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贻才是我尊敬和爱戴的老首长。46年前,他任空军汾阳场站导航连政治指导员时,我是该连的战士。那时,他30岁刚出头,风华正茂,能说善讲,写一手好文章。他讲政治教育课时从不拿稿,声音宏亮,滔滔不绝。干部战士百听不厌,尤其是他那抑扬顿挫的湖北荆州口音。私下打听才知道,刘指导员入伍前是一名优秀教师。可他为啥放着几十元的月工资不要,到部队来拿每月才6元的津贴费?很想当面问问原因,可当时有这个心思却没那个胆子。

        在连队党支部的教育培养下,我加入了党组织,提拔为塔台台长。这其中,刘指导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我性格内向,不喜言谈,不善于联系和团结战友。这很可能成为入党的一个障碍,没人愿意作你的入党介绍人,即使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表决也可能通不过。刘指导员多次找我谈心帮助,还来台里听我学习发言,指导我开展谈心活动。让我终生难忘的是,刘指导员主持党支部大会讨论我的入党问题。会上,有好几个党员批评我孤僻不合群,骄傲而清高,使我面红耳赤,大汗淋漓,只觉得这次完蛋了。我用渴望和可怜的眼神望着刘指导员,只听他提高嗓音说:同意张立民同志入党的请举手!我站在那里根本不敢观看举手表决情况,立马低头,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听到刘指导员宣布:全体通过!当我抬头睁眼看时,只见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刘指导员仍然高举着他的右手。1f5a795e4b1213dc3e5190fa831cf03_副本.jpg

        光阴似箭,流年如水。一转眼与刘指导员分开了35年,天各一方,再无音信。记得分手时,他正在任师政治部秘书科长,乃是全师写作的第一支笔。前年的一天,老战友龚志福在微信中告诉我,刘指导员找你。这使我大喜过望,激动万分。刘指导员通过微信对我讲,他已经快到杖朝之年了,非常想念导航连的战友们。准备召集大家到荆州来聚一聚,希望你参加。何谓杖朝之年?《礼记》上有这样的记载:“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咱们古人很讲究礼法,到了拄拐杖的年纪也要分场合,不能随处倚老卖老。50岁时只能在家里,60岁时可在乡里走动,70岁时范围就大了,80岁上朝时允许拄着拐杖。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80岁皇帝都要尊重你。刘指导员既是我的老首长又到了令人尊重的年龄,真想立即飞到荆州去见他。谁知新冠病毒袭击武汉,搅乱湖北,使这次聚会化为泡影。

        我们相互加了微信,联系就多了起来。刘指导员知道我在写作游记,每逢有新作品发表便及时阅读和点赞,还曾亲手写下评论,给予热情鼓励,使我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昨天夜里11点多,刘指导员的微信又亮了起来,给我发来了他的诗文集《往事随笔》书稿,让我提修改意见。我表示一定认真拜读,并写出读后感。

        诗文集《往事随笔》,写作于2010年至2021年这11年间。50多首诗文中,有往事之忆,有天伦之乐,有旅游之获,有时政之思,随兴而作,信手拈来,平白如话,情思感人,既富于思想性和哲理性,又洋溢着时代气息。加上几十幅照片,从外在与内在展现了刘指导员古稀至杖朝之年的日常生活与个人思考。其中,贯穿着一名老兵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首篇是叙事诗《忆从军》,形象地展示了他从军23年的历程。我与刘指导员只在一个连队生活工作了4年,对这之前和之后的情况并不了解。1963年11月,刘指导员从湖北省县田寺乡应征入伍。他在诗中写道:“长江岸边登巨轮,妻儿送吾去远方。挥手告别泪满目,立誓建功报家乡。”原来刘指导员入伍前不仅参加了工作,还结婚生了子。搁现在,这是无法理解的。放弃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别离了妻儿去吃苦,图个啥?他图的是建功报家乡。刘指导员的部队在河北,第一顿饭吃的是粗粮,他“错把窝头当蛋糕,咽不下喉腹无粮”。不仅是生活之苦,还有训练之苦。他任探照灯部队灯站的一号灯手,执行夜间防空作战任务。日常训练中,灯手抱着灯杆听口令推向雷达给定的方位。就是不停地在原地转圈,战士们戏称“驴拉磨”。然而,只有经过千百次艰苦地训练,才能又快又准地把灯光指向空中目标。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根本吃不了军旅中的各种苦。

