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池有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华清池是唐明皇与杨贵妃凄美爱情故事的所在地,华清池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的发生地。多年来,我们一直希冀有一天能造访这个享誉中外的地方。2015年金秋九月,我们乘陪同法国友人到西安旅游之际,游览了这个有着丰富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

H 1.jpg

      (华清池)

      九月的西安,草木青翠,百花吐艳,阳光明媚,秋风送爽。参观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唐代帝王游幸的别宫华清池。走进华清池,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青山绿水相伴,亭阁水榭辉映,青松翠柏环绕,楼台馆殿林立,一派古色古香的幽雅景色。徜徉在华清池园中,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幅风光秀美的图画之中。

  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首先来到山水唐音。据导游说,这是依据唐代著名画家杨惠之流传下来的“粉壁为纸,以石为绘”的理念,以白墙为纸,石景为画,流水有音,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沿着一条幽径,也许正是千年前唐明皇与杨贵妃携手走过的地方。许许多多的故事,也许正因了这条曲曲折折的小径,演绎得摇曳多姿。

  接着我们来到九龙湖。湖四周殿宇对称,廊庑逶迤,湖边垂柳婀娜多姿,轻拂水面,引来一群红鲤鱼,骊山倒映水中,清风吹过,波光涟漪,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九龙湖分上下两个湖,中间有九龙桥东西横贯。九龙桥上有八个龙头吐水,上湖的龙吟榭下有一个大龙头吐水,总共有九个龙头吐水,故命为“九龙湖”。

H2.jpg

     (九龙湖)

  导游介绍说,夜幕降临后,这里将演出著名的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它以骊山山体为背景,以华清池内的九龙湖做舞台,以华清池景区内的亭、殿、垂柳、湖水等为舞美元素,应用激光辐射、电脑特技、梦幻特效等表现手法,为广大中外游客营造出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水乳交融的爱情世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梦幻佳境,给观众以视觉和感观上的强烈震撼。

  九龙湖旁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飞霜殿,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巢寝殿。每年十月至年底,他们都来华清池沐浴,在飞霜殿中度过一段私秘的生活。据说,这里冬天经常漫天飞雪,但由于华清池有地下温泉,地表温度较高,热气上升,化雪为霜,故称“飞霜殿”。

  离开“飞霜殿”,我们来到华清池的南区,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尊杨贵妃汉白玉雕像,雕像设计独特,雕刻精细,神态自若,正如白居易赞誉杨贵妃所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然而,杨贵妃的雕像为何那样裸露?!导游解释说,立在御汤池旁的雕像题为“贵妃出浴”,既然是出浴,那就当然裸露了。我们的法国朋友觉得,雕像的线条很美,不过有点过于西方化了,与周围的中国传统建筑好像不太协调。

  接着,我们来到唐华清池御汤遗址博物馆,参观杨贵妃沐浴的地方——“海棠汤”,又称“芙蓉汤”,俗称“贵妃池”。该池用花岗石砌成,像一朵盛开的海棠,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向游人诉说她曾经的奢华。遐想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就曾经在她氤氲的水雾里滋润了娇柔雪白的肌肤。温暖的泉水中漂着清香鲜艳的花瓣,而戏水的人儿,才是群花中最美的那一朵。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生动地描述了贵妃出浴后芙蓉般的动人。虽然杨贵妃很不幸,但她无比幸福,她在有生之年独享了一个拥有三宫六院帝王的宠爱,在她魂归异乡后,痴情的唐明皇虽已沦为阶下囚,但仍对她的爱至死不渝,真让人羡慕不已。

W3.jpg

             (杨贵妃雕像)

     “莲花汤”,又称御汤九龙殿,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形制华丽,规模宏大,是一个可浴可泳的两用汤池,池底有一对双莲花(并蒂莲)喷头,充分显示了至高无上、惟我独尊的皇权威严。池旁的墙上以连环画的形式列出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传唱的场景:贵妃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君王不早朝,二人音律相和,仙乐风飘,处处可闻。不料好景不长,突然,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昔日的忠臣,今日突然发难,逼得皇帝共贵妃,千乘万骑西南行,欲避难蜀中。才行百余里,六军哗变,无可奈何,只落得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待平定了安史之乱,皇帝难忘旧情,使人上穷碧落,下至黄泉,幻想能找到贵妃。但是,两处茫茫皆不见,只余此情此恨,绵绵无绝。唐明皇后来做了几年苦闷的太上皇,郁郁而终。大唐王朝也就此结束了贞观、开元盛世,开始走向衰落。我们设想风流天子唐明皇若读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也不一定认为能完全道出他的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星辰汤”,乃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汤池,离水源最近,水质最好,水流量最大。池壁似山河,蔚为壮丽。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时可见天上星辰,故称星辰汤。

   “太子汤”,是专供太子沐浴的汤池,先后有李承乾、治、忠、纪、贤、显、旦、重俊、隆基和瑛等十位太子在此沐浴。

“尚食汤”是专供尚食局官员沐浴的汤池,其他内官亦可入浴。

   五间厅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发生地,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五间厅是我们此次游华清池参观的重点。五间厅位于唐华清池御汤遗址博物馆东面的环园。走进环园,一潭荷花池。我们沿着荷花池西岸走到荷花阁背后,就来到了著名的五间厅。五间厅南依骊山,北至荷花池,庭院平坦,树木葱郁,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五间厅建于清朝末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当年的“老佛爷”慈禧离京西逃后就曾住在这里。1936年10月和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召开高级军事会议,极力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率东北军、十七路军进攻驻扎在陕甘宁边区的红军。张、杨两位将军为促蒋介石抗日救国,在此谏阻蒋介石放弃内战政策,联合红军抗日,蒋介石断然拒绝。张学良、杨虎城遂联合行动,于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院内进行一场激战,蒋介石在寝室听见枪声后,从后窗仓皇出走,越后墙而过,跃入深沟,碰伤脊背,由侍卫搀扶上山,藏身于骊山西绣岭虎斑石处草丛中,后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

  “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以及斯大林的有关指示,从整个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赴西安参与“西安事变”的协商解决。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全面抗战的局面,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间厅由西往东依次是:秘书室、蒋介石卧室、蒋介石办公室、会议室、侍从室主任办公室。与五间厅相邻的三间厅,是蒋介石侍卫官和秘书的宿舍。环顾五间厅和三间厅,我们发现在玻璃窗上和墙壁上,迄今还留存有“西安事变”激战时的弹痕,仿佛兵谏就发生在昨天。

  抬头望骊山,在西绣岭上有一个灰白色亭子,依稀可见兵谏的字样,那就是“兵谏亭”,它是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的藏身之处。导游介绍说,“兵谏亭”的名字还有一番经历,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修建了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取名“民族复兴亭”,同年改为“正气亭”。新中国成立后被告当地老百姓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正式定名为“兵谏亭”                            

      走出华清池,回首骊山,忽然看到山上的烽火台,想起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因行程关系,未能上山游览,实感有憾。

                         (此文系旧作,原载《中国地名》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