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

                                   一

    真正的情怀是永远写不尽的。诗人不过是把他亲身经历过的经验进行艺术的转述,把他那种特定的孕造感情的环境提供给你,造就一个供联想起飞的基地,培养一种情绪激荡的萌芽,那真正飞入联想的天空,去感受,去想象,令情绪无限飞扬的只能是读者。你能飞多高、看多远,全看你自己的心胸和眼力,作者可以给予你引发却永远不可加以以束缚。诗人给读者的天地应该是广阔的,这种天地的广阔不是相比较互有大小的那种广阔,而是无限的广阔,是没有边际的自由。任何一个诗人如果试图在诗中给读者标定一种情绪范围、指定一个思想桎梏的话,那他不是在读者的想象力面前相形见绌力不从心,就是不顾别人的忍受而主观武断强行非礼。作者力疏而不能及,他的诗就变成里井口的洞天,天上也许还张着一层迷惑的网。

譬如诗中“邻人满墙头,”为何迩来?“感叹亦唏嘘,”感叹什么?诗人没有揭破,也不是不想说,那满腹的感受也许要冲破肚皮了,那感情的潮水汹涌着拍击胸膛,但殷殷之情尽在不言之中,尽在不言中……

 

                                  二

    到这里我发现杜甫的诗大部分都定在一个音准基调上,好象发的都是商音,不但都押仄音,好多滑到去声韵,而且多数重要的字眼从发音到意味也都染着同一种色调,渲染着同一种情绪,仿佛能闻到诗人独特的气味。

 

                                   三

    三首贯一。芳草成丛,花开一簇。这是古诗长善处。

 

                                  彭衙行

    平淡叙来,皆成奇景。乱离构谊,人至关情。

 

                                得舍弟消息

    这是一种手法,浦解“比而赋”。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人称杜甫为“老杜”,偏不称李白为“老李”,这大概潜藏着人们一种下意识的直感,杜甫的诗确实给人们带来老气横秋的感觉,不知为什么杜甫下笔第一首诗就奠定了这种深沉、凝重的基调,就如同李白生来就是“谪仙”一样。

 

                                   义鹘行

    象“物情有报复,快意贵目前。”这样的诗句到底其中含有多少对生活的思索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然后才能如此的随意流露、不着痕迹的去表现那意蕴深远的内容,实在无法再用超出诗句本身的、准确的、生动的语言去表达净尽。不管你的语言多么华丽、多么高雅、多么睿智,不行的,一碰上原诗你就是假李逵,尽管你为了借李逵的名吃饭,也学了两下子,在李逵招数专修班获得过硕士文凭。尽管那原诗看上去多么朴素、多么平常、多么稚拙,却是独此一家,独特风味,正如我们北方人爱吃饺子,其实吃饺子是备料最简单的一种食法,其容纳包汇却是千奇百变,具有吸引各种口味的魅力,如果你非认为三鲜馅的饺子吃来不如鸡蛋、虾仁、韭菜炒了佐餐啃馒头文雅顺嘴好咽的话,那你不是舌苔厚积、麻木不仁,变是糊涂透顶、信口瞎说,这种生活常识似乎不言自明,那么我喜欢老杜的诗就不言而喻了。他正是随手捡拾生活中的家常菜肴,而精心炮制出的居然是融汇整个时代、习俗、人情风味,并能令人如此顺口的大雅之作。它营养丰富、甜腻适当,它的作用是养身、怡性、而又娱兴。

    诗开篇用赋,纯是铺叙描绘,而中篇转向感触抒发议论,还不忘交代一句“此事樵夫传。”

 

                                    画鹘行

     如今还有不达时务的老学究埋头故纸堆中,反刍这样一些厚积千年历史尘芜的文人遗墨,津津有味的读它、欣赏它、研究它吗?保存这古人丰厚馈赠的文化遗产的理由是作为文艺借鉴或历史参考,但既已少人阅读,借鉴也便无从谈起,至于参考参考出了什么史学的论题而这论题正起着什么样的影响,更是令我茫然,因为当今的社会形势现状的丰富性复杂性令我生发对这些诗作的价值甚至对文学社会功能产生信念动摇,这可是恼人不浅。不过令我豁然开朗的是,替古人担忧是多余的,这些诗作或者在当时随向社会发表的时候,它的光早已经闪过了,引起过人们的注意,产生过社会的功能,有过巨大的回响,因而留存至今,正是由于它的余光,所以我们今天知道杜甫是个大诗人,早已不是根据他的某一首或几首诗来判断他的优劣,我们从很多的途径形成先入为主的定论,就是没读过他两首诗也知道他是个大诗人,把那些不足以引起关注的个别作品排除在外,我认为这个范围很小,假如当时因诗人让松懈钻了空子,或者一时疏忽没有端好那将来大诗人的架子,顺笔溜达出那么一首令今人失望、当时时代也没人去关注的败笔,那可就是十分的憾事了,幸亏到此时还没发生过特别严重的例子。

