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期间,因南京和扬州再现新冠病毒疫情,给打算远足的车轮加上了防疫锁。等到防疫风声一过,我们来到了辽宁省绥中县的止锚湾。附近的孟姜女庙、山海关、九门口长城、秦皇入海求仙处等景点,都游过几遍了,只想到海边去敞亮一下憋闷的心胸,过几天轻松的日子。
  驻足波平、沙细、景美的止锚湾,观看“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涨,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孟姜女庙的楹联),倍觉畅快与豁达。11年前,止锚湾里散落着几个小村庄。那里尽管有着最优质的海滩、最肥美的海鲜,但因无好的住宿条件,很少有游人问津。而今,崛起一片高楼大厦,建成了东戴河海滨旅游度假区,各种既现代又漂亮的建筑不逊于海南岛的海棠湾。盘桓几日,临走前忽然想起附近有个姜女石景观,不能不去瞅上一眼。
  在中华大地上旅行,有时会遇到有争议的人文景观。多地都声称自己那里有其遗址或遗迹,并开发为旅游景点。但,孰真孰假,难以判断;想去观赏,难下决心。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之地,就是其中的一个。bc54e6d7d6bfe74d28b89557aaa7402_副本.jpg上点岁数的人都能随口背诵毛泽东同志的一首诗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54年夏天,毛泽东同志来到秦皇岛市的北戴河区,站在海边极目远眺,思接千载,想起了魏武帝曹操的诗作《观沧海》。那是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秋天,曹操于北伐途中所作的一首诗。那一年,52岁的曹操亲自带兵出山海关,打败了盘踞在辽西的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回师时路过碣石,他创作了《观沧海》一诗,表达了下一步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第二年,曹操发动了赤壁之战,决心打过长江去,实现南北统一的既定目标,不想惨遭失败。毛泽东同志感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伟大抱负,借其东临碣石、观海赋诗的文学情怀,抒发了新中国建立后社会发生巨变的喜悦之情。
  这两首跨越千年时空、彰显伟大情怀的诗词,使并不太知名的碣石从尘封的历史档案中走了出来。翻开《山海经》《尚书》《史记》等史书,虽然都能找到对碣石的记载,但缺乏精确的地理位置。这不能怪罪古人,他们当时没有卫星定位系统,提供不了具体的经纬度。好在历史上有人亲眼见过碣石,证明它确实存在过。秦始皇嬴政去过碣石求仙问药,汉武帝刘彻到过碣石驻跸流连,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路过碣石赋诗留念。还有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北齐文宣帝高洋,都曾仿效曹操东临过碣石、以观沧海。除了这些帝王之外,还有许多文人骚客慕名前往,赋诗填词。从诗以言志的角度来说,唯有曹操的《观沧海》流传后世,影响深远。如今,《观沧海》一诗被收入中学课本,成为学子们励志的诗篇。
  然而,碣石到底在哪里?它是石还是山?一直争论不休,成为千古之谜、文化悬案。
  自南北朝以后,很少有人亲眼见过碣石,或者说,找不到碣石的准确之处。因为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田野调查中没有找到碣石,于是说它沉入了海底。他的这一论断,让之后的追慕之人伤心不已。到了现代,经科学考察,郦道元指出碣石沉入海底的地方,千年来并没有发生大的地震,海岸线也没有大的变化。这让人们又燃起了新的希望,继续对碣石的所在之处加以探索与论证。毛泽东同志的诗词给出了碣石的大致方位,它应在幽燕大地的秦皇岛附近。秦皇岛因秦始皇到过而得名,碣石因秦始皇造访而留名《史记》。
  现实的争议主要来自三地,有山东说、河北说、辽宁说,即,“两山一石说”。山东省说他们无棣县的马谷山是碣石山。河北省说他们昌黎县本来就有碣石山。辽宁省说他们绥中县止锚湾中的三块礁石是碣石。他们或引经据典,或考古研究,或建设景点,似乎都有充足的理由。在百度上可以查阅到许多“碣石考”、“论碣石”的文章,其中不乏历史学家、考古专家、博士研究生。读了他们专业性极强的考证文章,我等历史研究的门外汉,不仅没有参与讨论的资格,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但,无不希望早日明确碣石的所在之地,以便前去领略其特殊的自然风采与文化意义。
