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朋友玛丽和约翰夫妇来中国很多次了。不过,每次在中国排队都让他们感到不适。有次,玛丽在银行排队,突然感觉后面有人把身子“啪”地贴上了自己的后背。借着队伍前行,玛丽赶紧往前挪一步,没想到她身后的人也迅速跟进一步,又如胶似漆地粘了上去。几番挣脱未果,玛丽想,既然今天这么拥挤,还是改日再来吧。等转身离开时,她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原来排在她身后的只有一个人,即那个妇女。玛丽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国人在与久违的亲人见面那一刻或依依惜别时只抹泪不拥抱,为什么在公共空间里跟陌生人却如此“亲密无间”?

 

不过,如果碰巧遇到中东人那才叫受不了。有次我在国外旅行,游客们坐同一条船去一个小岛。有位中东人跟我聊起了天,不一会,我便局促不安起来,我感到他的脸好像都快“亲”到我了。我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可他却不离不弃,步步紧逼,迫到船舷边,我知道已无“逃生”之路了。虽然理论上我了解中东人的距离标准,在讲课时也多次提到,但是真的碰上了,还是惶恐,接受不了对方过度的“亲热”。这种距离能让我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甚至体温,对我来说如此亲密距离,恐怕只有和父母、孩子及夫婿的接触了。


22.jpg

有个所谓的“泡泡”原则,说的是每个人都给自己吹了个无形的泡泡,并用泡泡罩住自己。有的人泡泡吹得大些,有的人泡泡则吹得小些。文化地域不同,泡泡大小不同。阿拉伯人的“泡泡”吹得最小,仅限于自我心灵,他们甚至把皮肤当成身外之物,因此与人交往时,他们会让其他文化的人感到窘迫。北美人的“泡泡”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同样是欧洲人,南欧和西欧也不一样。意大利人喜欢保持近距离,乃至呼吸也能喷到对方脸上,所以英国人要是碰到意大利人就会不断地“撤退”,以维持适合于自己的空间范围。相对说来,英国人的泡泡就吹得比较大。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的泡泡要比西方人的小得多。

 

我听到过美国有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让一个男子站那儿,叫一位女子走过去,尽量往他的方向走,当她走到不能再贴近时停下来。反过来,让女子站着不动,叫男子尽可能往她方向挪步。实验表明,男子要比女子更能靠近对方,显然女方前行时所罩住自己的泡泡要比男方大。有趣的是,心理学家根据他们之间的距离,能测试出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还能维持多久。


23.jpg 我曾经碰到一个澳大利亚警官,他告诉我,如果见到生人,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先退到墙边,确保后背不受人袭击。同时,他马上与人拉开距离,以免受到来自正面的伤害。当他知道我的职业后,跟我大谈起他的职业“泡泡”来。正在这时,和我一同出行的一位朋友突然挨近过来想加入交流。没想到警官恼怒起来,用语言和行为做出“抗议”反应。我的朋友只好尴尬地说“Ok,I’m leaving now”。警官认为,我的朋友未经许可闯进了他的“领地”。当他的空间被挤压时,这种压迫感使他不能冷静、客观地作判断,甚至会对“侵犯者”采取攻击的态度。可见,每个人还可能因职业习惯设定泡泡大小。一般说来,有权力有地位的人要求有更大的自我空间,宽大的老板桌暗示了他多大程度能接受别人的靠近。因此无论你和对方的关系到了怎样的程度,你都需要和他保持比一般人更远一些的距离,过分亲密对他来讲,无异于不尊重。

 

中国人跟西方人打交道时,如果第一次见面就与人“走得很近”,甚至让人能感受到其身体的热气和体味,对方或许就会认定你是个还没有出过村儿的“土豪”,虽然出于礼貌,他不会说什么,但是往往拒绝便从这儿开始了。如何避免踩到对方的泡泡,也使自己的泡泡变得更有弹性?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将人际个体距离需求大致划为以下四类:


亲密距离:两人身体易接触到的(约半个手臂之内,假定一手臂长为一米)。此距离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允许彼此进入。这是个敏感区域,人们谨慎地守护它,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地“越界”。


个人距离:伸手可握到对方的手,又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一手臂之内)。这是种熟人、朋友间的私人距离,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社交场合中,必要时为向对方表示一种亲近感也可采用这种距离。


21.jpg社交距离:用于公开而非私人关系的个体之间(近则一手臂以上,远则三手臂以上)。这是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人际距离,如小型招待会、商务会谈、一般工作场合、路上跟人打招呼等,这种距离给人一种安全感。如果双方相互有吸引力,也可以缩短距离,灵活调节。


公共距离:用于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标准距离用(一般在3.5米到7.5米左右)。另外,明星与粉丝之间也是如此。这种距离能够让仰慕者更加喜欢偶像,既不会遥不可即,又能够保持神秘感。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把握人际距离的准则会有所差异,但基本规律是相同的。


              此文发表于《财富》杂志中文版“讲礼”专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