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挖掘,复活战旗来源

  初看《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开头,“红1团”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荣誉称号来自红军一次运动会,读者可能觉得有点费解,甚至可能感觉“运动会”?“开玩笑”吧?第二,就是“在漫长的革命战争中,红1团战功无数,荣耀齐身,声名远扬”,为什么单单要重点写一个不著名的“三岬嶂战斗”?既然著名的战绩如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参战数不胜数,所获荣誉超多,随便拉出哪一个,不可以显示其赫赫有名的战绩?更何况毛主席以及十大元帅中的朱德、林彪、陈毅、聂荣臻、罗荣桓5人;十大将中的粟裕、陈赓、谭政、罗瑞卿4人都出自红1军团,哪一个将帅领导的战役不震撼人心?讲三岬嶂干什么?1642570516468271.jpg

   这个荣誉的确出人意料,不是一次战斗或一场战役。所以写这面战旗来源,可能会为一般作者所不齿,一般作者也可能会避开这个“短板”材料。可这正是这篇文章修改者叶征老师深度挖掘,要战旗精神率领其功绩、率领全军的地方。叶征老师恰恰用这个荣誉来源:一还原了荣誉战旗的本来面目。二是“朱德总司令,亲自颁奖旗”会“开玩笑”吗?那是因为“牺牲决胜”,既与其竞技成绩相关,更与其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一至四次反“围剿”中的赫赫战功密不可分。三是为下面“决胜三岬嶂,鲜血染战旗”证明其血性设埋伏做铺垫。四是“红1团””自1933年被授予“牺牲决胜”荣誉后,不管后来部队如何转隶,赋予的任务多么艰巨,都始终扛着荣誉战旗,奋力拼搏,勇冠全军。这样选材就收到了“平中出奇”“险中得胜”,“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的效果。  

       再就是选择“三岬嶂”战斗,虽然建团七年,“红1团”战功卓著,荣誉战旗,各部队也信服,但“红1团”官兵却认为那只是第三名,而且,荣誉获得后,还没有淬过火,没有新的战功可以证明这个荣誉实至名归。所以迫于当时形势,第四次反围剿中红军连连受挫,“红1军”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准备第五次反围剿中在“三岬嶂”阻击国民党,任务就交给“红1团”。领导的信任和指示,使23岁的团长杨得志接到“三岬嶂”阻击任务后,立刻意识到证明“牺牲决胜团”血性的机会来了,非常痛快地保证:“坚决完成任务,死也要钉死在阵地上!”这样便有了这场证明“红1团”血性精神的“三岬嶂”战斗。“三岬嶂”阻击战中,“红1团”果然打出了威风,并用血肉之躯,证明了红军将士们不怕牺牲,决战决胜的铁血品格。


1642570984792172.jpg

二、巧构思,凸显战旗故事  

  荣誉来源挖掘出来了,“牺牲决胜团”的 “三岬嶂”战斗,也复活了其血性本色,那讲好“战旗故事”中身经百战的经历就只能略写了,更何况各个阶段还有战旗荣誉重点展示。所以作者避重就轻,概述长征、抗日、解放、建国后几个阶段的战绩,突出“牺牲决胜团”“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勇于奉献和牺牲,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功勋,使人由衷敬仰,并深感中国人民正是因为有“牺牲决胜团”这样的人民军队流血牺牲、决战决胜,才能和平安宁地生活。同时这部分把前后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来了一个整体梳理,也让读者把许多知识融会贯通,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三、严布局,高扬战旗精神

  单单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严密,战旗精神显赫,这几个方面就很突出。

  标题与全文主旨照应

  总标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全文主旨“红1团”“牺牲决胜”正是因为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理想,所以充满凌云壮志,奉献牺牲,义无反顾,前仆后继,才换来一次又一次的“决胜”,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康,繁荣发展,不断强盛。二者一因一果,相得益彰。

  总标题与分标题照应

  总标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分标题一、朱德总司令,亲自颁奖旗;二、决胜三岬嶂,鲜血染战旗;三、打遍全中国,一路扛大旗。二者照应,总标题是分标题的统领,分标题是总标题层层深入地形象解析:因为引用诗句做标题,本身就展示着“牺牲决胜团”“甘于奉献牺牲,勇于决战决胜”的战旗精神,全文以“旗”为线贯穿,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生动讲述了“牺牲决胜团”近90年为理想而战的累累战果、英雄功绩,设计可谓精心,构思可谓巧妙,布局可谓严密。如果不是对“牺牲决胜团”的英雄历史了然于胸,恐怕这样符合“牺牲决胜团”,符合毛主席一生的标题是百思也难挤出的。1642571079447100.jpg

  上下文照应

  第一部分结尾:“鉴于红1团在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在以往作战中的英勇表现,朱总司令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亲自将一面绣有“牺牲决胜”的光荣奖旗授予了该团”算是设疑。第二部分开头:“大红1团”荣膺“牺牲决胜”称号绝非偶然,既与其竞技成绩相关,更与其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一至四次反“围剿”中的赫赫战功密不可分,就是解疑。

  “但“大红1团”官兵却不这样想,更没有陶醉在荣誉里,甚至还有那么点小小的遗憾。主要原因是从竞赛结果看,尽管只颁发了“模范工作的红五团”、“英勇冲锋的红四团”、“牺牲决胜的红一团”三面奖旗,但毕竟第一名是红5团,第二名是红4团,第三名才是红1团。另有一个原因就是“牺牲决胜”这面旗帜还没淬过火,过去的战功都成过去,必须要用一次新的战斗来证明,这样“大红1团”敢于牺牲敢于胜利才算实至名归。”

