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几度回故乡

  飞雪迎春丁香红

  绵绵思念剪不断

  魂牵梦绕游子情


  一

  初冬第一场大雪,鹅毛般的雪花,飘飘洒洒在空中漫舞,有如天女散花,晶莹剔透的雪花儿,飞扬如洁白如玉的精灵。也有如舞女雪白如银的长裙,在空中飞舞旋转,飘逸着诗情画意无声的旋律。

  城市很快便被皑皑白雪笼罩覆盖,房屋,街道,树木,河流,一望无际的银白,沉静静,空落落,忽然,街路上响起一阵欢叫声,那是我和小朋友们从家门冲出来,踩着厚厚松软的雪,在街路上奔跑,一边尖声地喊叫着,不一会儿,飘飘雪花落满了一身,整个人便变成了雪人。疯跑够了,雪也停了,我和小朋友们开始比赛堆雪人,看谁雪人堆得又高大又好看,两只废旧的小灯泡,便成了雪人的大眼珠,半只青萝卜,便成了雪人挺拔的鼻子,几片胡萝卜,便成了雪人哈哈大笑的红唇。我和小朋友们便会围着堆成的几个雪人,又蹦又跳又叫,疯上一阵子。

  堆成的雪人,能保留好多天不融化。及至到了新年春节,家家户户便会在自家门前用冰雪制作一个冰灯,各式各样的冰灯,有圆形的,有方形的,还有花瓣形的,里面点上一只蜡烛,火苗把透明的冰灯映照得红彤彤亮闪闪,一街道的红艳艳光灿灿。及至市区的几处公园,制作树立的各式各样冰灯,也会把节日的夜晚妆扮得光鲜靓丽,吸引着一群一群游人,踏雪而来,尽兴观赏。而道里区兆麟公园建成的冰灯之园,更是华光溢彩,各种式样的冰灯、冰花、冰人、冰凋、冰的城堡、冰的宫殿……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男女老少,蜂拥而至,穿行其中,欢声笑语,尽览美景,如入仙境,令人迷醉。

  冰灯已成为冰城一大特殊标致景观,一张独特的名片,在松花江北岸建起的冰雪大世界,更是绚丽辉煌的冰雪奇芭冰雪乐园。一方方冰块,于松花江冰冻的江面上凿冰而取,经过艺术家们和能工巧匠们独出心裁的精心设计,斧削刀刻,制作成了一个个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冰山、冰河、冰桥、冰塔、冰雪火车、冰雪马车、冰雪轮船、冰雪城堡、冰雪迷宫,冰雪乐园、冰雪王国,各种艺术造型的冰刻雪凋,林廊满目,异彩纷呈……到了夜晚,五色缤纷的彩灯,更与繁星闪烁的夜空,交相辉映,流光溢彩,扑朔迷离,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看见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追逐嬉戏。又仿佛踏入仙境,巧遇七仙女与董永雀桥相会。又仿佛被引入神话王国,与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畅谈西游记……令人目不暇接,心魂激荡。特别是南方和港奥台慕名而至情有独钟的游客,更是不远千里,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冰城市内各个区,都开设有多处溜冰场,一个个姑娘小伙子们,尽情地在冰面上滑溜奔跑,你追我赶,欢声笑语不断。花样滑冰和冰上舞蹈,更在欢快优扬的音乐声中,展现着缤纷多彩娜婀靓丽的风姿。市郊的亚布力滑雪场,是滑雪爱好者的乐园,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奔赴而来,高山飞跃,雪原奔驰,各显风采,尽展绝技。多次举办过各种国际冰雪比赛而闻名于世。

  松花江白皑皑的江面上,一只又一只狗拉雪爬犁,撒着欢儿在江面雪地上奔跑,坐在雪爬犁上的游客,特别是南方来的游客,更是尖叫不停,一阵阵欢笑声在嘴里喷吐出的一缕缕哈气中飘荡飞扬。也是冰城独有的一道风景。