    诗集流传至今,有过千年的检验,才有我这么充分信任放心的闲暇无事随手翻检,且如今不再有人责备你“独抒一己只性灵,”“充耳不闻天下事。”历史的聚光灯强烈的光柱下,前车的覆辙足以为训,不可不慎微而察独,我们听到看到的太多了,被灌输和侵蚀的也太多了;山阴道上,缤纷杂陈;高速公路之下,我发现一朵不起眼的瑟缩野花,登大厦而远眺,我依然发思古之幽情。

 

                                留花门

    几天来因心神不济,不但不敢妄发议论,胡言乱语有碍鉴赏,且几日笔疏,连常用字都写不顺手,字典常备,疲于翻检,写出的字象乱草一样,人懒得象虫子一样爬来爬去,实在是手上无力,心上着慌,把持不定,恼煞人也,懒惰酿下的饥荒就用懒惰去打发度过。

 

                               赠卫八处士

    人生有一种实在的要意,不管你是心领神会还是漫不经心,是存在于有意无意之间,还是似是而非两可,是注视着它还是疏忽了它,你却总是深切的意识到它。你惊起而抓牢它,它躲的象云一样高远;你烦躁至于驱赶它,又象雾一样充塞寰宇;或远或近它追逐着人,赠予你怅惘和希望,主宰你苦恼和欢欣;得着它,象三月的堤柳得着春风吹拂一般,象鱼儿得着透明的气泡一般,象燕子轻剪着淅淅小雨一般,更有的时候则象八月深秋的晨霜醉透了红叶、凋萎了残枝一样使人倍受振奋、大受刺激,爽神砭骨。

    人生的最初,初出茅庐的雏儿,往往欢喜的拿它当作个题目,来堆砌那彩锦一样的词藻,和那红霞一般的幻想;但到认识的中途或者老途甚至末路,大都尝尽了那难以言传的个中深味,虽然觉得那领受越来越深刻了,滋味越来越浓厚了,表达却反而变的越来越迟钝了。这样的感觉都是因为读了辛弃疾的那首令人感触强烈的短词《采桑子》而起,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我每读这首词,都要痴想过去好半天,我的绵绵的思绪飞出去不知有几千几万里的那么飘荡。

    对辛词我确是一见倾心,然而我过去却未品出杜诗的深味,特别是象《赠卫八处士》这样在更深的层次浸润着这种情绪的好诗。如果你的生活经历是丰富的,而且你的内在的欣赏潜质也能跟上这诗舒缓却凝重的节奏,那么它就能激发出你情绪里最真挚的那一部分,使你不知不觉联想到自己生活中可以回忆的那些情节,并且更加体会出其中蕴涵的深意,你就象面对一个非常忠厚诚挚的老友一般,你被浓烈的热情融化了,你变的敏感多思,你的一腔话语就要喷发而出了,你的心也象从来没有的一样火热的翻腾着。

    我想那真正渴望友情而又尝尽世态炎凉的有情者,尽可以在杜诗中寻到真正的慰籍。你看主人那招待“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殷勤,那招呼“王称见面难,一举累十觞”的豪爽,对世途艰辛的老友行客是多么殷切的温暖和慰情啊!

有热心肠者读杜诗的热诗句顿下热泪行。

 

                                  新安吏

    杜诗是炼字炼韵最工的典范,人们喜欢唐诗特别是杜诗不应排除这方面的作用,口唇上流水似的顺滑伶俐纤巧,一脉顺畅,就是不知不觉的魅力。诗到后代特别是清诗,一部分人就破坏了这种和谐上口的韵律感,不压韵、造硬语,种下惹人烦的根苗。

 

                                  潼关吏

    尽长者言也!

