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姓氏十分复杂。曾有资料说,中国现存的和以前历史文献记载过的姓氏共有6000多个;后来又看过一则资料,说中国的姓氏比这还要多得多。原来,我们经常提及的《百家姓》并非是中国的“姓氏大全”,里面记载的姓氏与实际的数量相差还远着呢!有许多姓氏还没有入编者之“法眼”,其上所载只不过较常见而已。

  据专家解读,这些千奇百怪的姓氏起源也很复杂,或源于住址、官职,或源于所从事的职业,或源于君主之赏赐,等等。不过,可以肯定的说,每一个姓氏都代表着一个家族,是此家族与彼家族之间相区分的最根本的标志。混淆了这个根本的标志,就等于与其他家族混淆了,也就乱了套了。

  我经常在亲戚朋友家操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充当“记账先生”。于是,常与姓氏、名字的写法“较劲”。有的人对此很讲究,在“报上名来”时,把自己的姓名说得清清楚楚。这是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我很赞成:第一,他懂得中国文字含义丰富,不能乱用;第二,他知道自己的姓名有什么讲究,不能乱写;第三,是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姓氏是祖先选择的,名号是长辈赐给的,不能乱改。可是有的人对自己的姓氏、名字不当一回事。你问他“哪个字”,答曰“哪个都行”。太随便了,连自己都尊重了。

  有人姓“亓”,登记姓名时,为其写上了亓某某。他连连摆手:“别写这个,别写这个,人家都不认识啊!”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就因为别人“不认识”,把自己的姓氏“改”了。人家“不认识”,不是字的毛病,是你自身的问题。因为你的自我宣传不够,自我展示不到位。如果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顶尖级的名人,姓“屎”、姓“尿”也照样受到人们的尊重。就因为别人不认识,就如此轻易地跟随了别人的姓氏,说明你对祖上是不满的——“怎么选择了这么一个难认的姓氏呢?”你轻易地更改了姓名不要紧,如果祖上真的有灵的话,会如何反应呢?祖上还会佑护你这个不孝子孙吗?你祭祖扫墓、上坟烧纸都白做了,可笑呀,可悲呀!

  有的人改了姓氏是不得已而为之。《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兵败自刎后,“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君主赐姓是很荣耀的事,不愿意改也得改,并且还得叩谢“皇恩浩荡”。对于得到了这样一个跟皇族还扯上了关系的姓氏,岂能更改?当然,改朝换代以后就说不定了。即使改了回去,也没有什么过错,更不会受到谴责。有人考证,说《水浒传》上的小旋风柴进是周世宗柴荣的后裔,出生在北宋末年。宋江在山东领导农民起义后,柴进也加入了起义军队伍,还是36位头领之一。柴进背叛朝廷,柴氏家族因此被满门抄斩。不过,家族中有三名男性成员侥幸逃脱。一人去山东避难,两人逃往东北。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逃到东北的柴氏后人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谐音的“才”。再往后,其后人有没有改了回去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有的人对自己的姓氏(包括名字)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改写姓氏完全出自于没有理由的理由。有人以“代”代“戴”、以“付”代“傅”、以“肖”代“萧”……为什么呢?其实,非常简单。他们的解释好似相互商量过的一般,异口同音:那个字笔画多,太麻烦——把过错都推给了“懒”。

  “代”与“戴”、“付”与“傅”、“肖”与“萧”……他们之间并不是繁体字与简化字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划等号的,根本就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字。有的人的本意是希望简单、快捷一些,如果是做记录时用的一种“符号”,还说得过去,也无可厚非;如果在比较正规的情况下,如在正规文件上署名签字的时候,特别是在非常严肃的、用于证明自己身份的法定证件身份证上,还使用那种所谓的“简化字”,懒得书写规范的汉字,客观上分析就有问题了。什么问题呢?

  第一,说是文盲的表现有点言重了。“杨”与“楊”、“刘”与“劉”可以置换,可以划等号。一个是当今的简化字,一个是过去的繁体字。“张”与“章”、“齐”与“祁”可以吗?“陈”与“岑”、“阎”与“严”可以吗?小学生都知道是不可以的,它们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不是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关系。连小学生都懂得这样基本的知识,我们这些“大人”怎么能稀里糊涂的呢?况且还念了几年书。说随意书写姓氏的人是文盲,未免太过于尖刻。但是,至少说明他们对文化不太重视,不太讲究,或者是底蕴“薄”了点儿。其本质就是不认真、不讲究。假如是一个多少年都不动笔墨的人的行为,大概就没人对其“咬文嚼字”了。如果是一个经常动笔人,特别是一个号称“舞文弄墨”的人,那情况就不同了。客气一点,用日本鬼子生硬的中国话说,“你的,真正的……不是”。因为,客观的讲,一是已经随随便便的更改了祖姓;二是混淆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如果嫌那个字的笔画多,不妨重新选择一个“一”最简单不过了。难道叫我们地球人都姓“一”吗?

  第二,背叛祖先。一个家族的姓氏是始祖选择的,经过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没有极特殊的原因是不可以、不可能、不应当更改的。按照现今的说法,要说你有选择权的话,也只能在父母双亲中进行“取舍”,没有第三者。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继承了本家族的姓氏,姓氏是与生俱来的。但是,等到“翅膀长硬了”,非要“改换门庭”,非要选择别的姓氏,谁也无可奈何。族人也罢,父母也罢,都没有办法。这要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吗?这种现象,说是因为懒惰造成的,是谅解了那些“不屑子孙”。如果“上纲上线”的说,就是背叛了祖先的行为。客观地说,更改了姓氏,就是对祖先的不敬和蔑视。你改了姓氏,就如同抛弃了祖先,投入了他人的怀抱,这不是蔑视先人、藐视长辈吗?这不是背叛家族、背叛祖宗吗?这种行为应当受到族人的质问、讨伐,可能还会受到“天谴”。如果更改或者叫随意书写姓氏,就是跟从别人去姓了,如“栾”(luan)姓写成“兰”(lan),“傅”写成“付”,等等,给它勉强的选用一个好听的词汇,叫做两者“融合”或者“融汇”了。再就是也可以称为是“另起炉灶”了,“另起炉灶”就不是原本的姓氏了,这同样是“背叛祖先”的行为。

  政治家的化名、作家的笔名、演员的艺名、播音员的播音名,都是因为他们的职业特点、特性所决定的。跟随意书写姓氏是没有关系的,更不用说应当受到指责了。你对一对号,你是哪一“家”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