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12月9日到2022年元月20日,西安疫情突然爆发,为了不给政府找麻烦,根据防疫需要,宅居不乱转。闲的时间太长,多次想起五彩缤纷的童年。童年有酸、甜、苦、辣、咸;童年有笑、哭、闹、淘、耍;贫穷与快乐的共鸣,组成了幼稚幸福的童年。特别是童年的过年的人情味,那么让人怀念。

       我的童年在咸阳市老街仪凤东街长大,那时的街道是土路,家里点的煤油灯,睡的是土炕,冬季可以烧炕取暖。我家本来也有地,被建设占用完了,没有资格参加农业合作社,父亲参加了公私合营单位,成了一个山货店的营业员,每月37.5元。成为城市居民。在我的幼小心灵里,天天盼着过年,可以吃肉吃菜,放纸炮玩灯笼,看社火多热闹。

        岁怂(小孩)不要馋,多帮大人忙。腊八要咥饱,过年有钱赏。腊八的早上,母亲叫我起床,走到灶台旁,我坐着拉风箱。谜语说到:四四方方一座城,张飞提枪赶进城。草原说的诸葛亮,气的周瑜满堂红。这就是当年做饭的写照。锅里倒入水后,母亲放入红豆,黄豆,小豆,花生,在锅里用文火慢慢焖煮;投入大米,小米,包谷珍后继续焖煮,放入萝卜小丁,豆腐小块,最后放入面片,将酱油、醋、盐调伴好后,拿出油瓶,滴上一点油。自然原味,可口美食。做好后,敬神祭祖放在先。然后母亲让我给院子的一位孤寡老人,一位历史反革命(中条山战役的一位国军营长,1945年转业到咸阳,任盐务局局长)送去。给院子每家都送一碗尝尝。我吃饱后,母亲让我在院子大门口玩耍,看见有要饭的过来,一定要送去一碗。爱国爱家,关爱他人,善行善举,良好家风,代代就这样相传。

       腊月二十三,家家过小年,喜迎灶神到,祭灶祈平安。早上,母亲就让我和她一起打扫卫生,我家房间总共两间,每间大约有10平方米,所以打扫的很快,中午父亲回家后,和了些稀泥,搅拌了些麦秆短节,将灶台涂了一遍后,又上班去了,下午5点多回家后,在灶台上方贴了一张灶神,旁边有一副对联:““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前面放了小凳子。放了酒菜和糖果,祭祀完后,父亲告诉我: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视每户人家行动的,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上天向玉帝报告所在人家的善恶,玉帝据此决定此户人家来年 的吉凶祸福。 因为灶神的嘴决定了人们的命运。所以,在送灶神上天前,祭祀他老人家,希望他上天多说好话。

       腊月二十四,各家大扫除,清新干净美,年俗色彩浓。那时没有自来水,我和母亲只有到大约150米外的手动泵水井去抬水,将我家的大缸装的满满的。又将各种盆碗瓢盛器清洗干净,以备盛春节

所需物品用。

         腊月二十五到腊月二十七,主要是采购,那时物质比较紧张,蔬菜只有大白菜,红白萝卜等。大白菜是百姓的当家菜,腌白菜,醋熘白菜、菜心拌凉菜、五香辣白菜、芥末白菜墩等。凉拌萝卜,炒萝卜, 萝卜炒粉条,萝卜馅子包饺子等。最好吃的是白菜,萝卜,豆腐,土豆,粉条一锅煮。过年了,每到春节,城镇居民每人多给半斤油、半斤肉,每户的购货本上还能多二斤富强粉。烟酒凭票买,为了买到肥肉,早上4点就起来排队,天亮后母亲来买。亲戚朋友家杀猪,我跟随伯父,堂哥们去杀猪现场,非常热闹,围观的人特多。旁边有一口大锅烧水。杀猪前,主人念到:““猪神八戒你莫怪,肉是主家一道菜”。杀猪匠操刀,放血、吹气、褪毛、开边、分块、清理下水。一直等到将肉分到手才回家。看杀猪宰羊的场面,是让小孩子受到生存自然法则的教育。腊月二十七晚上,将家里存放的酵头打碎,做成发酵面糊,在热炕上发酵好后,与面粉混合后揉成团,继续发酵到下一天。

112.jpg

       腊月二十八,主要蒸礼馍(花馍),这是走亲戚时必带礼品。我的任务是烧火,拉风箱。母亲和姐姐先把发好的面加些面粉后,揉成团在发酵1小时后,开始做礼馍,我到现在还记得,花馍的工具都是家里常见的剪刀、梳子、针等等,通过剪、修、粘,就成为花馍了,等锅里的蒸汽出来,蒸30分钟后,就蒸熟了。母亲不让我吃,说怕走亲戚时不够了。我们家的亲戚多,要蒸5笼。又蒸了4笼后,

开始切肉,准备晚上煮肉。先将肉放入烧开的热水中煮沸5分钟,拿出洗净,将所有的肥肉挑出,以备榨油。开水煮沸的肉非常好切,根据肉的部位,切成片,块,其余的切成丁。在锅里倒上一点菜油,将肉全部带入锅中,倒上醋搅拌,直到水干,然后在放入清水超过肉的高度,一边煮,一边慢慢放入各种调料,辣椒,一个小时后放入红枣,土豆,继续煮,两个小时后,倒入酱油添色。一直煮到水快干时,放入盐后,吸进肉中的水分流出,直到几乎没有多余的水后,就可以取出装盆。这样原始方法做出的肉,存放时间长,味道不变。晚上,在热炕上又发了许多面。

