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这是《红楼梦》第一回里写到的中秋夜。《红楼梦》这开篇的中秋之夜就充满了伤感悲愁,自负与轻狂的一介书生穷困潦倒,名门望族的没落与衰败,为全书奠定了一种人世无常的悲情基调。   

    在《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和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这个团圆的中秋之夜,大家把酒齐欢,赏桂、吟诗、祭月,曹雪芹把这个夜晚写得美轮美奂。“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名状。”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浓郁的中秋氛围。贾府的家宴设在凸碧堂内,能到的家里人都到了。“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贾母还“命折一枝桂花来,命一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花在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好不热闹。击鼓传花游戏结束后,酒过三巡,贾母意犹未尽,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音”。过了一会儿,“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风清,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曹雪芹重笔描摹了荣国府凸碧山庄的中秋之夜,贾母带领全家焚香拜月,月明灯彩,热闹非凡。“不可不闻笛音”,我就想到了87版电视剧《红楼梦》。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历时四年为这部电视剧创作了全部音乐。其格调清新、高雅,旋律优美、流畅,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2008年,我有机会见到了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在交流中先生说:“为了表达《红楼梦》的境界和感情,只有用属于《红楼梦》自己的特殊的表达方式和风格,甚至是表现技巧——就是塑造一种方言,就是仅仅属于《红楼梦》的那个‘方言’,‘音乐的方言’。”这种“音乐的方言”,自其问世以来,便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旋律。   

    先生把曹雪芹诠释得淋漓尽致,笛声悠远温婉,旋律凄美如水。清亮、恬静、悠扬、令人充满遐想,同时充溢着人世的忧伤、悲凉和凄楚。“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山阳残笛不堪闻”“怀旧空吟闻笛赋”……从古到今,有关笛声的描写几乎都带有一种凄惨和悲情的意味,此刻凸碧堂的后半夜,清风明月,夜风煞人,满地银灰,悲催凄凉。   

    就在这幽咽的笛声中,林黛玉和史湘云离席了。两人来到水边的凹晶溪馆,对景感怀。“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已是深夜,月色动人,林黛玉和史湘云这两位才女不禁才情洋溢,欣然赋诗。诗意的唯美,却处处弥漫着凄凉冷清的气息。一只飞鹤悄然惊起,让黛玉误认为是鬼。一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更是把寒光和悲凉刻画到了唯美的极致。曹雪芹在这繁华热闹的背后,挥笔洒下了悲凄的雾霾。   

    本应为贾敬守制的贾珍大摆家宴,听箫唱曲,赏月玩乐。正在酒酣耳热之际,忽然听到墙下一声长叹,“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祀堂内槅扇开阖之声”。三更时分,墙下的那声长叹和隐约祠堂内门扇开阖之声,如此诡异的细节作者仿佛告知读者在这一叹一开之声中,此时的情景可谓“风气森森,月色惨淡”,以偷欢寻乐始,以不欢而散终,写得如此诡谲,读来令人毛骨悚然。   

    “夜已四更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明日再赏十六,也不辜负这月色。”正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如书中人物秦可卿所言,“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在看似热闹非凡的中秋夜宴中,以乐景喻悲情,将书中人物令人叹惋的命运隐藏在皎洁的月光和表面的浮华之下。《红楼梦》走笔至此,挥之不去的浓郁悲情已渐渐地弥漫,开始滋生出阵阵寒意。从这个中秋节开始,贾府多了一缕忧伤的画外音,像是笛声,又像是呜咽。笑声在这里结束,哭泣从这里开始。预示前半部热闹的终结,后半部分凄凉的序幕已经拉开。   

    曹雪芹凄风苦雨的人生末路,成为他笔下中秋的灵感与源泉。正是这种心境,使其沉重却不失空灵的笔触美化了中秋,诗意了中秋,成为一团惨淡的愁云,凝结在读者心头,挥之不散……遥想当年曹雪芹身在蓬牖茅椽中,以鬻画为生,举家食粥。面对中秋之夜无语的圆月,曾经的繁华富贵逝去,当下的刀光剑影相逼,打造出的悲凉心境凝聚笔尖,才转化为这流传至今的《红楼梦》。   

    红楼一梦悲情中秋,宛如高挂苍穹的一轮明月,浮华富贵,哀婉凄惨照射了贾府的春夏秋冬,照进了红楼人的一生一世,也透视着后世人间的风花雪月,岁岁年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