫的神秘,亲身体验一下藏传佛教文化信仰的诚。

       2021年,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肆虐。我国虽然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度,但零星疫情也时有干扰。借疫情平稳之机,我们踏上飞往成都的飞机,从成都租车,沿318国道前往西藏拉萨,去实现这由来已久的愿望。

      原计划从成都租车自驾走,考虑到高海拔地区开车,怕出意外,不如连车带人一起雇了,虽然费用略高一些,但省心省力,一路走一路玩,方便又安全。

      318国道川藏线段,是成都到拉萨段,全长2200公里,全程海拔基本都在3000米以上,是一条集青藏高原自然景观和藏区人文景观于一身,一直以来,被冠宇“中国的景观大道”的美誉。人们都说“前往西藏的路上是修行的过程,是与天和自己做斗争的过程,是一个可以真正地认识到自我的过程 ”真是那么一回事?咱们走起来看!

      我们从成都出发,经雅安中午时分到达泸定安顺场。湍急的大渡河水还是那样奔腾不息,好似在一遍又一遍地再诉说,当年红军十八勇士勇夺泸定桥的壮烈,走上摇摇晃晃的铁索桥,难以想象当年红军是怎样冒着枪林弹雨从铁索上爬过。“大渡桥横铁索寒”,抚摸一下冰凉的铁索,这是红军英魂的锻造。远望昔日炮火硝烟之地,如今,高楼大厦直冲云霄,山林郁郁葱葱。0.jpg

       夜宿摩西古镇,摩西古镇茶马道,大渡河边洋教堂。这里有毛主席长征途中住宿的遗址,也是著名红军长征摩西会议的旧址,站在这简陋的房屋里,你能触摸到红军长征艰辛的脉搏。这里还是海螺沟冰川景区的入口。

      第二天清晨,我们坐上开往海螺沟冰川的景区交通车,车在近四十公里的蜿蜒山路上盘旋,坡陡弯急,险象环生。一侧山崖耸立高万丈,另一侧幽谷深渊深不可测。下了景区交通车,又改坐缆车,悠悠荡荡的缆车,在山林间穿行,远远望去座座白顶的山峰环绕四周,那就是雪山或冰川。郁郁葱葱的高山森林,融化的雪山或冰川,形成一道道细细的溪流,顺着山势飞流直下,流到了谷底却不见了踪影。下缆车走到观景台,这里视野宽阔,是眺望冰川的最佳位置,据说这冰川就是四川最著名的贡嘎神山,至于离冰川还有多远?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几十公里,也许上百公里。正所谓:望山跑死马嘛!天空浓云密布,冰川被隐埋在云雾中,人们不禁发出阵阵感叹。千里艰辛路,为睹雪俏容。云遮雾藏隐,有负众心情。不知是痴心惊动了天地,还是虔诚感动了佛祖的慈悲。当照相机举起,猛然间一缕金色阳光撕裂了云雾钻了出来,金色的光辉映照在冰川之上。在场的人们欢声雀跃,感谢上苍的眷顾。不多时,蓝天奇迹般地露了出来,洁白的云朵像一条哈达与冰川缠绕在一起,分不清哪儿是冰川,哪儿是云。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冰川,有着梦幻般的神奇,像身穿轻纱的圣女,有着不可亵渎的威严。这是出自自然大师的一幅壮丽画卷。冰川下无数条溪流在涓涓流淌。流向何处仍然是个谜?谷底上似土似冰又似碎石,照相机镜头拉近细观看,才感觉到一条山谷铺满冰与泥石的混合物,溪流就是钻进冰层下,这应该是大渡河支流的源泉。

      这里海拔已是3600米,行走起来要慢,稍有不慎就恐怕引发高原反应,这里有三处观景台,从各个方向观赏冰川,一一转遍后,坐缆车和交通车返回。2.jpg

      行走在318国道上,海拔三千多米以其说是天路,不如说是云路更为贴切。湛蓝的天,漫天飘浮的白云,崎岖蜿蜒,高耸入云的山路,稳坐车中,看着远处的雪峰,迎面而来,瞬间又远离到身后,青山如黛,座座佛塔,五彩经幡,都在眼前一闪而过。时而冲上山峰,时而又奔下山谷。我们恰似在云间飞翔,胆小的人们已经放弃了向下望一眼的勇气。

