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那些大师总是非常有个人魅力,个人才华,以及个性,读《大师巨匠》这本书,常常为他们的才华,个性,以及强烈的家国情怀所感动,王国维、陈寅恪,辜鸿铭、章太炎、刘文典,钱穆、鲁迅、林语堂、金岳霖、赵元任、吴宓、熊十力、朱光潜、梁思成……那是任何时候提起来都令人敬重的名字,他们的研究领域,仅是某一个方面的才华,我们后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达到他们的高度。

  所以,后来的人总是在问,我们现在为什么出不了大师?以至于“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那一批知识分子,多有实行的能力,他们并不只是嘴上的功夫,更有实际考察调查的能力,也有非常的吃苦精神,还有勇敢的献身精神,更有为了保护中华文化的殉道精神,还有知识分子的那种不畏权贵,不怕权势的精神。所有这些,都是令人尊敬的,也是后来的人要学习的。

  也因此,每每提及他们,我们从内心里除了敬佩,崇拜之外,连任何一点质疑的想法,都没有。他们自然有他们闪光的地方,有他们值得敬佩的地方,但我们从内心深处,却早已经把他们供上了神的位子,每每见到,先就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

  如果稍稍问一下,那么多的大师,为国家的富强和免受欺凌,到底做了哪些实质性的工作和贡献?不错,他们中,有对中国文化理解十分透彻的坚守者;有十分了解西方、但又坚信中华文化的大学者;有想通过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知识分子;也有要唤醒民族精神的文化大家……就这一点来说,他们的贡献,怎么讲,都不过。但实际上,他们在彻底改变中国贫弱和受人欺凌这一点上,在让中国人过上富裕日子并充满民族自信这一点上,虽不能说没有作用,但是作用实在寥寥。

  所以,我以为,大师的功夫,倘若不能给更多人带来好处和实惠,只能给自己带来某些好处和名望,那就只能算是一种“炫技”,凡被称为大师者,起码应该为除自己以外的更多人,带来那么一点好处。民国的那些文化大家,倒也的确够得上“大师”,但对改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作用似乎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而中国地位的改变,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七十多年,中国老百姓的摆脱贫穷,也是这几十年完成的。我们爆炸了原子弹,爆炸了氢弹,发射成功了卫星,建立起了中国太空站,建设了无数的世界级的大桥,有了最健全的工业体系,有了高铁,有了大飞机,有了东风,有了航空母舰,有了世界最大的天眼,十四亿人告别了“绝对贫困”,有了扬眉吐气,也有了民族自信……但我们一些人似乎总是埋怨“我们没有大师”!是我们真的没有大师,还是现在各行各业的能人,大师太多了?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大师”是我们能够恒久记住的?在目前中国这么多的行业里,每个行业都有顶尖的人才,都有“大师”,都有他们过人的地方,他们给那个行业所作的贡献,外行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试举几个例子:让亿万人吃饱肚子的袁隆平,算不算大师?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算不算大师?华为的任正非算不算大师?福耀玻璃的曹德旺算不算大师?格力空调的董明珠算不算大师?三百六十行,无论在哪一行,只要能把活做到无人能及,做到极致,他就应该是大师。而在中国,像这样的大师,到底有多少?细细想来,并不是人文领域才出大师,各行各业,都有大师。可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文人,又不可能生动地写出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精彩,更不可能生动再现他们的“绝活”。只是把眼光长久地盯在人文领域,只在这个圈子里寻找所谓“大师”,于是,许多行业里本来早已是“大师”级别的人,一直默默无闻,但绝大多数的人,甚至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

  也由此可见,任何大师,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必须在一个好的社会环境里,在一个好的制度保证下。否则,“大师”们至多只是让个人的生活借着个人的才智过得比一般人稍稍好一点而已,至于给整个社会和更多人带来更大的好处,只能是一种奢望。

  同时也可以看到,我们此前对“大师”的定义,也可能太狭隘了,多将人文领域里的那些佼佼者称为“大师”,而对于其他行业里的能人,觉得他们和“大师”不沾边。在我们固有的思维里,在我们的骨子深处,我们总是过于看重人文的成绩和成果。而对于科技,科研,即便是那些人的研究给人类有更大的贡献,在我们一些人眼里,他们依然不是“大师”。思维很窄,眼界很窄,所看到的,只能是很小的一个领域,或者本来就以为只有那个领域,才能出“大师”。于是,他们说起来,就是民国的那些“大师”,他们责怨现在的没有“大师”,也常常以那些人为坐标,于是衡量来衡量去,也就只有那些人够标准。

  衡量的尺子和衡量的范围不一样,得出的结果也定然不同。我们不是没有“大师”,只是我们一些人觉得那些人的贡献因为不在“人文范围内”,就算成绩再大,也依然够不上“大师!”,如此而已,仅此而已。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