 

                                  石壕吏

    少年时诵读在心,现在重读仍有触动。

 

                                  新婚别

    熟读公诗,心沉似水,不复做轻薄语。

 

                                  垂老别

    秋气灯纱紫,老杜诗味酸。微风招蟋蟀,一吟一怆然。

    生常无道理,能不摧心肝。还望诗人意,长留在人间。

 

                                  无家别

    这就是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描绘了六个生动惨凄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六条下层人民在安史之乱时期的生活道路。六个各不相同的人生境遇,但相同的是主人公都被逼上了绝路,都有一段浸透着辛酸血泪的经历,都有诉说不尽的怨苦和愤恨。诗中虽然无一言是谴责,但句句是控诉;诗人用活生生的人物遭际活画了一幅动乱社会的苦寒图,万千悲愤尽在不言之中。

    杜甫的诗象大地一样丰厚,而李白的诗象云霓一样华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可能是这样界定吧)的不同就是一个揭示生活的荒谬和愁苦,一个剪裁理想和梦幻的唯美;前者要使人感动,后者则使人欢欣;这是两种多么不同的、因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而自心灵折射出来的对生活的不同的观感哪。但我想杜甫既身处乱世,目睹民瘼,又怎能充耳不闻、漠不关心呢?现实与理想之间是有距离的,那距离有时是突破了可忍受的极限,何况杜甫素志“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倾心注视现实生活,感于心又怎能不形于言?又诗人力图“致君尧舜上,要使风俗淳,”他采取的是一种济世的手段。安史之乱中的人民太苦了,而诗人杜甫又见得太多了!就是浪漫主义的李白,这时也唱出了“桀犬而非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无叹,常为大国忧。”的怨怒,这与他在天宝盛世放任高歌的“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悠闲是多么不同的心境啊!他也从那种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的等闲态度转变到“为大国忧”的心情来了。生活是可以改变一切的,需要坚持的惟有良心和灵魂。

 

                                    夏日叹

    杜诗炼字和炼韵达到了极度工稳的程度,状似两条整齐流畅、一丝不苟的钢轨,其通行无碍流速极大,结果依靠这种得心应手的形式轨迹,叙事长诗的列车可以长驱直入、尽情挥洒,思想感情可以飞驰得很远很远,把读者带入到一种无拘无束、自在天地的领域,尽管也有因运用不当、物极必反而流入庸碌、枯燥、平板之弊。

 

                                    夏夜叹

    这样的诗读来真象豆腐块清水煮来一样,略调盐汁,尽管吃,耐心吃,平心静气,且勿热躁!

 

                                    立秋后题

    我倒宁愿读这样篇幅短小、美如秋林一叶的小诗,只要其中有一两处灵动活画之笔耐人寻味,就足够了。不象上边一首仅写苦热一事,竟铺张大幅如天,泼墨如云,确实是“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了,如果是耄耋老者无事,或闲逸昏庸心境,为遣暑林荫,或释愁解闷;而斜倚藤榻、薄扇轻摇,慢慢读来,细细品去,确能暗销光阴于不觉之中,但现代的青年人在熟诵这样的诗句后再去追赶时代的狂飙那可就困难了,我禁不住读罢自忧。

 

                                    贻阮隐居昉

    类乎陶诗风味,但太茂盛,大繁芜,好象是“草盛豆苗稀”了,至于韵律顺畅之美,没有硬语硌人,那是另当别论。

 

                                  赤谷西崦人家

    读雅诗须携雅心境,我心如木石的时候有。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古人所处之境常有猿行鹤住,民情如洗,如老杜生今世当做如此语:出楼望高楼,披尘得大路,车行似洪水,迁延不得渡。居京几年,不再识星月霜雾之味,所遇之人,“十有九人堪白眼”,读老杜诗,情同偶窥月殿,讶羡不已。下一首是挛篇:

 

    前一首写寻地,后一首写夜宿,两首合用一题,实延一脉,花分两枝,乃入化之思。

 

                                寄赞上人

    盖与上两篇同一事也。察诗中之意未必心有所累,而是诗人对生活的浓烈意识使他眼中所见皆染上一种感情色彩,有情似水,自然流溢。

 

                                 太平寺泉眼

    细察杜诗意象纷繁,处处转换,而读来能气脉贯通,浑然不觉,实是因为一缕情丝牵系,导人入港。而且杜诗其实也好为硬语逼人,如“如丝气或上,烂漫为云雨,”这就超出了古风那种单纯明晓的风格,又不同于一般的格律诗,这不是读着很酷的吗?只不过大手笔以深情化生硬为绕指柔罢了,这与上述同理。

