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写了一篇名为《在部队大院里生活的回忆》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写进去了一些小动物,如蛇、鱼、野兔、狐狸等。其实,在我们人类的驻地,最常见的动物是麻雀。麻雀这种鸟个头不大,是一种留鸟,它不迁移,常住某地。不论是严寒的冬季,还是春暖花开的季节,麻雀都常年坚守在自己的住地,觅食,飞翔,与人类和谐共处。

      我对麻雀的观注是搬到长清县炮六十九师师部后。其实,最早知道麻雀这种小鸟,还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时,国家在号召大炼钢铁之外,同时号召要“除四害”。这个“四害”,包括: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当时提出除“四害”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传播,为民造福。“四害”的前三种,苍蝇、蚊子、老鼠,是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动物和昆虫。比如说老鼠,对人类的危害最大,小则偷吃粮食,大则传播鼠疫,决不能小觑。时至今日,苍蝇、蚊子、老鼠仍然是我们要重点防范的“三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把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主要是麻雀每到秋收季节,总会集结成群或是成群结队,飞到农田里去吃谷子之类的农作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产品的产量都较低,农民辛苦一年,眼看粮食将要丰收了,却被大群的麻雀给吃掉,自然是心有不甘。在当时,农民主要的防范手段是在谷子地里竖起草人来,用草人来驱赶麻雀,这应该是把麻雀列为“四害”的原因吧。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除“四害”运动中,全国城乡打死了大量的麻雀后,在第二年的夏季便出现了大量的害虫,对农作物和树木都产生了危害。在自然界中一物克一物,鸟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各有各的食谱,互不冲突。之后的“除四害”即改为“除三害”,不再提麻雀的事。客观上讲,麻雀是一种杂食动物,吃害虫的时间多,特别是夏季老鸟养育幼鸟时,需要捕捉大量的虫子来喂养小鸟,吃谷子等农作物的时间少,不应当成“害”鸟来对待。

       在自然界中,麻雀是弱者;在鸟类中,麻雀同样是弱者。我曾经见过雀鹰抓麻雀,速度之快,攻击之猛,爪到擒来,一气呵成。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可能想法是好的,但结果却很差。

      当年,我们在上初中、高中时,由于课程少,也没有课外作业,因而在放学之后,没少打过麻雀,但真正打下来的不多,毕竟麻雀也是怕人的。在上世纪也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人们缺乏保护鸟类的意识,不论是麻雀,还是大雁、野鸭、斑鸠,凡是能打的动物,人们会采取各种办法去猎杀。现在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国人很少再去打鸟打野兽了,这也是历史的进步。

      今天,人鸟共存,相得益彰。

      从历史上看,人类与麻雀和谐共处,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在一些文章里也可以看到与麻雀有关的词语。比如在毛主席《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就写到:“闭塞眼睛捉麻雀。”另外还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词语都在讲麻雀,或以麻雀做比喻。

      麻雀是一种益鸟,它与人类没有利益之争,没有名利之争,也不会做伤害人类的事情。历史在前进,人类也在前进中不断的纠正自己犯过的错误,走向美好的明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