      车经康定,车轮隆隆的滚动声不在枯燥,似乎伴随着 “跑马溜溜”的乐响,打开车窗,清晰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令人留恋的情调,这是情歌的故乡。

      车经理塘,一座藏式的牌楼横公路上,牌楼上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世界高城理塘”,这里就是理塘县城。海拔在4014米,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号称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3.jpg

       下午,我们入住香格里拉小镇。这里是去往稻城亚丁景区的必经之路,第二天清晨,我们进入稻城亚丁景区。稻城亚丁有着“蓝色星球最后一块净土”之美誉,三座神秘的雪山,金碧辉煌的冲古寺,云雾缭绕的山林,湍急的溪流,绿色的草地,白色的牛奶海,波光粼粼的珍珠海,构成一幅幅大自然美妙而神奇的画卷。熙熙攘攘的游人,马嘶车鳴的喧嚣,已经感觉不到净土的宁静,最后一块净土即将失守。

      车艰难地爬上一段山梁,司机师傅突然喊道:“七十二拐到了”,通过车窗望去,观景台上挤满了人,停车场上排满了车。挤上观景台,向前方望去,好一派壮观的景象。山崖上像一幅巨型的画卷,又似一幅巨型的书法。一个又一个的“之”字相联,无尽无数直到目光的尽头,一辆辆汽车如同火柴盒大小,在“之”字上缓缓移动着,盘来绕去,险象环生,看得人们心惊肉跳。4.jpg

     登高远眺画一幅,峭壁悬崖妙笔书。

     之字相连无目尽,七十二拐堑通疏。

      上得车来,大家放心不下,嘱咐师傅:“师傅你开慢一点,这道挺危险的。”

     师傅回答道:“大家放心吧,这道我已经走了无数次了。远看弯急坡陡,车到跟前就没有那么险了。”

      车行驶上七十二拐,大家一开始还蛮有兴趣地数着,数着,数着就数不过了,真是地瓜不叫地瓜——白薯。这弯实在太多了。胆小的只往右侧歪身子,眼睛紧盯着右侧方向,一点也不敢往左侧悬崖处看。拐过观景台能看到的区域,往前还有数不尽的弯直到天边。我不禁想到,当年可能技术上落后,要是像现在这样,打穿一条隧道,可就减少途中这么多的惊心动魄。车驶出七十二拐,大家这颗揪着的心才回归原位。

       我们沿着川藏南线一路向西,高山连绵起伏,依次要翻越14个高山垭口,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垭口就有12个。

  二郎山垭口(3437米)

  二郎山垭口是路上第一道咽喉险关,天空湛蓝,峰峦雄伟,林海苍莽,一切原始而壮丽。那首“二呀吧,二郎山,高呀吧,高万丈——”一定会弹响无数人心中的乐章。5.jpg

  折多山垭口(4270米)

  折多山垭口被称为“康巴第一关”,传统藏区和汉区在这里分界,过了这里才算正式进入青藏高原。

  高尔寺山垭口(4412米)

  高尔寺山垭口附近矗立着一座座冷峻而神秘的黑色玛尼堆,从这里可远眺贡嘎山,领略日照金山的辉煌。

  剪子弯山垭口(4659米)

  剪子弯山的102K路段被称为“鬼招手”,一连多个急转弯道,转的令人心惊肉跳。

  卡子拉山垭口(4718米)

  卡子拉山是草原上屹立的高山,铺满了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时见悠闲的放马人。

  海子山垭口(4685米)

  海子山上没有树木,蛮荒得像是火星表面,但湖泊星罗棋布,1145个大小海子如上帝失手撒下的钻石般闪烁在山间。

  宗拉山垭口(4150米)6.jpg

  宗拉山的垭口是川藏线进入西藏地域的第一个垭口,红土满山,松林镶嵌,甚是好看。

  拉乌山垭口(4376米)