        腊月二十九,早上在锅里倒点菜油,将肥肉切成条或片放入炼油,将练好的猪油盛在容器里,将油渣准备放入包子馅中,家里所有人都包包子,蒸笼了四笼,有白菜的,豆腐的,萝卜的等,伴随油渣的加入,味道美集了还有有包子,糖包子等,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

      腊月三十,早上炸各种丸子,主要是萝卜丸子,肉丸子等。最后根据家里的材料蒸子碗。做冻冻肉时,将猪皮和猪蹄在开水中煮10分钟以上,取出把猪蹄和猪皮上的毛处理掉 ,把处理好的猪蹄猪皮放到锅里添水,煮开,然后小火熬,不停的搅动,将上边漂油捞出,两个多小时后,将猪蹄捞出,猪蹄肉和猪皮切成条状(短的):把处理好的猪皮放到锅里添水,煮开,放入调料包,然后小火熬,不停的搅动,30分钟后即可关火;把煮好的猪皮倒入碗中放凉,就会凝固在一起,成冻状(因为猪蹄和猪皮中含有大量的胶质);食用是把冻好的冻肉切块,放入蒜苗沫,酱油,醋,盐,辣椒,味精,等调料即可。

        下午4点后,把红色春联贴在院门、屋门、新糊的窗户纸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窗花,鲜红的大“福”字倒在两扇门上,期盼来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点家将秦叔宝、尉迟恭贴在两扇门上,请门神镇邪驱鬼、保佑全家人平安。父亲拿着一些麦草,蜡烛和一把香,带我去爷爷等的墓地,先点上蜡烛,将香点燃,叩头祭祀后,将周围的麦草点燃,这是接祖先回家看看。回家后,全家对着祖宗的排位轮流叩头,祭祀用品也摆在案子上,房子点上大蜡烛,吃个团圆饭。

    午夜交正子时,,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家家户户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我们小孩子跑到街道上,互相打闹,好不热闹,累了就回家睡觉。

113.jpg

       正月初一,天还未亮,爆竹声把人从睡梦中吵醒,在煤油灯光下,发现母亲已经准备好了干净的衣服,那时认为小孩子长的又特别快,可能过一段时间就要重新买衣服穿了,将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扔掉就特别浪费,所以留给弟弟妹妹穿,既省了买衣服的钱,又可以将这些衣服合理利用起来。我穿的哥哥的旧衣服,姐姐的鞋。那时都是这样,就习惯了。咸阳风俗,大年初一早上吃噪子面,吃完面后,先是祭祖,然后给长辈磕头拜年,我父亲有弟兄四个,父亲最小,我得走到大伯父,二伯父,三伯父家拜年,我记得只有三伯父给我0.2元的压岁钱。买不起价值0.25元百头鞭炮。但感觉很高兴。

      正月初二,提着礼品去给舅舅拜年,在咸阳的舅舅有四个,我和母亲先去给城内的大舅和四舅拜年,大舅给了0.2元压岁钱,四舅给了0.5元压岁钱。然后同父亲一起去农村给其他舅父拜年,那时咸阳市只有一路公交车,从火车站到防洪渠,去其他地方全靠步行。慢慢才理解了,走亲戚实际是信息的相互交流,因为那时电话没有通到住家。听大人说: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时生活就好多了。这一天,哥哥和嫂子去嫂子的娘家。

      正月初三,给姑姑,姨妈拜年。我没有姨妈,所以要去三个姑姑家拜年,来回要走50里地,那时没有其他想法,每次回家是,三姑就让他的儿子架子车将我们送到咸阳城内。那时候,坐架子车的感觉也是幸福满满的。

       正月初四,接待客人,这天,父亲的外甥,外甥女都来拜年,一般要接待最少5桌。我除了烧火外,还偷偷花了0.5元,买了两鞭100头的炮,拆单后,拿出去放放,特别自豪。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黎明即起,燃鞭炮、打扫卫生,赶走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父母亲打扫完卫生后,带我去咸阳火车站乘坐市郊车(每张票0.2元)去西安鼓楼南边竹马市街,为六舅拜年。在六舅家吃晚饭后,六舅送我5元压岁钱,我乘坐了无轨电车,父母带我到革命公园,我只对各种滑滑梯感兴趣,玩到去咸阳的市郊车再有1小时就发车了,才离开了革命公园。

  正月初六开始,要去给后辈追节,追节蒸馍花样全,给外甥送灯笼,不分贫富都一般。相互走动,全靠两条腿。长辈也到我家追节,整天忙的开心。

       正月十五,到处彩灯挂门前,社火秧歌,芯子舞狮跑旱船;小孩乱跑,跟着社火到处串。晚上,孩子们打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到街道上转。有的打闹,不小心,灯笼燃烧了,大家哈哈大笑。大一点的孩子打着自己做的奇形怪状的灯笼,故意和其他灯笼相撞,有的小孩因为灯笼烧坏了,放声大哭,有人将自己的灯笼让哭的小孩打,知道不哭为止。最后大家互相碰撞,高喊:“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都回家了。我的童年过年,在贫穷和快乐共鸣的交响曲中感觉到了幸福。有的长辈在世时经常叫我5.65元,因为我童年的过年每年都收到5.65元的压岁钱。

      现在过年已经没有当年的年味了。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些千百年的传统没有人愿意传承。过去生活条件差,特别是对于孩子。因为过年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可以放平时买不起的鞭炮,收到可以自己支配的压岁钱,所以人们都盼着过年。现在很多风俗已经变了,比如为了保护环境禁止了放鞭炮,平时吃的和过年差别不大,中央台春节晚会将人们的视觉吸引。传统拜年方式也变成了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各种新方式,不过却少了传统的年味,少了人情的关爱,完全没有了以前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感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