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华北联大”是抗战时期我党在敌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1939年—1945年,在晋察冀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整整六年,其中在阜平县平房村坚持办学达三年之久。

  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敌后极端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华北联大秉承“为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而培养革命干部”的教育方针,坚持革命化、正规化、知识化方向发展,探索出一条既适合战争需要又符合教育发展的独特模式,培养和输送近万名革命骨干,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1939年7月7日,全面抗战进入第三个年头。陕北延安桥儿沟天主教堂西侧的广场上,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兼党团书记成仿吾宣布华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并请毛泽东为联大师生作报告。7月12日,联大全体师生从延安出发,经清涧、绥德、米脂、叚城,在盘塘渡口渡过黄河,冲过日寇防备森严的同蒲铁路,穿越滹沱河上游大峡谷,历经3个月的星夜兼程,长途跋涉,最终到达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和晋察冀军区所在地河北阜平的城南庄。

  就在华北联合大学宣布成立的两个月前,侵华日军突然增兵华北,妄图渡过黄河,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陕甘宁边区有17所干部学校,数万名师生,办学遇到了重重困难。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决定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联合组建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国防教育。

  

1642660406406478.png  (华北联大

  二  华北联大在晋察冀的芳华岁月

  80年前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曾经活跃着这样一批热血青年。他们捧起书本是学生,背包当板凳,膝盖作课桌;他们拿起钢枪是战士,反“扫荡”,打游击;他们秉承“团结、前进、刻苦、坚定”的校训,在学习中进步,战斗中成长。80年后的今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已经故去,但在书籍史料里,在百姓的讲述中,我们依然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故事……

  平房村,阜平县神仙山南麓一个静谧安详的小山村。村前小河涓涓,日夜流淌。村舍依山而建,直抵山腰。一个典型砖石结构院落,三间正房与厢房、南房错落有致。这家老爷爷为人行侠仗义、疾恶如仇,在当地颇有声望,儿子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1942年,华北联合大学校长成仿吾就住在这家院子里。南屋是会客和办公场所,正房的东屋是休息室,西厢房是伙房,原来有个小门跟邻院相通,是紧急撤离的通道。

  1942年秋天,鬼子‘大扫荡’,成仿吾校长接到撤离的命令,立即带领学生转移到了山里。就在他们撤走的第二天,鬼子的飞机就来轰炸了,一颗炸弹正好落在正房东屋的屋顶上,房子当时就炸塌了。幸亏联大师生撤离及时。

  华北联合大学的旗帜,在晋察冀根据地高高飘扬。走进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在边区“教育事业”展区,讲解员的讲解和华北联合大学的图文介绍,让我们对党在敌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有了初步了解。埋头寻找纪念馆资料室的书籍文献,再将所有片断连缀在一起,华北联合大学的轮廓渐渐清晰。

  1939年11月7日,阜平县城南庄的一片打麦场上,华北联合大学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除华北联大全体师生和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外,参加典礼的还有云南大学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公仆率领的边区考察团。典礼尚未结束,雪花便从空中纷纷飘落,远处隐隐传来鬼子冬季“扫荡”的隆隆炮声……

  在这家南屋里,仍保留着一些成仿吾校长当年使用过的物品。

  入夏的阜平山区,天气阴晴不定。平房村村北的山坡上,一片土石垒成的院落已是破败不堪,有的房子仅剩下残垣断壁。村道上,几名青年或与村民交谈,或在丈量登记。村干部说,这些年村里脱了贫,村民有的在坡下盖起了新房,有的迁到了外地,山上这些老宅子大都空了很长时间。人民大学的领导也来村里考察过很多次,最近还跟县里签了约,共同启动华北联合大学旧址改造工程,摸底工作马上就结束了。当年,成仿吾校长和联大法政学院的师生在村里住过一阵子,那片老房就是华北联大的宿舍和教室。

  1939年10月,华北联大抵达城南庄后,晋察冀军区为每名师生配发了一套全新的黄色军装,一套白布衬衫,一条军用棉被,这是联大学员的全部装备。由于身处敌后,为了防备日伪偷袭侵扰,学校校部、社会科学部、文艺部、青年部、工人部和卫生处被分散到了易家庄、栗园庄、花山、花沟口和瓦渣地等多个村庄。