  拉乌山山势平缓,山顶有一个经幡阵,占了整整一个山头,威严而壮观。

  觉巴山垭口(3911米)

  觉巴山以险著称,30公里盘山路,近2000米的相对高度使它成了川藏线上最难爬的一座山。

  东达山垭口(5008米)

  与其他的垭口不同,东达山山路既缓且长,笔直的通往远方,夏季草坪青绿,牦牛成群,一派田园牧歌。

  业拉山垭口(4658米)

  业拉山是西藏八大神山之一,也是横断山脉的最大天险,尤其是其中的怒江72道拐,短短十几里的山路,落差却高达2000米,180°的大拐弯就有50多个,一不小心,怒江就在下面等着你。

  安久拉山垭口(4475米)

  安久拉山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天然分水岭,雨雪、狂风频繁,翻过之后可看到梦幻般的然乌湖。

  色季拉山垭口(4720米)

  色季拉山最出名的便是那满山满眼的杜鹃花了。尤其是6月份,黄色、白色、紫色、大红、浅红、粉红等竟相绽放,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米拉山垭口(5013米)

  米拉山是进藏路上最后的垭口,也是最高的一个,翻过之后就是拉萨。7.jpg

  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行走318国道川藏线是多么艰辛。这还没有包括时有发生的落石,塌方,冰雪,泥石流和堵车。车到林芝,进入了林芝到拉萨的高速路,这是西藏境内唯一的一条高速公路,也是国内最高海拔的高速公路,这条路不在是盘山绕道,而是逢山钻隧道,遇水架桥梁。据说这条高速路是川藏线的改造工程,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可以自驾走高速去拉萨了。

      下午时分,我们到达拉萨,安排好住宿,就急忙忙地赶往布达拉宫广场,亲眼目睹布达拉宫的雄伟,是久以期盼的愿望。当我第一眼看到布达拉宫,就像外地人看到故宫,看到天安门一样,看傻了!惊呆了!8.jpg

      它有着让人不敢仰视的威严,有着佛教文化神秘的肃穆,有着不可亵渎的神圣,有着天地相连的宏伟。有谁能知道?那厚厚的围墙圈住了多少千古之谜令人迷茫。又有谁知道?多少善男信女千里迢迢,一步一个长头磕到这里,其虔诚之心是否感天动地?这里有着浓郁的宗教信仰的氛围,不管你心中有没有佛教信仰,这里都是你心灵归宿的圣地,灵魂寄托的殿堂。       

       整个宫殿群与山体完美结合成一体,红色、白色、黄色交相辉映,在湛蓝天空映衬下,青山环绕翠欲滴,白云如玉带飘祥,高高的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威武的解放军战士护卫在国旗两边。9.jpg

夜幕降临,同伴们已早早进入梦乡,好奇的使命感驱动着我,又独自一人坐公交车来到广场。夜色下的布达拉宫,灯光把那雄伟壮丽体现得淋漓尽致。白色,红色的宫墙格外醒目,五星红旗在强劲的高原风吹拂下啪啪作响,尽展的旗面为布达拉宫广场的夜空增添一份靓丽的风采。

       广场上青年人居多,像我这样古稀之人寥寥无几。一群年轻人蹲在广场上,不停地转换着角度,对着布达拉宫在拍照,走近一看才闹明白,原来,他们在面前倒了一些水,想利用水中的倒影拍摄布达拉宫夜景。想法不错,但是要想把人像也拍进去,如此低的机位,如此暗的光线,要想二者兼得,几乎是不太可能。几位姑娘小伙儿忙乎半天,最后,还是摇摇头遗憾的走了。我费劲地蹲下用手机试一试拍摄效果,还不错,就是蹲着角度不够好。而且腿不稳带着手直哆嗦。看看地上挺干净,干脆像拜佛磕长头那样,直挺挺地趴在了地上。虽然姿势不雅观,但视野好,便于调整角度,手稳不哆嗦了,照片照的非常有成就感。真是佛家圣地,拍张理想的照片,不顶礼膜拜佛祖,愿望还没法实现。10.jpg

