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93岁了,总爱吃野菜。我小时候,假期或放学后常去采些野菜。有米谷菜,杏仁菜,蔴仁菜,马奶,粽子花,白蒿苗,刺菜,酱瓣花,野扫帚苗,蒲公英,山野韮,小禾蒿(音译),山桃叶,榆叶,椿叶,槐叶,洋槐花等等。如今,有些野菜消失了,剩下的田里都打了药,野菜不好采了。在春季的旱白地里还能采些白蒿苗,在树上还能采榆叶、椿叶、洋槐花,在夏秋还能采些田里种的北瓜花、红萝卜叶、红薯叶等,母亲常常让给采些。采回来后,捡净,摘好,清洗,凉却洗水,然后与少量玉米面掺和拌匀,上锅蒸熟。熟后加香油、盐、蒜泥、酱油、醋等调味。这种食物叫藿藜,母亲很爱吃。隔上几天,就要我们给采些应时的菜叶,蒸上一锅藿藜,吃上几顿。

去年春季天气变化,母亲病了,几天没进食。稍有好转,问她想吃什么,她用微弱的声音说:“藿藜”。“您咽不下去,等好了再吃吧!”我说。她不说话了。于是做了一点,她只噙了一个叶片。

吃野菜是母亲从小养成的习惯。母亲小时候,家里本来不富裕,姥爷又染上抽大烟的毛病,家里经常揭不开锅。挖野菜就是活。从春天到秋末,母亲常到地里挖野菜哪些野菜能吃,她都认得。能生吃的,也舍不得吃,拿回家里煮汤喝。有时饿得厉害,就去枣树行下捡拾落下的小瘪枣吃。能有藿藜吃,那就是享福。因此,到现在还是爱吃藿藜。

我想,并不是藿藜最好吃,她是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平时家里的剩饭,她是舍不得倒掉的。孩子们给她拿走,她是不让的。强给拿走,她就着急了。她怕孩子们把剩饭拿走给倒掉。糠菜半年粮,那是很久很久的事。然而,习惯一旦养成,是不好改的。

不过,偶而吃一下,藿黎还是可以吃的。尤其放上各种好味的调料,那就是美味。可是母亲当年吃的藿黎是不放香油,不放酱醋的。更不用说其它好味的调料了,甚至盐也不敢随意放。

母亲的藿藜情结,使我懂得了粮食的珍贵,懂得了要养成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同时,也为社会保留了一种美味——藿藜。开发利用蕾藜,让更多的人们能够吃上这一健康食品,也是一件造福社会的好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