  二

  说哈尔滨是一座极其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城市,是因为随着上世纪二十年代中东铁路的兴建,逐渐成为通往远东地区的重要门户,陆陆续续有四十多个国家,俄罗斯人、以色列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美国人、意大利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潮水般地涌了进来,三十几万侨民,三十几个领事馆,分布在南岗区和道里区。咖啡厅,歌舞厅,音乐厅,夜总会,西餐厅,马迭尔宾馆,芭蕾舞学校,音乐学校,乐声优扬,彻夜不眠。一座座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教堂,悠远浑厚的钟声,唱诗班悦耳的歌声,和街头手风琴手优美的乐声,交相辉映,合奏着冰城独特的乐章。

  音乐也更成为哈尔滨的一大特色,中西合璧的歌声乐声,传承了几十年上百年,哈尔滨每年夏天举办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各路音乐团队和音乐家歌手,登台表演,放歌献艺,吸引来了国内外众多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观赏参与,探讨切磋,尽显音乐盛会之风采风流。哈尔滨成为了名符其实名闻海内外的音乐之都。


  三  

  岁月四季轮回,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初春的哈尔滨,几场飘飘春雪落过之后,追随着落雪姗姗来迟的春风,才喜洋洋地吹拂到松花江冰封雪冻的江面上。当血红红的太阳,从地平线的天际蓬蓬勃勃升起,把温暖暖的日光撒落到江面上,江面上的积雪,由雪白如银的洁白,渐渐地变成了灰蒙蒙一片,江面上的坚冰,再也抗拒不住春的力量的无形袭击,几乎一夜之间,便噼噼啪啪开始炸裂,一道道裂纹缝隙,一点点扩大,最后终于四分五裂成一块块七长八短七零八落的冰排,互相撞击着挤压着,缓缓地向下游流动。

  待到江畔上的冻土层开始融化,你会发现,突然有一天早晨,旭日的霞辉刚刚撒落到地面上,从刚刚融化的冻土层里钻出来的几棵小草,小小尖尖的脑袋瓜,顶着点点滴滴的绿色,挺拔起腰肢,争先恐后地承接着早霞的亲吻。这时候,一江的冰排已经流泄而去,灰蒙蒙的江面才变得清亮亮。在料峭春风的吹拂下,宽阔江面上涌起的一朵朵浪花,翻卷跳跃着,乘着滚滚激流,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奔流而下,一直奔流进黑龙江,又奔流进大海。

  当春的新绿,终于把覆盖着江城的冰雪驱赶殆尽,开始一笔笔描画着江城新一年的轮廓,渐渐开始苏醒过来的大地,才展现出了新的生机。

  小时候,吃完了晚饭,我常常会和小朋友到江边去玩耍,我最喜欢坐在江边的石阶上观看松花江天际边上的落霞。一开始火红火红,像是谁抖开了一面鲜红的彩旗,又像是谁挥舞起一条彩练,有时我还会想像成舞女的舞裙在飘飘舞动。然而,没一会,那火红火红便变成了紫红,又变成了桔红,又变成了浅红,这时便会看见几只晚归的渔船,高高扬起的白帆,也被落霞染成了暗红色,几只迟归的水鸟,啁啾地鸣叫着,掠过江面,急急地飞回家园。

  又忽然听见几声江轮汽笛的吼叫声,只见一艘巨大的江轮,正从天际的江面上行驶过来,那应该是从佳木斯返航的04号江轮,也是最大最豪华的一艘江轮。这时候我便会生出遐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乘坐上这艘巨大的江轮,去千里之遥的佳木斯一游。

  然而,当十几年以后,我在码头上送妻登上江轮,送她回她任教的林业局中学(位于几百里以外的江北岸),依依惜别,难舍难离,又怨恨起江轮带走了我的挚爱,使我们夫妻两地分居。及至三十几年以后,火车和长途汽车的四通八达便捷快速,江轮只能遭遇被淘汰的命运,松花江上再也见不到江轮那雄伟的风姿,再也听不见江轮那高昂的汽笛声。松花江上的那一道风景,也永远地消失了。