 

                                     昔游

    确实要先学老杜然后学诗。

 

                                      佳人

    秋来风渐起,世事尘如雨,岁岁不忘情,年年无消息。

    哪能惜身体,何敢求安逸,旧业又重举,惟觉心事苦。

    人间有痛苦,咀嚼痛苦的人变成了诗人,他细细嚼出的是什么滋味?矛盾。

 

                                   梦李白二首

                                       一

    在我现在的精神状态下读这样的一首诗,其复杂矛盾的心情是一时难以说清的。我没有那种单纯从艺术角度做客观赏析的心境,却也没有沉湎其中以求陶醉的雅兴,只构起莫名的内心苦痛的波澜。

 

                                   二

    只有诗人才能更好的理解另一个诗人,诗人之间的心灵都是沟通的,那情绪都是一脉想承的,杜甫在梦中甚至为李白捏造了一个逼真的灵魂,“为彼也?为我也?同声一哭。”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我越来越发现古典诗词中对屈原的一脉相承的亲密关系,屈词意境几乎形成一种色彩斑斓的情绪的不降云霞,它不但一直迷迷濛濛地笼罩在那烟气氤氲的楚地泽国,而且它随着春季里潮湿的南风北溯到干旱的燕赵漠国,在华夏的时空里它以旋风的速度和规模,遍游着天地,播散着情结。从屈原开始,我们有了丰富的抒情文字,有了忧郁。

 

                                   遣兴三首

                                       一

    千年以降,乾坤生我,同此情绪,如何言说。

 

                                        二

    人可真是这样一种生物,有时他看着山、山上的树、花和草、鸟儿飞,心里就莫名其妙的生发起情绪来了,就忧郁的潸然泪下,连自己都不明白究竟为什么。

 

                                        三

    怀旧歌苦,叙阔情深。

 

                                     遣兴三首

                                        一

    沙场遗下昔日的巉砺白骨,四周瑟索着自古以来好战的凄风,今人仍在发着开边拓疆的疯癫,却是徒然糜费着资财和人力,没有廉颇那样的虎胆将军坐镇,将士们只有睡觉去罢。“今人尚开边”岂不滑稽而又黑色?

 

                                         二

    读诗过长夜,不求解其甚。何必寻烦苦,思深愁也深。

    秋高山增寒,远望有浮云,先人曾经说,今人似古人。

 

                                          三

    诗本题曰“遣兴”,读之顿生淡泊之心,也许深意是藏在其中的,但以我无所谓之心境一味读去,读出的也都是仙圣般意旨,如果真有拿这些诗做大学问者,我想最好不可随意涂抹诗人天造之境可也。

 

                                       遣兴五首

                                         

    冬季的风仍然咆哮不息,思绪依然纷乱又严厉,忽然有春风透来的那一天,太阳从浓重的阴霾缝隙中抛出一丝缕金线般的光芒,这个时候我灵魂的乞念居然能灵敏的体味出身心的温馨暖意,于是思想在冻土层里骚动起来,就如春日萌动的草芽一样,这里冒出一点嫩黄,那里复苏一抹新绿,尽管不知将来长成的是果腹的谷子还是喂驴的稗草,但总是充满着欣喜的去希望、去期盼、去注视,那真正的感觉倒是证明我意味到春天真的来到了,播种的季节真的来到了。

    我又一次的翻出这些故纸堆里的旧书来,心里却是怀着另一种不同往常的情绪。老杜的诗我认为不必再那么斤斤计较的去读了,我的读书心得也不必再有下文了。世上本到处皆诗或者说世上本没有诗,诗者是也,是者诗也,是非之变,乃成诗也。象“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这类的话还说它干什么?而“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也确实是这种情形。然我却更为这句话所打动:“大哉霜雪榦,岁久为枯林”。这才是世事沧桑的脉理,怎能不掀动人的感悟!

    我就象那疯狂了的农夫,在春天的原野上,奔跑着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手里握着两握麦种,象希望一样随处抛洒,而等到收获的季节,却又跑迷了路跑去看秋夜的凉月了。

    以四句权当收结:

    林茂鸟归否?水深鱼乐乎?懵懂归大化,世事终糊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