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入夜,一个小朋友,坐在母亲的后车坐上,她们骑的是一辆电动摩托车。妈妈说:“你认识路吗?如果你认识,你领着奶奶去。”小男孩很确定地说:“我认识,我行。”

        一个深一点的夜,一个小朋友,坐在家里的餐桌旁,她再等爸爸。爸爸来电话了:“闺女,你别等爸爸吃饭了,你先吃,爸爸还要晚点回家。”小女孩甜甜地说:“爸爸,我把灯都打开了,你要早点回来。”

        一个更深的夜,一个小朋友,他在家里,就他一个人,妈妈去陪爸爸了,爸爸住院了,正值暑假,他已经两天自顾自了。他确实很棒,自己做饭,自己洗衣,自己安排锻炼。妈妈来电话了:“儿子,你真棒。坚持一下,后天爸爸就出院。”男孩说:“妈,您辛苦了,我没事,您照顾好爸爸,问他好,告诉爸爸我今天跳了200个双摇。”

       人都说童话是作家在思索,是更深的思索。似乎是。此刻我没说这些小朋友坚强,勇敢。但确实他们是在体会带着家人,照顾自己,幸福等待,对抗恐惧,人生的主课在生活里,不只是课堂。生活的课堂是和家人相处,从中体会勇敢和等待,还有一层理解,礼节。课堂是社会交往,是生存,是围绕挣钱,是物质的部分,人类精神的丰盈来自家庭,社会化的精神丰盈有局限性,要是以家庭幸福为前提才可以。

       坚强的小朋友,在家是坚强,在外自勇敢。小朋友美好,家庭就美好。经历了这一层从小就美好,他或她的长大成人也会是美好。父母心安,国家安心,是好公民。

       但如果,三段对话回答是:“我不认识,我不行。”“爸爸,爸爸,不行,不行,你回来,你回来。”“妈,我奶奶来了,她帮助我做饭洗衣服,奶奶买的站票,爷爷在家收麦子,是叔叔来帮忙的。”结果会怎样呢?!

      经历事,锻炼到,才会成长。不经历,就永远不会长大。庇护,偏袒长大的孩子,永远不会真的长大成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