  关于华北联合大学在晋察冀艰苦卓绝的学习、生活和斗争情况,从1948年哈尔滨东北书店印行的《人民的大学》一书中,看到以下记述——

  由于战争,学校不能有固定的地区;处在乡村,各部住的很分散;财政困难,设备是非常简陋的,仅有少数书籍。没有教室,没有礼堂,没有好的桌椅板凳……大树下面就是课堂,农民家里腾出的土房就是宿舍,广场就当作了礼堂,用被子打成的背包就代替了椅子,老百姓的大门板,也可以当作了黑板……

  此时,战斗是很频繁的,听见枪炮声是很平常的事。生活更是艰苦,没有了粮食,就吃牲口食用的高粱豆类,而且定量较少,不能吃饱,随时还有进入游击战争的可能……

  日本人又动员了七万以上的兵力,对晋察冀施行疯狂残酷的秋季大“扫荡”,历时两个月之久,并采取了恶毒的“三光政策”。全校四千多人分散到五个县的村庄里,和农民在一起打游击,展开对敌斗争,帮助秋收秋耕。十一月间扫荡结束,学校立即集中起来,继续进行教学……

  平房村一位村民的叔叔是抗战期间村里牺牲在鬼子屠刀下的7名共产党员之一。他指着坡上的几个土堆说:“这是当年联大修的炼铜的窑洞。听老人讲,鬼子对解放区实行封锁,物资缺乏,联大的教员和学生就把各村收上来的铜盆、铜像,熔了以后炼成铜坯,再运到八路军兵工厂造子弹。”

  有抗争就有牺牲。对于边区的干部群众来说如此,对于联大的师生们亦然。那年97岁高龄的华北联大学员、北京晚报离休干部方亭在自己的《追思录》中写道:“敌人专在拂晓时偷袭,我们在三星正南时就必须起身,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白天不敢点火做饭,半夜再凑合吃点东西,经常饿肚子……12月的一天,联大一个小组躲在胭脂洞一带。她们上午爬山隐蔽在小树林后,联大学生辛林走动时脚下踩的石头滑动了,同伴眼睁睁地看见她滚下山去,摔到悬崖下。大家下去寻找,只见辛林面无血色,已经停止了呼吸。辛林是胡宗南的侄女,原在北平上学,这个背叛了自己反动家庭投身到抗日战火中的爱国青年,壮志未酬不幸牺牲在太行山上。”

  

  1642660793790493.png朱德委员长看望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成仿吾)

  三  华北联大在束鹿县办学

  1946年11月,华北联大全体师生1000余人从山西广灵出发,经过灵丘、阜平、唐县、安国、深泽等县,长途跋涉八百余里,于11月底胜利转移到束鹿县(现辛集市)东部的新城、大李庄一带村庄。文艺学院驻贾李庄。华北联大在农村办学,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人才,对外宣称“平原宣教团”。华北联合大学师生在艰苦办学的同时,还积极帮助村里办民校、写黑板报、搞高房广播;文艺工作团在街头演出革命文艺节目,教学生和农村青年唱革命歌曲,扭陕北秧歌。华北联合大学像一架巨大的革命播种机,把革命的思想,革命的文化,播种在成千上万的当地人心中。

  我们耳熟能详的艾青、王昆、郭兰英、周巍峙、贺敬之等文艺翘楚人士均在此战斗和生活过。时至今日,这里依旧保存着华北联大的教室、宿舍、营房和食堂,在岁月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大李庄村的这处旧址是华北联大校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成仿吾曾居住过的院落,目前仅剩西屋。1965下半年中央军委指示军队院校停课参加地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笔者时在石家庄铁道兵学院2000多教职员工奉命赶赴束鹿县参加地方四清。我们住在老乡家,像老八路当年那样同吃同住同劳动,晚上搞四情,帮助村民批斗“四不清分子”,主要批斗是那些多吃多占的村干部。

  彼时村民常说起,我们像当年的“华北联大”学生,虽然时隔近20年,但是村里的老人们对“平原宣教团”仍有着特殊的感情,对话剧团的记忆尤为深刻。“当时搭的戏台都很简陋,隔三差五就会给村民唱一次,有《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各村都成立了话剧团,县里创立了“金束鹿评剧团”。演剧的时候外村的也来,人山人海的。”