  四

  晚霞终于被迫不得已从天而降的夜幕所消退,月亮升起来了,星星亮起来了,沉沉夜幕却很快就被道外北七道街市场的喧闹所击破。我们几个小朋友也开始撒起欢来,在密密麻麻人群的胳腋窝下东蹿西蹿。

  鳞次栉比的商铺、店铺、酒馆、饭馆、麻将馆、杂货铺、煎饼铺、南来顺、北来顺、狗不理、驴马滥,一家挨着一家,一户挨着一户。灰墙黄瓦,红匾绿幡,沿窄窄的长街一溜儿排开。可街筒子,闪烁着五光十色迷蒙的灯火,高高悬挂着的一盏盏跳动着火苗的大红灯笼,把驴打滚般的喧嚣和繁华,铺满了窄窄的街道。

  唱京戏的,唱二人传的,唱大口捞子(评剧)的,说西河大鼓的,说评书的, 蹲在街路两边卖香烟卖毛磕的小贩,沾冰糖葫芦的老翁,卖烤地瓜的大汉,拉洋车的车夫,绞绵花糖的女人,一张张粗拉拉黝黑黑的脸上,也闪耀跳动着灰蒙蒙的紫光,他们那沙哑尖厉的吆喝声叫卖声,比着赛似地,一个高过一个,一个压过一个。

  站在剧院门前揽客的伙计,操着娘们腔尖声喊着:里边请!里边坐!名角名戏玉堂春,保你看也看不够!

  站在狗不理包子铺门前大声揽客的店小二,一口天津卫腔调:皮薄馅大油水厚!保准你吃了第一回还想第二回!吃了第二回还想第三回!吃也吃不够,不吃还得再回头!

  拉洋片的瘦高个子男人沙哑怪异的吼唱道:瞅一瞅!瞧一瞧!美景美!佳人俏!保准叫你看一回就过一回瘾,下晚黑也睡不着觉!要是你看不着,你心口窝里可就直抓挠!

  演驴皮影戏艺人尖历怪异的高声叫唱道:小佳人杨柳细腰粉红的腮,圆滚滚的屁股肥嘟嘟的奶,那公子哥儿只瞅一眼就掉了魂儿,再瞅一眼就迷了窍,瞅上第三眼,就一个劲地叫:“我的小娘子,我的小乖乖,想你想到七星歪”……

  变戏法人故弄玄虚阴阳怪气地两手比划着;两只手,三个球,叫它没就没,叫它有就有!

  还有山东吕剧鼓点声中拔起来的高腔演唱:杨宗保阵前招亲哪,娶得了巾帼女将穆桂英。那穆桂英挂帅印,抖威风,大破天门阵,令金兵闻风丧胆,直杀得那金兀珠丢盔卸甲,屁滚尿流,望风而逃!

  各种高高低低参差不齐南腔北调的声音,汇合成了夜幕下的哈尔滨,光怪陆离嘈杂刺耳抓心挠肺荡人心魄的多重奏和混声大合唱。

  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拥拥挤挤,川流不息。

  而最叫我们几个小朋友震惊惊诧的是,一个粗壮的秃头大汉,手里握一把明晃晃的大刀片,另一个光头男人直挺挺地站在对面,只见那个手握大刀片的秃头大汉,两臂一抬,挥起大刀片,呀地怪叫了一声,便向对面光头汉子的光脑门上砍去,呀呀呀一连砍了数刀,那光头汉子却一动不动站立着,毫发无损。直看得我们目瞪口呆,涎拉子都流了下来。(后来才听小朋友爸爸说,那大刀片,是用胶皮做的,外面涂上了一层银纷,跟真的一样)。那个年代也有人会弄虚作假了。

  而我最喜欢的是说书人的摊位,一个小木桌,一块惊堂木,四周围围着一圈人,说书人高声大嗓地说道:却说那关老爷关云长,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屯土山,约三誓,盖世英雄,流芳百世!……

