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教育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读书时老师教育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工作时领导教育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自认为小时候是个好孩子听妈妈的话,读书时是个好学生听老师的话,长大后是个好员工听领导的话。可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到了知天命之年,我发现苦没少吃,可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成为所谓的“人上人”。我对这句话产生了怀疑。查了资料后才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出自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原文为:“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意思是吃得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爱戴的人。后来这句话成为民间俗语,改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现在的父母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都是为了你好”,言外之意是我是对的孩子是错的。教育的理念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为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兴趣班,补习班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这跟父母小时候教育我们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一个道理。甚至女儿小的时候,我也这样教育过她。问题是这样教育孩子真的有道理吗?即使“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的也是寥寥无几;即使“成为了人上人”,能够获得快乐和幸福的又有多少?难道吃苦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为人上人吗?那成了人上人之后又会怎么样呢?我觉得有必要好好地说道说道。

  小时候,老师还教育我们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出自《神童诗》。并且补充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其言外之意就是通过读书,可以成为名利双收的上层社会的人,即所谓的“人上人”。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少年,一九九零年全校四百多考生,考上中专的只有五个人,其中有我。虽然曾获得过一时的荣耀,现在我也活得幸福满满,但是我却怀疑当初读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读书是为了升官发财吗?绝不是!王阳明曾经给过我们答案。读书是为了明理 ,成为圣贤!绝不仅仅是为了名利。儒家教育我们说:“君子之学为己, 小人之学为人。”大致意思是:君子学习知识是为了修身养性,小人学习知识是为了取悦他人。那圣贤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我们做不了圣贤就应该学学君子,但现在99.99%的人却做了小人。我要声明一点,所谓的小人并不是指思想道德败坏的人,只不过自私自利一点而已。其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育理念,就是在培养小人。

  曾经听过毛阿敏唱的刘晓庆主演的《武则天》的主题歌《自有人评说》中有几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别说人难做别说人好做

  好做难做好做难做都得做

  做得人上人滋味又如何

  回头看是善是恶还是千古迷惑

  别说人难做别说人好做

  好做难做好做难做都得做

  做得人上人滋味又如何

  回头看是善是恶自有人评说

  自有人评说。


  人生真的很难。可话又说回来,即使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皇帝的武则天,也可以说是做了人上人吧,但那滋味又如何呢?在潘迎紫的《一代女皇》的主题歌中给出了答案:

  蛾眉耸参天

  丰颊满光华

  气宇非凡是慧根

  唐朝女皇武则天

  美冠六宫粉黛

  身系三千宠爱

  善于计谋城府深

  万丈雄心难为尼

  君临天下威风凛凛

  憔悴心事有谁知怜

  问情何寄泪湿石榴裙

  看朱成碧失情失意

  纵横天下二十年

  世功名利任凭添

  两面评价在人间

  女中豪杰武则天


  看来,即使做个人上人又有什么呢?真的不如做一个普通人吧!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平常人”。我们最好就做“人中人”,做“平常人”,就是做心地平和、能 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这首先要求做父母的应该有颗平常心,因为,生儿育女是最平常的事情。少给孩子提一些过高的,难以做到的要求。把人生的道理,用最平常、最通俗的语言讲给孩子听,让他们自己去把握自己的命运。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们自己。我认为教育工作者或家长要关注的应该是孩子在哪些方面更聪明,而不是哪一个孩子更聪明。孔子教育的理念也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需要我们改变观念。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我觉得很有道理。就像我们小时候,男人的人生目标就是“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后来我们从农村走到城里,追求的目标变成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改革开放之后,“万元户”和“名人”就成为了人们的羡慕对象,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念下,当时的口号变成了“无论是白猫黑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如今 ,在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以后,人们的追求目标又发生了变化,在于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不应该不实事求是地简单评论谁对谁错,谁高谁低,因为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追求,处在社会的不同层次便会有不同的目标,而社会的发展也会影响着每个人所处的阶段和阶层。但是,人无论处在哪个阶段和阶层时,都应该以平等视角看人,地位在人上,把别人当人,地位在人下,把自己当人,不卑不亢,不过不及。

  如此说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育理念,便是错误的,或者说是有缺陷的教育理念。难道人就不应该吃得苦中苦吗?人一生都应该吃得苦中苦,不应该“啃老”、“躺平”和“佛系”。但吃苦和人上人之间不应该有因果联系,换句话说吃苦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成为人上人后作威作福,甚至是欺压百姓,而是为了造福一方,利国利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