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俗称剃头,雅称美发。

        看史书,古人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记得明朝以前,对于头发,只是沐发与“梳栉”;“梳栉”就是梳理一下。剃头是清朝以后的事。至于美发是引进的还是新创的语汇,不好考证。

         小时候的理发,还能记住一些情节;那时的理发馆,都坐落在街角,比较显眼;差一点的,大都在一些胡同里,在门口处,支一个小棚,放一把椅子,立一个洗脸架;我们称呼为剃头棚。

        那时,理发也不贵,记得学生是一角五分;带吹头、带刮脸的,要稍贵一点。即便如此,那时为了省事也是为了省钱,每到夏天,我都推光头。

        后来,进了工厂,也同样是为了省事也是为了省钱,班组的工友,想办法,凑些钱,置办一套理发工具,相互理发。再后来,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水准提高了,也注重修饰头发了,便时常光顾理发店了。

        社会在进步,人们思想也慢慢开放,使得我们的头发也随着“开放”了,现今,理发已经不仅仅是使头发变短、变形,甚至还可改换颜色,还有,假如您没了头发,还可以让其“长”出来;而且,理发工具也更新换代,理发馆也更名为发廊了,美发也成了使用频率较高的名词了。

        想一想,从朝制的更替、皇权的废除……开放改革;真的,社会的变革,对于我们头上的那几根毛发,还真的挺有影响。

        至今为止,不知理过多少回头发了,有几回,给自己留下较深的印象。

        第一回被推光头,是极不情愿的,因为曾经与我般大般的同伴,剃了光头,被大伙嘲笑过;当时的我,理发都是去离我们家不远的胡同里的剃头棚,那理发的大爷与我妈认识,我也知道他给我推光头是受我老妈的委托;记得,当时那天,理发的大爷望着不愿坐上椅子的我,笑咪咪的说:知不知道革命导师列宁,列宁就是光头,可聪明了,头光了,接受学问快。长大后,知道了这绝对是善意的谎言,为了替我老妈省点钱,这大爷也真不容易:当时的年代,用大人物来说事,是要担风险的。

        这光头没有让我变聪明,可使我永远记住了那位大爷的善良。

        九十年代末,去十堰;几十年的建设,十堰已经发展为一个很现代化的城市了;记得,那天,是在车城广场附近,看到一处发廊,规模还可以,就走了进去;里面的装设,考究的很,就连那座椅都可以做三维变化:可以升降、可以旋转,还可以前后做各种仰角;理发师先让我做好,调整好角度,转至一物架前,理发师用架上的各类器具开始理发,然后又转至一处水盆前,将后背放开一个大角度,理发师将洗脸盆调整至我的头下;记得,以前洗头是向前哈腰低头,可如今,我半躺着,仰面;嘿,惬意的享受;接着,吹暖风……我的屁股一直没有挪窝。待我起来时,我已经转到镜子面前,呵,容光焕发。

        改革开放以来,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服务行业变化可谓最为明显。

        本世纪初的一年,我去西南地区一个不大的城市出差。一个周日,于街上闲逛,路过一美发店,店名看不清写的什么,但门口的那红、白、蓝三色立柱标志挺明显;想一想,该理发了,便推开了门;可,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里面黑咕隆咚的,在我愣神之机,两个女孩,浓妆艳抹、坦背露腰,两脸的谄笑、一股子香味,冲向了我;我倒抽了一口凉气,脸腾的一阵发热,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身子急忙向后一撤,顺势猛退两步,并顺手把门带上。挂羊头卖狗肉,下流加无耻,真是晦气,我猛吐了两口唾沫,疾步离开。以后的几天,再逛街时,便尽力回避这处是非之地。

        社会变革之时,一些沉渣也不免趁势泛起。

        去年,在一岛国滞留;头发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生长,该理发了,女儿开车,开过几处挺繁华的路段,到了一条不宽的小巷,于一家理发馆前停下,这理发馆门面不大,进了门,里面也不大;理发座椅只有四个:正面两个,左右一边一个;那座椅都是老式的,铁架、皮座,白瓷扶手;我有点纳闷,女儿怎么领我到这样的理发店?理发师是位中年人,对我微微一鞠躬,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更使我纳闷的是,理发师竟用老式的手持理发推子与剪子给我理发。

        回家的路上,女儿问道:老爸,感觉如何?没有等我回话,女儿接着说:老爸出国在外,我当然要请老爸上有档次的理发店了。

        什么,这是有档次的理发店?我有点吃惊。

        看着我不解的眼神,女儿笑了,说:我慢慢给你解释吧,

        原来,理发业在日本分的挺细,有专门对女人的,或对学生的,以及快节奏的年轻人的,还有中老年人等等;而使用器具也有不同。日本比较崇尚手工作业,尤其是老人与一些比较讲究的人,所以,我去的理发店,虽门面小,但档次不低,主要的缘故是由经验丰富的理发师打理,且,全部用手工操作。

        我稍稍明白一点了,人,尤其是老年人都有怀旧心理,回想我当时坐在那老式的理发椅上,体验着老手艺时,感觉到好像回到了五六十年代。

        喜新但也念旧,岛国在这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看微信,有时微信会传来一些图片:展示的是即将消失的老物件,看完后,感叹之余不免有点惋惜。

        一些老物件,一些老手艺,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生活,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传统文化。那些应该保留?又应该如何保留?这些,我想都是我们的新课题。

        电脑桌,台灯上,镶嵌着一幅相框,相框里面是金色的底,衬托着一头昂首的红牛,这是一幅剪纸;这剪纸是我们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韩月琴大姐赠与我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