  忽然惊堂木啪地一响,一把长长的扇子伸到人们面前,人们便把毛票或钢崩放到扇子上,说书人走了一圈,扇子上的毛票和钢崩也差不多满了。我们几个小孩这时会躲到大人们身后藏起来,而有的人一见要收钱,转身就要走,这时说书人就会说,客官,别忙着走呀!有钱的给捧个钱场,没钱的给捧个人场。今天是不是跟老婆闹别扭,老婆没往挎兜里给装钱?弄得那个人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脸上红一块白一块。 


  五          

  自幼母亲便教我背诵唐诗宋词,而我最钟爱的却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许爱好文学,想成为罗贯中施耐庵那样的作家,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记得初一时到毛织厂劳动,跟两个高二的大同学在一个车间里整理毛线,听一个大同学对另一个大同学说,他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他的爷爷奶奶抗联故事的,他打算放寒假重走一遍爷爷奶奶当年在大山里走过的路,获得亲身感受,能叫小说写得更真实更生动。他已经完成了三十几万字,进一步修改后,就要投寄给出版社了。

  两个大同学的对话,长时间在我脑海里盘旋,更加强了我对文学梦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在高二下学期那一年,我写出了我的第一篇小说,被市报录用,发在了副刊版上,更坚定了我写作的信心。

  我老叔只是一个碾米厂的工人,也喜欢文学写作,自己还报了一个业余高中班,要提高文化水平。有一回他写的一篇作文,受到老师夸奖,就一边念给我听一边给我讲解,说他小说一开头,写一进那个人的家门,就看见墙上挂着一把京胡,地上的铁炉子上正熬着中药,是要表现这个男人虽然被一场意外的车祸撞成了残疾,不能再在工厂工作,老婆也离他而去,老妈又多年卧床不起,经过刻苦学习学会了拉京胡,而且达到了一定水平,被一家小戏园子录用,解决了生计问题和给老妈治病。其实他说的是文学作品细节描写的作用。

  而我老叔最拿手的是制作驴皮影,用驴皮和刻刀,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关云长、赵子龙、张飞、吕布、穆桂英、杨宗保、霸王、虞姬、唐僧、孙吾空、猪八戒、杨贵妃、红娘……一个白布屏幕,一只电灯泡,一把二胡,一只锁钠,锣鼓点一响,一出戏就开始了: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玉堂春,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杨宗保阵前招亲,孙吾空大闹天宫……

  一二十个大人小孩,挤在一间窄窄的小黑屋子里,瞪大着眼珠,伸长着脖子,盯盯地瞅住屏幕,一二个小时一动不动,一个个都看得着了迷。

  遗憾的是这种民间艺术还是失传了,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人会做会演了。


  六

  而我家所居住的道外区,则是真正的平民区,又展现出了另一种风貌。居住在这里的都是中国人,大多都是闯关东来到这里留下来的,商人,小贩,手工业者,小作坊的工人,蹲在街头等待顾主的卖苦力者,和南岗区道里区居住的富人和侨民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有着鲜明的文化差异。

  道外区面积不大,却有着三家电影院和三家戏院,一家地方戏剧场,电影院常常不清场,你买一张票,可以在里面循环看一天。两家京剧院,一家评剧院,也是我最钟情的地方,也是当年几位红角,云燕鸣,碧艳艳,张蓉华,韓惠梅,高亚樵等角儿的追星族,喜欢崇拜得不行。因为我有个姐夫是记者,常常有观摩票,能够不花钱一饱眼福,买票我是买不起的。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京剧,成为京剧戏迷的,也深深喜欢上了戏剧艺术。及至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创作的第一个剧本,被搬上省市县多家舞台,受到如潮好评,又获得全省文艺会演一等奖,还由省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也算初步实现了我的一个小小的文学梦。

  道外区也是著名女作家萧红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正是在这里,穷困潦倒的萧红,相遇了青年作家萧军,产生了恋情,从而演驿出了一场爱与恨的婚恋悲喜剧。也使哈尔滨因萧红与其名著《呼兰河传》的影响和文学传承,涌现出了许多知名作家和文学作品,形成了黑土文学一片璀璨的星辰。


