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是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只有三米多高,也叫黄梅、黄梅花。但腊梅真不是梅,梅属于蔷薇科杏或李属乔木。腊梅和梅长的一点也不像,颜色自然不同,就是形状也不一样,梅花就是蔷薇科植物开花的共同特点,比如西府海棠等有些相近,但腊梅却是倒挂金钟的样子。

  若必须说腊梅和梅花有什么共同处,有两点,第一都香,第二都是在寒冬时节开,所谓“傲雪凌霜”是也。

  腊梅和梅都是原产我国,但早年,我是说几千年前的早年,腊梅远没有梅花有名。《诗经》时代梅花就广受重视,不仅是观赏,还可以食用,比如和李子、杏子一样食用。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就提到梅杏的种法,吃法。但没见有腊梅一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腊梅为什么叫腊梅的原因:“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他还介绍了腊梅的品种:“蜡梅小树,丛枝尖叶。种凡三种∶以子种出不经接者,腊月开小花 而香淡,名狗蝇梅;经接而花疏,开时含口者,名磬口梅;花密而香浓,色深黄如紫檀者, 名檀香梅,最佳。结实如垂铃,尖长寸余,子在其中。其树皮浸水磨墨,有光采。”

  对于我来说,腊梅就是儿时伙伴的名字,是遥不可及南方花卉,是品格高尚的象征,像红梅一样,不过是开成黄色的梅花。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不仅红梅来到了北方,腊梅也来到了北方。于是我欣喜地看梅花开放,嗅梅花吐芳。但对于腊梅却是吃惊的,腊梅居然是有齿的吊钟模样!腊梅居然不是梅!于是我瞪大眼睛记住了腊梅,永远也不会忘记。

  腊梅在文人眼中的历史虽然没有梅花长,但也足够长,主要是从宋朝开始。至少在我能力所及找到的诗词里就是从宋朝开始的,而且不少。他们更感兴趣腊梅的“腊”,而不是它的品格。比如:

  王十朋:蝶采花成蜡,还将蜡染花。

  苏轼:蜜蜂采花左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

  杨万里:岁晚略无花可采,却将香蜡吐成花。

  张孝祥:满面宫妆淡淡黄,绛纱封蜡贮幽香。

  当然也有歌颂腊梅姿态、芳香的,也举一个例子。

  腊梅

  郑刚中

  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

  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

  还是回到宋词中,当然有腊梅的姿容。先看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春

  余寒争令。雪共蜡梅相照影。昨夜东风。已出耕牛劝岁功。

  阴云幂幂。近觉去天无几尺。休恨春迟。桃李梢头次第知。

  黄庭坚的这个春写的有趣,按节气春天已经到了,但寒冷还不愿意退去,你看那腊梅花和雪花一起竟放。昨夜就刮开东风,到了耕牛该出力的时候了。

  春天不仅仅余寒没有过去,不仅仅是腊梅伴着雪花,天气还阴云密布,云压的很低,好像离地没有几尺。诸君也别嫌春来的迟,桃花、李花都会渐次逐一开放的。

  黄庭坚的春好,是腊梅开的头。

  再看赵士暕jián的《好事近·腊梅》。这是我找见专写腊梅的唯一一首宋词。

  其一

  雪里晓寒浓,已见蜡梅初折。应是月娥仙挂,与娇魂香魄。

  玉人挨鬓一枝斜,不忍更多摘。酒面暗沉疏影,照鹅儿颜色。

  其二

  潇洒点疏丛,浑似蜜房雕刻。不爱艳妆浓粉,借娇黄一拂。

  有情常恁早相逢,须信做尤物。已是恼人风韵,更芝兰香骨。

  其三

  造化有深功,缀就梢头黄蜡。剪刻翻成新样,与江梅殊别。

  半开微露紫檀心,潇洒对风月。素手偏宜折取,向乌云斜插。

  其四

  剪蜡缀寒条,标韵自然奇绝。不待陇头春信,喜一枝先折。

  寿阳妆鉴晓初开,残柍若飞雪。何似嫩黄新蕊,映眉心娇月。

  赵士暕(jiǎn)太没名气了,唯一能说的就是他是北宋皇族宗室,确切说他是汉王赵元佐玄孙,但赵元佐我也不知道。知道他写了夸腊梅的词就好,因为唯一所以就不厌其烦把四首都摘录上。

  其一是说腊梅开在雪中,就像月亮上的桂花。

  其二是说腊梅不喜欢浓妆艳抹,但有幽兰的芳香。

  其三是说腊梅和梅花不一样,最适宜摘一朵戴在发间。

  其四是说腊梅在春信未到时就先开了,那嫩黄的颜色真像寿阳公主的梅花妆。

  宋词里的腊梅没一句提腊梅“傲雪凌霜”,就是在雪中开,也是报春信的。想必不是看不出腊梅的品格,而是关注点不一样,就像俗语说: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虎豹。

  如今我见着腊梅了,在我眼里它芳香晶莹,傲雪凌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