  c14758f7cebb512190737e459581f95_副本.jpg从我们的住处去姜女石只有4公里,到山海关也不过15公里。民间传说姜女石是孟姜女携带两个孩子投海后变的,也称“姜女坟”。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年。但,有说是齐长城,有说是秦长城。山海关外的姜女庙和姜女坟,表明孟姜女哭倒的是秦长城。还有个未经证实的传说,秦始皇让一些方士去海上仙岛求取长生不老之药,那些只会忽悠秦皇的方士根本找不到这种仙药,可又怕被秦皇杀头,于是向秦皇报告得到仙人的重要启示:“亡秦者必胡”。秦皇一听,立马决定修建长城,以防御游牧民族的进攻。传说不是历史,但承载着民意。姜女庙和姜女石是对秦皇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不得人心的历史写照。秦朝二世而亡,也证明了这一点。万里长城虽然在地理上隔断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联系,但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阻挡作用,历史上多次被游牧民族所突破。试想,如果按照万里长城来划定国界,那今日的中国可就小得多了。
  1984年,辽宁省考古所对姜女石进行考古研究,在对应的海岸上发现了秦皇行宫的遗址。这为秦始皇到过那里提供了实物证明。2013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姜女石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了一处水下人工建筑,类似祭祀台,与秦皇行宫建筑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姜女石遗址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再是个民间传说了。那么,秦皇造访过的碣石是不是曹操东临过的碣石呢?这个问题,让同行的人无不振奋起来。
  吃了早饭立即出发,穿过一个小村庄,来到了秦皇行宫遗址。这么重要的一个历史遗迹,自然被建成了一个旅游景区,名曰碣石宫。很显然,这名称表明是秦始皇造访碣石时住过的行宫。其实,造访碣石是虚,求仙问药是实。不然,不会建造一个如此宏伟的宫殿。
  验过手机中的行程码,登记完个人信息,举步进入景区。迎面是个小山包,右手是正殿遗址。正殿的中轴线对着海中的“姜女石”。那里正是临碣石,观沧海的最佳之处。旁边所立的文物说明牌上写着:“这座夯土高台是秦皇行宫正殿的位置。下面的夯土地基完好无缺,发掘出土后又用土覆盖保护起来。夯土高台长42米,海拔12米,相对高度5米,可以想见这座行宫正殿的宏伟壮阔。”在高台之上和周围还有一些建筑,其中的渗水井引人注目。说明文字是这样的:“即脏水井。井底是沙层,脏水流入自渗,故得其名。井壁用陶圈套接而成。观此井,可见秦人环保意识之一斑。”从出土的文物来看,都是秦代的特有之物,坐实了秦代的行宫遗址。
  登上小山包,向大海方向望去,3块黑色的礁石清晰可见,触手可摸。实际上是一组天然的海蚀柱,高出海面20米,南北长11米,东西宽8米。过去有人说,这3块礁石宛如一位少妇携带一双儿女望海盼夫。现在有人说,较高那块礁石仿佛一只公鸡挺立海上,引颈高歌。字典上解释,碣石为柱状之石,顶圆如碑。c7d7ee5ab9d28aeb1b52b0ac590bae2_副本.jpg海中有礁石并不出奇,但这3块礁石在秦皇到过的海边,在曹操路过的地方,这就不能不让人遐想了。我不能肯定碣石是石而不是山,有为本地旅游蛋糕争嘴的嫌疑。我只能设身处地的讲点感受,作为一孔之见。山包之上已无秦宫建筑,绿草满坡,野花盛开。正乃旭日东升之时,大海之上霞光万道,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无法复制千年前的景象,也不能随意加以想象。只见3块礁石黝黑发亮,屹立不动,默默无语。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当上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后,却不能长生不老,那该多可惜啊!生长在关中的秦始皇没见过大海,更没见过在海中孤立的礁石。那3块礁石简直是太神奇啦!他认为,那里是通往海上神山的大门,可去寻找仙人居住之所。其实,姜女石是去往辽西和辽东的地理标志。北伐或南征的军队经过那里,就表示出关外或进关里了。饱读史书的曹操,应该知道秦皇造访过碣石,也应该知道它的地理意义。平定乌桓,统一北方,是曹操最得意的功绩。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还要统一南中国。这正是他赋诗《观沧海》的初心。
  我没有去过河北昌黎县的碣石山,也没有游过山东无棣县的马谷山,无法写出具体观感,更不能随意加以评说。碣石到底在哪里?有待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进一步研究和发掘。我想,毛泽东同志之所以称颂曹操的《观沧海》一诗,就在于曹操在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时代,没有割据一方,没有称王称霸。曹操出长城,临碣石,观沧海,反映了他胸怀大业、致力统一的决心和行动。过去,万里长城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后来,长江成为南北中国的分界线;如今,台湾海峡分隔着两岸的统一。重温毛泽东和曹操这两首诗词,可以深刻认识到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振兴中华的重要内容。如此来说,碣石不仅是一个自然之物,更是一种祖国统一的象征。
  “萧瑟秋风今又是”,大陆与台湾实现统一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