  原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贺敬之曾在贾李庄村一处四合院居住过,现在还保存完好,在大门洞展有华北联大在辛集新城驻地示意图,西厢房的墙上挂有一些当年华北联大师生的照片、人物简介、来往信函等。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空鱼缸里还精心保存着当年的一块棉仁饼,说是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当年临走时送给房东当饭费的,房东一直保存至今。

  据贾李庄村村民回忆,宣教团来了之后搞土地改革,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从思想上武装群众,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彻底改变了几千年的农村面貌。还开过战斗英雄表彰会,音乐系的郭兰英、王昆留下了很多文艺节目,人们印象非常深刻。

  贾李庄村民回忆说,华北联大的老领导、老同志解放后都来贾李庄回访省亲,包括《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白石等。郭兰英曾经写过一段回忆录,说小李家庄养育了她,非常怀念这段历史。周巍峙和王昆的第一个儿子周琪月就是出生在这里。

  至今虽然时隔70余年,但当问起当年华北联大在这里办学的情景,新城镇路过村的老人历历在目,回忆起这段难忘的时光,就打开了话匣子。

  “1947年,我们村来了个宣教团,帮助村里搞土地改革,据说是外语学院的,一部分在前街住,还有三个散户,大多数在我们村西南角。他们把握政策相当好,听说别的村或者别的县里边,搞极左,死人伤人特别多,我们村里没有死伤一个人。在平分房产上面特别圆满、特别公正,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生活方面,早上起来,他们有的在房顶上安静读书,有的到野外念外语、背单词。”

  华北联大在束鹿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像一架巨大的革命播种机,把革命的思想、革命的文化,播种在辛集大地上。虽然这些旧址有些落寞和孤单,但它们曾经的光荣,将被后人永远铭记和怀念。


  1642660937899622.jpg四  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

  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城十字街有座漂亮的天主教堂,现在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6医院内,同治六年(1867年)建。教堂现存建筑有天主教堂、神父楼、修女楼,另有碑刻两通,用来纪念日军侵占正定时为保护当地百姓而牺牲的外国神职人员。

  1948年8月24日,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校址便设在此处。 天主教堂坐北向南,主体为典型的单层哥特式建筑,局部二层。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两侧原有的高起塔楼被毁坏,门窗已改为新式玻璃门窗,教堂内部装修有改动。神父楼(现称栖贤楼)位于天主教堂东侧,该楼为西式建筑,二层,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前后带廊。

  1948年,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在此办学时,校长吴玉章及著名作家丁玲曾在此办公,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也是丁玲在此创作完成。该建筑除房顶、门窗及装修有部分改动外,基本保持原貌。修女楼位于神父楼南侧,该楼最初为教堂修女起居用房,华北大学在此办学时曾作为学生宿舍使用,现该房闲置。

  以上三座历史建筑为天主教堂遗存,其中教堂集中体现了西方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技术高超、又带有艺术性,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研究西方建筑提供了实例。华北大学曾于1948年迁驻于此,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干部人才,在近现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642661365935209.jpg

  五  九年筚路蓝缕办学,演绎一段现代高等教育传奇

  阜平、曲阳、唐县、平山、灵寿、行唐,辗转中办学的6年间,在晋察冀这片革命热土上,华北联合大学汇聚了何干之、吕骥、沙可夫、江隆基等一批当时中国一流的知名学者、教授,吸收了北平、天津、石家庄等城市及敌占区的大批热血青年。李公朴赞誉华北联大“是在敌后办起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是历史上没有过的,是英雄的事业,是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华北联大随军转移,各院系分别开赴张家口、石家庄、正定等地,学员边学习边参加土改。1948年5月,晋察冀解放区的华北联大与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培养具有马列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建设人才,党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大学,这也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至此,华北联合大学最终完成了从延安到城南庄,张家口、束鹿、正定最后在首都北京办学的历史道路和革命任务。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提供了这样一组统计数字:华北联大在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整整6年,先后毕业的学生共80余个队(班),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培养了8000多名干部。其中,政治、经济、行政干部3000多人,教育干部3000多人,文艺干部1000多人。期间,经过华北联大培训一个时期即分配工作的干部人数达万人以上,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对坚持敌后抗战、发展壮大根据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