  这样环环相扣,严密紧凑,引出第五次反围剿“三岬嶂战斗”的“牺牲决胜”,后面又由时间引出各个时期“牺牲决胜团”的战绩,就是最有力的彰显其战旗精神的铁血证据。

  首尾照应

  文章开头讲“红1团”源自毛主席“秋收起义”创建的红军,结尾引用毛主席《七律 到韶山》全诗与开头照应,32年,“伟人的心胸,如波涛翻卷的海洋般宽阔,亲手缔造的“红1团”尽管只是大海中一朵小小浪花,却跳出笔端,跃上眉头。”这一是以毛主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一生在作品发表日2021年12月26日纪念毛主席诞辰128周年,以这篇文章纪念毛主席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功绩,再合适不过。二是由毛主席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安康,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并使之蓬勃发展,使全文洋溢在诗情画意中,也使读者体会到其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三是由韶山到全国,由“红1团”到全军,由毛主席到所有革命先烈,正是他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才使我们今天的祖国时时蒸蒸日上,处处繁荣富强。这样全文的主旨到结尾也得到了拓展和升华,又与开头遥相呼应,浑然一体。


1642571182129869.jpg

四、细雕琢,镀金战旗光芒

细节展示个性

  文中多处细节描写,如蒋介石欲消灭红军展开第五次反围剿的几个动作:“蹭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回踱起了步子。”心理描写:“连年四次“围剿”,兵力从10万、20万、30万,增至50万,不但没有消灭红军,反倒是人家越来越强,自己损兵折将。仅第四次围剿就死伤4个师长、6个旅长、16个团长,枪炮数以万计,简直是丢人丢到家了。”“无毒不丈夫,必须痛下狠手了。”神态描写:“蒋介石气得七窍冒烟,恨得牙根直痒。”语言描写:“娘希匹”!

       典型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使蒋介石气急败坏、妄图发动第五次反围剿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疯狂面目暴露无遗。

  还有杨得志指挥三岬嶂战斗的心理:意识到“证明“牺牲决胜团”血性的机会来了”;夜晚冒着严寒和细雨急行军,赶赴三岬嶂,命令赶快构筑工事。2月10日拂晓,观察地形、检查战备的系列动作;领战时 “坚决完成任务,死也要钉死在阵地上!”战前鼓舞斗志、战中告诫近战的语言;都形象展现了23岁的年轻团长沉着冷静、指挥有方的大将风度和深入一线的带兵作风。

  再就是“林彪快步移步地图前,用红铅笔向标有‘三岬嶂’黑色字体的位置使劲点了一下,竟把地图戳出了个洞。”

  “政委,我看得在这里狠狠顶一下,杀杀敌人的威风!”林彪回头朝聂荣臻说道。

  这一“移”一“点”一“戳”一“说”,形象突出了精瘦的27岁的“红1团”军团长林彪要狠杀敌人威风的迫切要求、坚强决心和无比坚定的决策。1642571300764244.jpg

  短句子,快节奏,展现“牺牲决胜团”的精神风貌

  “红1团”将帅云集,战功卓著,勇冠全军,让人五体投地,作者的笔也为拥有这样的军队处处透着敬仰和骄傲。如“运动会期间,俨然是根据地军民的狂欢节。人们洋溢着胜利的笑容,打着腰鼓,耍着龙灯,舞着彩旗,摇着花船”“各部队都发动了起来,千人竞技,万人加油欢笑声、嘶吼声响彻藤田。经过连续8天的激烈竞争,决出了高下,比出了斗志,赛出了团结,将红军战士拧成了一股绳

       四组结构相近或相同的短句排比对偶,“把红军运动会中,军民欢声鼓舞的盛况渲染得气冲霄汉,狂欢无比,令人备感振奋。

  在述说“牺牲决胜团”战绩时,作者又连用短句排比贯穿:

  长征途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过关斩将。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夺新田,穿汝城,战潇水,血战湘江守脚山铺。二渡乌江1642662811566599.jpg时,一渡天险回龙场,二闯天险梯子岩。四渡赤水,助攻遵义城;主攻强渡大渡河,策应协夺泸定桥;翻越梦笔山,穿过松潘大草地;北上白龙江,安抵哈达铺,涌现出“大渡河十八勇士”等一批革命死士。

      抗日战争中,首战平型关,夜袭大龙华,大战黄土岭、血战狼牙山……作战百余次,涌现出“狼牙山五壮士”“黄土岭功臣炮连”等英勇战斗集体。

  解放战争中,担任先头部队。该团征战陕晋察热辽冀豫鄂湘赣10余省,纵横6千余里,参加大小战斗百余仗,歼敌1万余人,战绩斐然。涌现出“密云尖刀连”“攻坚英雄营”“翠岗红旗团”“顽强抗敌团”“一等战功团”等一大批敢于胜利、完成任务的英雄集体和个人。

  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攻同登、克扣林、战凉山,创造了东西两线参战部队中团级建制歼敌最多的战斗纪录

  这一系列排比,奔腾而出,倾泻而下,一是突出了“牺牲决胜团”时时处处“甘于奉献牺牲,勇于决战决胜”的战旗精神;二是彰显了“牺牲决胜团”以万夫不当之勇,攻必克,战必胜,所向披靡,长驱直入,无往不胜,屡建奇功的不朽功勋;三是短句子、快节奏,突出了“牺牲决胜团”革命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风貌;四是为纪念毛主席从秋收起义缔造了人民军队,使“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推翻了蒋家王朝,赶走了日寇,创建了新中国,打败了美帝,保障了国家和人民和平安宁的伟大建树。

  一篇文章从选材、构思布局到语言表达,能够如此完美,奉献给读者的可谓是一桌精神大餐!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