      第二天下午,就要坐火车返回北京了。上午要抓紧时间去参观布达拉宫,别人都去过了,我只好做独行侠了。网上预约,门票200元,老年人半价。清晨,布达拉宫还没有开门,我就来到那里,随着转经的人群走进院内。一问才知道,进入布达拉宫应该从东南门进比较近,我从西门进要围着布达拉宫转上将近一圈。反正也是早,就随着转经的人群走吧,也算是做功德了。

      藏传佛教有着转经的习俗,人们围着寺院,佛塔,转经筒,神山圣水。手摇着小转经筒,或捻着佛珠,或推动着寺庙里的大转经筒,口中颂念着经卷,一步一步地走着,一圈一圈地绕着。如果是神山圣水,有的要连续走上几个月。他们认为这是做功德,是对佛祖的敬仰,也是对自然的敬畏。11.jpg

       布达拉宫的宫墙外,东、西有着两排金光闪闪的转经筒,在转经人群的接力推动下,呼呼地旋转不停。转经的人群络绎不绝,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虔诚的面孔,匆匆的脚步。几位年长的老阿妈,一身藏袍,艰难地迈着蹒跚的脚步,颤颤巍巍费力而认真地转动着每一只经筒。饱经风霜而褶皱的脸上是那样的祥和,双眼中闪烁着虔诚而坚定的目光。我注视了许久,不知道在这条拜佛的路上留下多少虔诚的脚印,许下多少祈盼的愿望,一生的信仰,就这样一步步印在无怨无悔的路上,有道是心到佛知也。

      我围着布达拉宫转了将近一圈,才找到进入宫殿的入口。验预约码,验健康码,验体温,才走进这具有1300年的历史的宫殿,迷雾掩盖下的藏佛神秘终于展现出一角。转过屋角,眼前一片开朗,巍峨的布达拉宫另一个侧面展现在眼前,五彩缤纷的鲜花赏心悦目。走在花园里,人们的认知似乎拉近了与佛国神秘的距离,紧张的神经放松了下来。布达拉宫的坡道由巨石铺成,历时千年以上,已经不是那样平整了,加上今天阴雨绵绵,坑坑洼洼,异常湿滑难行,行走起来不得不小心翼翼。12.jpg

       穿过一道厚厚的大门,进入布达拉宫的殿堂,阳光照射不进昏暗的殿堂,即使白天也要靠灯光照明。墙上的数个方形洞穴引起人们的好奇,外面是厚布帘,里面是钢筋栏杆。洞穴深度约三到四米。正好导游领着一个团队过来,指着这些洞问大家知道是什么嘛?大家都摇摇头。导游讲:“这就是布达拉宫的窗户,我们从外面看是一层布帘,里面看就是这个样子,主要是厚厚的墙壁,限制了大家的想象力。布达拉宫的墙全部由花岗岩砌在岩层上,厚度达到三至四米,这就是布达拉宫历时一千多年仍坚如磐石的原因。”

