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在北方见过黄葵或者黄蜀葵,原本是南方植物。其实蜀葵原本也是南方植物,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只是现在在北方疯长,不拘地点的乱长,所以到如今蜀葵除了在名字里你知道它的来源,看植物完全看不出南方特性。黄葵不一样,北方很少见,见也是近几年引种,但达到蜀葵那样的家喻户晓还差之千里。

黄葵也称黄蜀葵是有道理的,除了黄颜色的特征,你看不出黄葵和蜀葵的区别,以为就是颜色的差别,当然结了果实就看出来了。做为锦葵科秋葵属的黄葵那是要结出秋葵果实的模样,跟辣椒一样的果实,但作为锦葵科蜀葵属的蜀葵自然要结出蜀葵的果实,就是缩小版车轮的模样。

还是请出李时珍介绍一下黄葵的情况吧,《本草纲目》:“黄蜀葵与蜀葵别种,非是蜀葵中黄者也。叶心下有紫檀色,摘下剔散,日干之。不尔,即烂也。黄葵二月下种,或宿子在土自生,至夏始长。叶大如蓖麻叶,深绿色,开岐丫, 有人亦呼为侧金盏花。随即结角,大如拇指,长二寸许,本大末尖,六棱有毛,老则黑色。其棱自绽,内有六房,如脂麻房。其子累累在房内,状如麻子,色黑。其茎长者六七尺,剥 皮可作绳索。”和我所见一摸一样,但我说出来和他老人家说出来那是天壤之别。

黄蜀葵能入药,从入药的地方介绍也可以感受到它南方的本质。僳僳药、畲药、瑶药、白药、傣药、景颇药、哈尼药、彝药、藏药、苗药等等。简直就是西南少数民族的集合。看的人眼花缭乱,比黄蜀葵本身还耀眼。这么些民族都看重的草药,它的性质是“甘、寒”,功能有:“清热解毒,润燥滑肠。种子:用于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水肿,尿路结石,乳汁不通。根、叶:外用治疔疮,腮腺炎,骨折,刀伤。花:浸菜油外用治烧烫伤”。至于各项功能分属哪家使用,诸君自己了解吧。

虽然我是近几年才在北方一个小村子见过黄葵,认识黄葵,并不代表人家历史的短暂,而且相反,黄葵的历史很长,至少唐朝时就广为人知。

张祜就以《黄蜀葵花》为名写了首诗。

名花八叶嫩黄金,色照书窗透竹林。

无奈美人闲把嗅,直疑檀口印中心。

显然是夸黄蜀葵的,还把黄蜀葵当做名花,说黄蜀葵的花是嫩嫩的金黄色,光艳照人竟能透过竹林照到美人的书窗上,慵懒无聊的美人摘一朵闻一闻,发现黄蜀葵竟是这样香,就跟檀香木留在心中的香味一样。

唐朝还有以黄葵入诗的,但咱不能把重点忘了,咱的重点在宋朝,那些个特别容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宋诗人一定会注意黄葵的。先以诗为证,再以词佐证。

黄葵

王操

昔年南国看黄葵,云鬓金钗向后垂。

今日林容篱落下,秋风寂寞两三枝。

长在南国的黄葵就像向后垂的金钗。现在过了花季,篱笆处只有两三枝在秋风里寂寞开放。

诗人看起来有些寥落,但总还记得黄葵的美丽。

用苏东坡的《黄葵》是作证最有力度,名声大。

黄葵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

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

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

用六十个字夸黄葵,不仅说到黄葵有黄金杯的模样,还提到它有一种香气。这是我没有注意到的,蜀葵科没有香气,就知道“直达天庭”一股蛮气的野蛮生长。看到黄葵有香气,才知道还是名贵的高级调香料。

再来个佐证吧,就是晏殊的《菩萨蛮》,不仅是一首,而是二首。

菩萨蛮

秋花最是黄葵好。天然嫩态迎秋早。染得道家衣。淡妆梳洗时。

晓来清露滴。一一金杯侧。插向绿云鬓。便随王母仙

菩萨蛮

人人尽道黄葵淡。侬家解说黄葵艳。可喜万般宜。不劳朱粉施。

摘承金盏酒。劝我千长寿。擎作女真冠。试伊娇面看。

这样直白的夸赞黄葵我看就很好,最怕宋词人动不动就愁绪、断肠、落泪,我这小心脏“载不动几多愁”。

黄葵是秋天最好看的花,金杯样的花儿清淡宜人,就像到家人的装束,最适合伴随王母娘娘。

你们看黄葵淡,我看黄葵艳,是恰到好处的艳,不需要再施朱粉的刚好。

看晏殊的黄葵很舒服,赶紧结束。别自己找不痛快,万一再来个愁苦的黄葵词人岂不是扫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