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冬季寒冷是出名的。特别是进入农历腊月时节,天冷得更是令人悚然生畏。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进入三九、四九的日子,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冷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外面风雪弥漫的大烟儿炮,令行路人瑟瑟发抖,双眼迷离。如果是“风流眼”,眼泪都能冻成冰碴。行人坐在马爬犁上,在厚厚的冰雪路上经常打“挂脸子”(跑偏),冻得手脚“吱吱儿”疼。室外寒气袭人,难怪人们常说“三九、四九,打骂不走”。屋内简陋的取暖方式,抵不住外面零下40度的严寒,人们只能蜷缩身子,蜗居斗室,度过长达半年之久的寒冬。

  由于气候寒冷,黑龙江人的采暖在住房中显得非常重要。因此,黑龙江的先民们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发明了在茅草土墙的农舍内供取暖的“火盆、火炕、火墙”。

  火盆,是用黄土、猪毛、乱麻秧子和成泥后做成的土盆。用扒火锹把灶膛里的炭火撮进盆里,让其慢慢燃烧。火盆一般都是放在屋子中央或炕沿边上,于是炭火的热量烘暖了整个居室。严寒的冬季,胡须和眉角挂着霜花的客人进入屋内,总是要把双手伸向火盆,烤一烤冻得发僵的双手;手持大烟袋抽烟的老太太,总是习惯地把装满烟叶的烟袋锅儿伸向火盆点燃,然后吧嗒吧嗒地喷吐着烟雾,分享着关东烟的芳香;在外面冰雪世界嬉戏的孩子们,累了,饿了,来到屋里径直奔向火盆,用火撑子烘烤着粘豆包、粘饼子、煎饼等各种干粮,填饱了辘辘饥肠。还经常用火盆烧鸡蛋、烧土豆、烧甜菜疙瘩,那令人寄托太多期望的火盆,烧出了终生难忘的美味。1637456800751.jpeg

  火炕是用土坯或红砖临墙搭砌而成的,根据人口的数量分为南炕和北炕,每铺炕一般都在10平方米或更大一些。火炕的重大发明是古代黑土地域民居文化的独特标志。每到冬天,家里来了客人,主人总是半开玩笑的寒暄几句:“冷不冷,热不热,不冷不热炕上坐”。于是,便引领客人坐在热炕头上,一身的寒气顿时消失,室内充满了温馨的气氛;每到晚上,一家人盘腿围坐在烧暖的火炕上,唠家常,话农桑,尽情享受着冬闲的乐趣;每逢来客,把四条腿的炕桌放在热炕中央,炒上几盘农家小菜,烫上一壶60度的小烧白酒,捏起小酒盅,与客人推杯换盏,开怀畅饮,淋漓尽致;每逢年节,亲朋好友应邀团聚,放上小桌,玩纸牌,打扑克,搓麻将,尽情地分享农家丰收的喜悦。

  继火盆、火炕之后,黑龙江人又选择了用火墙取暖。火墙是用红砖砌成的中间带隔。烟气上下串通的盒式墙体,燃烧的柴、煤形成烟雾从中间通过,熏热了红砖,给居室带来了融融的暖意,相当于一块大型的暖气片。冬季带着一身寒气的人们走进屋里,将背靠在火墙上,顿时感觉全身热呼呼的。火墙不但可以取暖,还可以烘干冬季洗涤后不易晾干的衣物。

  如今,火盆早已不常见,但火炕依然是黑龙江农村人们抗寒的基本条件。而在城市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衣食起居条件的升级,那久违的火炕早已被暖气、电褥子或电热板所取代,居民的取暖形式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提升了北方黑龙江人地域文化。有了这些取暖设备,冬天的黑龙江尽管室外冰天雪地,室内却依然温暖如春。1.jpg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黑龙江农民的住宅经历了由土草房到砖瓦房住宅发展的轨迹。黑龙江城市居民的居住也由筒子房、对面屋,发展到今天的单元住宅。现在,黑龙江的城乡居民大都以独房独院、单元住宅、合围式楼群组成的小区为主,这一切都反映了黑土地域民居的发展趋势。

  “火盆、火炕、火墙”,黑龙江民居,冬天里的一把火,世代难忘的情结。照亮了返璞归真的茅房草屋,烘暖了北方人嗜好寒食、清凉纯净的心窝。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