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一去了无痕,牛去虎来岁序新。当郁郁绿荫步入一岁一枯荣的历历前尘,当诗意般的飞雪化作漫天飞洒的片片柔情,当新年的钟声在历史的长河中荡响,那交织着欢乐和痛苦、耕耘与收获的2021年就已成过去,历史的年轮又满载着美好的愿景隆隆地驰入崭新的2022年。过年,无疑是时间性的,它是新生活的开端,一个“过”字,道出了所有的艰辛与愉快。正是因为过年,我们才能意识到年轮和自我的存在。

为什么“年”要“过”呢?这就需要我们弄懂年的来历。关于“年”的来历说法不一,但主要有“年兽说”和“祭祀说”二种: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头长触角,尖牙利齿,眼若铜铃,来去如风,凶猛异常。嗷叫时发出“年~”的声音,故名年兽。它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人害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大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吞食牲畜伤人害命,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时日一久,人们渐渐发现年兽害怕三样东西,即:怕红色、怕火光、怕响声。此后,人们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些地方,人们还不知年兽有“三怕”,常常被年兽殃及无辜。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君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年”就被人们降服,成了镇宅保平安的益兽。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燃放烟花爆竹、烧香叩首来感谢紫微星君下界带来的平安,慢慢的就有了过年的说法。

不过据史料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过去春节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年,谷孰也。尔雅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年者,取禾一孰也。从禾。千声,奴顚切。古音在十二部。春秋传曰:大有年。宣十六年经文,谷梁传曰: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关于爆竹习俗,目前可考据的最早明文记载于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爆竹”却有事天地鬼神之意。贴联起源于桃符,《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春联的起源也有敬鬼神之意。可见,年的本义为丰收时节,与怪兽毫不相干。过年的习俗几千年来一直在演变,放爆竹、贴春联、沿袭为当今过年最普遍的活动,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深远地影响世界各地。过年这一民族最重要的习俗,从最初的诞生的本意来说就是庆祝、喜悦。而绝不是什么“吃人、打怪兽”“消除恐惧”。关于它的起源和意义我们需要慎重地考据、认真地思考、精确地判断。过年本源在于“喜悦”“庆贺”,放爆竹、贴春联本源于“事天地、敬鬼神”。过年时节中国人既欢呼雀跃,又敬天畏人(鬼),此为应有之意。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当时的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并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现行“春节”称谓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是值得庆贺的,可以收红包,走亲戚,燃放烟花爆竹,好吃好喝尽情玩耍,它也意味做成长,但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则是个“关”口,俗语说: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嘛!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中有事业的压力,同时,身体的各个零部件也日趋老化,需要进行适时养护,由此可见,如果不能老有所为所乐所养的话,增岁的日子其实就意味着减寿。

辞旧迎新毕竟是人们最美好之时,值得回顾、展望和希冀。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进了腊月草木有神”这句话,“神”助自助者,新年意味着生机勃发,所谓“厚藏匿锐,阴气殆尽,身体则如鼎之镇,一阳初动,精义入神,万物凭此而萌生”,此时根正本固,这才可以作为一切。因此说过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我年少生活在农村,家境不好,平时难得见到热闹的场景,吃上像样的饭菜,所以就特别盼望过年,农村的新年特别的热闹,进了腊月草木有神,也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过去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糊窗户);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扭一扭)。其实这首童谣包含了我国传统春节的众多习俗,这里不妨来介绍一下这些关于春节的习俗。

腊八节。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以便驱鬼治疾祛寒湿。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据说,在我国喝腊八粥,还有纪念岳飞、朱元璋有关。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祭灶神,吃灶糖。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洗福禄。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一些地区传统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灶王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悦心理。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士,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初,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小除夕,过赶年。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贴春联,贴门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年画有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我国现今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开门炮仗,占岁,贴画鸡,聚财。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祭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娘在这日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初七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这日还有不行刑的风俗。

谷日,顺星。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石头生日,贺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旧时民间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元宵节,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东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至此,我国春节的各种节气就基本上过完了,但“年”依旧不算“过”完,因为“不出正月都是年”。农历是农耕文明靠天吃饭总结出来的节气,是农人在自然变化的恩赐中总结出来的农耕智慧,是以自然法则为农耕立宪,是天人合一的完美表达,“万年历”仅用四句,便为自然立法: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简洁如杨柳沐春风,若腊梅傲冬雪,如朗月照秋水,若树下饮长夏。使农耕进入了文明时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更替在民生的希望中转换,沉潜着对古意温暖的眷恋。这一具有审美品位的农耕自治文明,产生的政治管理也带有美学风格,那风格特征便是关注民生的厚生意识。自然界的厚生起于春节,人文的厚生便有春天的味道,春节是春天的第一天,农耕文明过节,一定与节气相关。这一天万物复苏,是一年四季中最好的季节。用人类的伦理以及靠天吃饭的农作方式来看,这是个仁厚的季节,厚生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因此,祭天拜地的仪式,是昭诰天下:播种,采集,渔猎的季节,即将开始了。

古人从这一天开始,感觉春风柔软,触摸大地回暖,观察春天的颜色渐渐舒展。春天是什么颜色?是厚生的绿色,这才是“青春”的原始意义。青春是什么?是春天里的青色;春天在哪里?在东方。古人说的青春与今人不同:春位东方,其色青。青春,是受谢。冬谢去,而青春受之。一谢一受,如友人揖别,春节是冬季和春季的分水岭。就在正月初一这一天,时间,被伦理化了,两个季节告别了。冬位西方,青春,也是东方受谢于西方。春色青,冬色白,青春,从“雨雪霏霏”的冬天,受谢了“杨柳依依”。时令,从青春开始,阳和之气远出,万物熙熙而启蒙之。晋张载安有《石榴赋》:“有若榴之奇树,肇结根于西海,仰青春以启萌晞,朱夏以发采”。万物生长,都靠青春“启萌”,以青春作为生之引物。于是,醒春的日子,生命呼唤生命,万物复苏,青色漫染大地,传递生的消息。《后汉书•杨震传》有段记载说:“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民本主义是这一具有美学风格的厚生政治文化的最高境界了,那境界,后来被康德一语道出,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在中国人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的年节年味:喜庆、亲情、友情、祈祷、通俗流畅!家的味道不只是母亲做的菜,更是和父亲一起走过的路。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然而亲情、友情、记忆和味道不变,让我们懂得那些不变事物的珍贵之处。一些影视剧中的回家的节目汇聚各地习俗与年味,呈现了中国的农历新年。国泰民安,盛世欢歌,回家过年了!值此喜庆的日子,我们要珍惜与家人的团聚,也要总结过往,展望未来。父老乡亲们、兄弟姐妹们、至爱亲朋、文友们,笔者在这里:共祝大家过年好!给大家拜年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