  七

  说哈尔滨是一座独一无二特殊的城市,还因为它的饮食服饰和建筑风格的独特性,是其它别的城市所没有的。座落于南岗大直街和果戈里大街交叉处的秋林公司,据说是一个德国商人创办的,而它所属的食品厂所制作出的大列巴和红肠,却是纯粹俄罗斯风味的,锅盖形状的大列巴,硬硬的一层外壳里面,是松软的面包,硬硬的皮,咬一口,梗赳赳,越嚼越香,里层的面包,软软的,吃在嘴里,绵软馨香。切一块列巴,抹一层黄油,切一骨碌红肠,列巴就着红肠吃,更别有风味。喝啤酒都是大杯,生啤,熟啤,几大杯咕噜噜一仰脖一饮而尽。哈尔滨人的豪饮,常常令来旅游的南方人瞠目。

  哈尔滨女人的衣着服饰,即使在文革前的年代,也是五彩缤纷,花枝招展,长裙丝袜高跟鞋,卷发花样翻新,长发飘飘如云,弯眉红唇,杨柳细腰,即使是隆冬数九大雪飘飘,零下二三十度,俄罗斯马达姆(妇女)和中国女孩,长裙丝袜高统靴,踩在厚厚冰雪上,发出有节奏的咯吱咯吱的声响,很像是演奏着一种冰雪音乐。这时你会看见女孩手里握着一支冰棍,扭动着杨柳细腰,哼着小曲小调或流行歌曲,边走边吃,游哉悠哉,也是另一道北国独有的风景。

  说到哈尔滨的建筑,更是风格多样,中西交辉,古今相衬,有中国红砖绿瓦古典风格,有欧洲夏洛特风格,有欧洲折中主义风格,有西方古典主义风格,有俄罗斯建筑风格。俄罗斯人建筑的房屋,楼顶上一定会有一个椭圆形的屋顶,上面一定会树立一个高高的铁杆,更是别具一格。

  然而,你只需在道里区中央大街步行街上走一回,街道两旁风格各异的建筑,就可窥见冰城建筑风格之一斑了。用一块块长方形石头舖设成的二千多米的马路中央大街,更是冰城独有,独具特色,记忆和印证着冰城百年历史风云和时代的变迁。踏着这条石子路走着,似乎是走在历史的记忆中,想像着它历史风云的沧桑,如何从百年前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了如今繁华的大都市。令人不能不浮想连翩唏嘘嗟叹。      

  沿着十里长堤建成的江畔公园,绿树红花,凉亭水榭,弯弯甬路,排排石阶,游人如织,欢声飘荡,孩童们追逐嘻戏的笑声,树枝上鸟儿清脆的鸣叫声,和紧紧依偎着的情侣们的窃窃私语,交辉呼应,相映成趣。江面上行驶着的一只只汽艇,破浪飞驰,一只只舢板船,双桨击打着浪花,在浪尖上起伏颠簸,汽艇汽笛清脆的笛声,划船游人甜美的歌声,跳动在起伏涌流的浪花上,也呈现着一番独特的情趣。

  而松花江的更加独特天成之处,江南岸高楼林立街道纵横,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江北岸则是一片连一片平展展的湿地水草地,无边的浓荫浅绿,在微风中起伏滚动着,虫叫蛙鸣,一岁一枯荣,沿袭了几千年几万年。现代风情和原始风貌,隔江对望,相映生辉。似是两个浑然不同的天地,却又是同一天空同一大地上,大自然的奇特呈现,是中国其它城市的江河所不具有的独特的壮丽景观。

  依依惜别十二载

  故乡故人难别离

  傲雪丁香依旧红

  如云白帆已远去

  烂漫青春难追回

  岁月烟云堪思忆

  登高北望归乡路

  痴情男儿泪沾衣

  几回梦里回故乡

  苦恋心追伊人去

  松江漫漫东流水

  化作泪珠倾盆雨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