      布达拉宫是政教合一的办公机构,其建筑特点既不同于藏传佛教的寺院,也不同于王府,更不同于政府机关。庞大的布达拉宫建筑群迷宫一般的存在,神秘而难究其源的地方比比皆是。若没有导游带领、解说,游人就如同盲人摸象。有蹭车、蹭网的,我今天给来个蹭导游。甭说导游一般都是捉风捕影,云山雾罩地侃,从中也能过滤出一些有用的知识。布达拉宫殿堂内的地面很多地方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裸露之处平整光滑,看着极似白水泥制作的水磨石,但千年以前没有水泥呀,不禁心中疑惑。试问导游,导游说:“你观察的还挺仔细,这是西藏特有的阿嘎土,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藏族舞蹈,一群藏族男女,手持彩布包裹的木棒,边歌边舞地锤砸地面,那就是表现砸阿嘎土的劳动场面。”甭说,以前还真看过这样的舞蹈场面,只是不知道在干什么。爬上两道又窄又陡的木梯,上面是检票处,应该是进入到布达拉宫的核心地带,昏暗的通道,阴森的殿堂,陡峭的楼梯,飘逸的幡帐。到处都充满神秘色彩,让神经充满不寒而栗的紧张。平台上一处藏式的特大白色毡房,据说是活佛夏居的场所。堆积码放的经卷,悬挂的唐卡,经幡,还有那似床非床的卧具。再往上走,就是中央大厅了,四周一间间房中,是历代活佛的灵柩藏式佛塔,白色的佛塔上镶嵌着无数的金银珠宝,具体是什么珠宝,很少有人能认全。用导游的话说:“在这里金子是最不值钱的。”中央大厅里已被封闭,游人只能隔门而望,一根根粗大的柱子,挂着布帘,显得神秘莫测。据说,大厅原来可以随意进去参观,柱子上也没有遮挡,柱子上镶嵌着数不清的牙齿。这是那些千里迢迢来布达拉宫朝圣的人们,如果中途不幸遇难身亡,同行的人就会把他的牙齿拔下来,带到布达拉宫,永远镶嵌在殿堂的柱子上。证明其人和灵魂来到了布达拉宫,朝圣得到活佛的认可,朝圣者将此视为无尚的荣耀。1644198717485613.jpeg

       布达拉宫实在是太大了,据说和北京故宫一样,有9999间房屋。依山而建,藏传佛教的神秘布局,政教合一的建筑模式, 千百年佛教历史文化的积淀。其蕴藏的奥秘可谓是浩如烟海,要想能有所了解一二,绝非数日之功可解决。今日一游几乎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不过就是布达拉宫我来过了。带着心中的种种疑惑和遗憾,走出了宫殿的门。

      外面阴雨连绵,雨水把宫墙上的红色冲刷下来,赭红色的雨水顺着坡道流淌。据考证,这宫墙都是天然颜料涂染,尤其白色是牛奶泼上去的。至于为什么?就无从知晓了。

     从布达拉宫的西北门出来,就是早晨走过的转经道路。淅淅沥沥的雨中,还有很多转经人,冒雨在这走了无数遍,祈盼人生愿望的道路上,虔诚地迈着坚定的步伐。14.jpg

     坐上拉萨开往北京的火车,透过车窗,一座座冰峰雪山在眼前一闪而过,一座座高压线铁塔随着风驰的火车在视野里无穷无尽。那首藏族老歌《逛新城》的曲调,似乎在记忆中被唤醒。一群去大学报道的藏族青年男女,坐在对面,憨厚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应该说这些藏族年轻人是西藏将来腾飞的翅膀和希望。

      十几日匆忙的旅途,身心俱以疲惫,难得清闲下来。躺着卧铺上静静地沉思着,思绪与感慨在脑中翻滚,旅途情景在眼前一幕幕再现。都说川藏之旅,布达拉宫之行是灵魂洗礼,心灵净化之旅。我扪心自问:心灵是否有所触动?感受又能有几何?

      踏上318国道,心中先是一种忐忑不安,到达拉萨心中又平添了几分沉重。忐忑的是行路之艰险,沉重的修路之艰难。据说,修建川藏线牺牲解放军官兵达3000人,也就是说每公里就有一位英魂守卫着。至今怒江大桥虽然几次翻建,那特意遗留下的桥墩,就是一座英灵永铸的丰碑。我触摸过大渡河上的铁索,那是共产党的初心凝聚而成,我仰望过雪峰冰川的洁白,那是中华母亲河乳汁的发源。羊卓雍措湖水纯净湛蓝,我的身影在湖水中映照,心灵在纯净中融合洗礼。我推动布达拉宫的转经筒,走进这神圣的殿堂,我虽没有宗教信仰,但藏传佛教的信仰让我为之震撼,他们不求财,不求官,自己的财产毫不吝啬地贡献给自己的信仰。觉得灵魂在这里留下印迹。旅途中的徒步客,虔诚的转经人,其坚毅的精神融入进脑海。

       不平凡的2021年,我的心扉放飞在雪域高原上,伴随着朵朵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上翱翔。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