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霍光传》里有一则故事曰: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焦头烂额”故事的典故。焦头烂额:原指头部烧伤严重。后用以比喻处境或情态十分狼狈窘迫。其实这则故事的主旨不在于焦头烂额,而在于另一个成语曲突徙薪。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像故事中的主人那样,只记得焦头烂额的人,而忽略了那位劝告他改变烟囱,移走柴草的人。这是一则被人误读了的寓言故事。

      《黄帝内经》云:“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就是说好的医生治病,是能够在病情还没有发展到某种状况时,他就已经能掌握病情,配合早期治疗,或刚要发生于萌芽之时就歼灭于无形,预防病情的发作。如果等疾病已经形成才去治疗,就像渴了才去打井,战争起来后才想到去打造兵器,不是太晚了吗?唐代名医孙思邈又发展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以此而言,现代的医生都是“下工”。

         有一则故事流传很广。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却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诊疗前后无甚感觉,一般人不知他事先已除病因,所以名气全无;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而我治病于严重时,人们总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开刀敷药,以为我的医术最高,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这大概就是“明医”和“名医”的区别吧。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体健康有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60%取决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科学家已经发现,80%的心血管疾病和90%的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有资料表明,健康教育投入1元,医疗费可节约8.9元。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为解决人人享有保健目标的首选策略。可见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古代中国人“治未病”理论的正确。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古人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如果能够充分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现在的医院里怎么会人满为患呢?

        身体健康的策略在于“治未病”,也就是防患于未然。那我们精神的健康又何尝不如此呢?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在全世界大肆地进行殖民统治,传播已经发了霉的资本主义的理念。后来,日本战领了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传播他们的东亚共荣的无耻谰言。后起之秀美国,在二战之后就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传播他们所谓的“民主”和“自由”的理念,其实是亡我中华之心不死。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的书《1999不战而胜》里专门写到: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如今,上海的日本风情街和大连的日本风情街之风愈刮愈烈,这种类似的文化入侵,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吗?试问:“项羽的失败是在垓下吗?”

        焦头烂额的故事虽然已经久远,但曲突徙薪的教训应该历久弥新。 我们应该学会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保卫我们的精神家园。但愿炎黄子孙们记住司马相如的一句名言“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千万不要如《阿房宫赋》所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