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劳动节,机关安排干部及其家属游览路南石林。我早就听说过这个世界上有名的自然景观了,只是无缘相识,所以一路上兴奋不已。

       从春城昆明乘坐汽车,沿着风景如画的乡间公路向东南行驶120公里,便到达阿诗玛的故乡——路南石林了。

      路南石林是我国最为壮观的著名风景区,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元混·方舆胜览》载:“石笋森密,周匝十余里,大者高百仞,参差不齐,望之如林”,故名石林。因在路南彝族自治县境内,又称路南石林。

       据地质学家分析,路南石林约形成于3亿年前的古生代。由于开发时间较晚,明清以后始成今日之瑰丽奇景。因此,赵朴初在一首《石林》诗中写道:“高山为谷谷为陵,三亿年前海底行,可惜前人文罕记,石林异境晚知名。”林区主要包括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下石林等景点,面积约40万亩,其中辟为游览区的有1200多亩,游览路程5公里。

        进入林区,但见怪石嶙峋,奇峰耸峙,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我们被这世间罕见的大自然景观所陶醉,恍若进入电影《阿诗玛》的剧情之中。

       沿石林湖畔南行,绕过“石屏风”,可以看到刻于峰腰之间的“石林”两个隶书大字,附近还有“拔天擎地”、“千峰竞秀”、“群岩涌翠”、“异想天开”等石刻,表达了先人对石林风景的倾慕和赞美。

      我们按照游览路线,在峭壁奇峰之间攀石而登,直奔望峰亭,去领略大石林森严雄伟的气势。望峰亭是一座重檐飞脊的八角建筑,凌架于犬齿狼牙的石峰之上。居高远眺,层层石峰,连绵起伏,宛如林海,人和凉亭像一叶扁舟,航行于万顷碧波之中。从望峰亭下行,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别有洞天。一路可见千姿百态的各种奇峰异石,如“凤凰梳翅”、“双鸟戏游”、“少女骑驼”、“书生赶考”等岩石造型,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提心吊胆地从两壁之间夹着的一块危若欲坠的岩石下面穿越而过,来到一个叫做“且住为佳”的岩溶石洞小住片刻。门口有石凳、石桌,洞内有石床、石枕,犹如一间别致的房舍。仰卧小憩,可见洞顶有蓝天一线。

     走出石室,忽见一泓碧波深潭,石路成桥,在水中曲折行进。凭栏望池,有一长石如剑,笔立水中,名曰“剑峰”。剑峰两侧各有一洞,相传撒尼青年阿黑在此寻找妹妹阿诗玛时,为石壁所阻,阿黑便左拳打通一个窗,右脚踢出一道门,至今可见窗如拳头,门似脚掌。

      在东转西游之后,我们来到小石林。其间有数十亩草坪,绿地如茵,鲜花似锦。传说这是阿诗玛与兄弟姐妹欢歌酣舞的地方。每年农历6月24日,当地撒尼人都要来此举行火把节。他们白天在此比武争雄,夜晚燃起篝火纵情狂欢,通宵达旦,热闹非常。

      小石林地势开阔,在此欣赏岩石造型可以远望近观,一览无遗。这里的石峰、石壁平地而起,多为孤峰高耸,有的像文人武士,有的如农妇村姑,比较著名的岩石造型有“护林将军”、“石佛相向”、“唐僧玄奘”、“爷孙闲坐”、“夫妻相望”等。真是一石一景,移步换貌,美不胜睹。

       在小石林的东侧,有一块高约20米的岩石耸立于金鱼池畔。远远望去,巨岩酷似头戴彩帽、身背竹篓的撒尼少女,含情脉脉地注视着远方。这块奇特的巨岩,就是令人神往的阿诗玛石像。

      相传很久以前,撒尼姑娘阿诗玛被财主热布巴拉抢占为媳,哥哥阿黑前来搭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出虎穴。当兄妹俩走到此地时,热布巴拉勾结崖神变出滔滔洪水,淹死了阿诗玛。阿黑到处呼唤妹妹,但阿诗玛再也回不来了,人们看到的是“天生老石崖,石崖天样大,天空放光彩,石崖映彩霞。”

    《阿诗玛》是撒尼族一部优美的叙事长诗,这个动人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阿诗玛石像是影片中的一个镜头。因此,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穿上漂亮的撒尼族服装,在阿诗玛的家乡与“阿诗玛”合影留念。

        青春靓丽而坚贞不屈的阿诗玛,你的形象在石林里永驻,你的歌声在石林里回荡:

        日灭我不灭,

        云散我不歇。

        我的灵魂永不散,

        我的声音永不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