       1a7736a44cdd3fc855b16304603b51a_副本.jpg 刘指导员坚持了下来,被提拔为站长,后又任团政治处干事。正当干事业劲头十足的时候,探照灯团因兵器落后被解散了,“昔日辉煌成历史,装备当作文物证”。灯3团被重新组建为空军汾阳场站,从防空军变成了航空兵的后勤部队,一切需要从头学起,从头干起。他在诗中写道:“接受军命去吕梁,子夏山下建机场。”导航连的官兵有灯3团来的,有其他部队调来的,还有新征来的,三国四方,五湖四海。组建后的突出问题是团结,紧急任务是具备飞行保障能力。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刘指导员,责任重大,勇挑重担。在这一期间,我目睹了他的工作表现,感受到了他的精心培养。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真正的共产党员一心向党,无愧于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鲜明本色,对党赋予的各种责任敢于担当。”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后来,刘指导员因工作表现突出提升为油料股政治协理员、师政治部秘书科长。他随部队参加过首都北京国庆35周年阅兵,作出了自己的应有贡献。他在诗中写道:“三十五年国庆节,飞行气象出状况。南苑机场雾霭浓,受阅雄鹰难翱翔。采用撒盐应急法,顺飞天安门广场。”刘指导员记述的是一个非常悲壮的时刻,跑道上浓雾弥漫,看不清起飞方向。18架轰六飞机已经发动起来了,机声隆隆作响,却听不到起飞的命令。受阅的飞行人员在座舱里高喊,宁愿牺牲也要起飞去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人民群众只看到轰六战机以威武的队形飞越天安门上空,哪里知道受阅飞行人员是冒着生命危险超气象条件起飞的。

        1985年,党中央决定大裁军。刘指导员响应号召,脱下军装转业地方。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四十四岁的我为党工作的黄金时间虽过,但决心为党的事业再大干一番的坚强意志不动摇。地方工作不比军队,较为复杂,但只要有颗忠于党的热心,报答党恩的深情,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刘指导员在地方工作的16年里,闻风风雨雨,品酸甜苦辣,不占不贪,与民共命运,同呼吸。对党交给的事情,安排的工作,从不讲价钱,不打折扣,尽职尽责,力争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他先后担任市政府接待处长,市计生委副主任,无论干啥都胜任、都出色。

        2002年,刘指导员光荣退休。他在《退岗感悟》中写道:“退下工作岗,红心永向党。不图名与利,发挥余热光。”他说到做到,又连续13年担任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不要任何报酬,一心做好为老干部的服务工作,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cacadb6579120326ae9df130a879f3b_副本.jpg

        70岁之后,刘指导员与许多老兵一样,喜欢游历曾经守卫过的大美山河。他走遍了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游览了燃起革命烈火的红色圣地,到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去过台湾,访过国外。为此,这方面的诗作较多,有喜悦之情,有赞美之意。他去山东访问老部队的驻地,与村民共忆当年驻军情形:“村翁相见泪湿襟,聊起当年鱼水情。”他乘船离开台湾时,心中升起统一的希望:“霓虹灯闪离台中,依恋登船盼重逢。海涛冲天视不见,期待两岸归一统。”他看到神州十号飞船腾空而起,立即表示祝贺之意:“古稀亲见人奔月,太空之上创奇迹。”

        刘指导员也遭遇过病痛,先是查明冠心病,后又添加脑梗。为此,他写下《斗病魔》一诗:“战胜病魔靠心理,七三高龄抖精神。问君天下谁无死?历朝将相也无情。”刘指导员没有被病魔吓倒,照样行走天下,垂钓激流,乐观人生。他表示:“年龄已近八十载,童心未泯也激荡。”

        刘贻才指导员从教3年,从军23年,转业地方工作16年,退休20年;在党56年。他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不变质的军魂,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始终坚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兵坚强,为官廉洁,为民潇洒,无愧于党,无愧于心。祝愿他的诗文集早日印刷成册,给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