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北京,秋高云淡、风清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在这金色的十月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重阳节前后开展‘敬老月’活动,是弘扬和传承敬老文化、增强全社会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营造尊老敬老社会氛围的有效形式。为了把“敬老月”的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北京市海淀区蓝天嘉园服管中心党总支于2021年10月9日组织军休老干部离开喧嚣的闹市到偏僻幽静的郊野水乡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休闲垂钓活动。

        这次休闲垂钓活动是蓝天嘉园服管中心党总支全方位多渠道贯彻落实市、区军休办关于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目标的军休服务活动的一项具体举措。整个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淘冶了情操,达到了修身养性的目的,受到了军休干部的欢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垂钓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应追朔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骨质鱼钩,距今大约六千年,是我国发现得最早的垂钓文物。关于垂钓活动确切的文字记载,则见于二千多年前的《诗经》。把钓鱼作为一项休闲娱乐活动,最早当推春秋时期姜太公在渭水河边的休闲钓鱼活动——就是人们常说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垂钓是一项充满趣味、充满智慧、充满活力、格调高雅,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几名年溢古稀的钓者,扛着钓竿,提着鱼饵,远离喧嚣的闹市,找一僻静的湖边,利用休闲垂钓的机会把人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种感觉是多么的惬意!钓者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迎着阵阵凉风,站在碧波荡漾的湖旁,随时盯着水面上的“小红点”,尽情地呼吸着充满负离子的空气,那种垂钓的感觉令人陶醉。

        挥杆,抛线,晶莹的鱼线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弧.坠入水中。彩色的鱼漂击开了水面的平静,画出了圆圈形的微波。投入一份鱼饵,投入一束目光,等待中寄托了希望,安静中等待着收获。啊!生活原来竟如此惬意.

       垂钓是一项高尚的广普性的人类社会活动,它把文化娱乐休闲、体育运动锻炼、观光陶冶情操等融合在一起,吸引着众多的爱好者。

        淡泊、超脱、恬静——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垂钓。钓者的眼里不单单是盯住浮漂,更多的是超然物外的那份心境;不单单是追求鱼钓的多少,更多的是身心放松所带来的喜悦。一个人自由自在地站在蓝天下,心无杂念、心无所役,无忧无虑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必再为油盐酱醋担忧,不必再为纷繁的俗事羁绊而焦急,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生活就像一首歌,酸甜苦辣都得过。休闲之日,走进大自然,挥杆抛线,波光粼粼,碎了倒影,醉了时光,为的是钓到一种好心情。

         垂钓者,垂的是线,钓的是鱼,放松的是心情,追求的是休闲。由此看来,垂钓其实不在于逐物,而在于娱心;不在于鱼大鱼多,而在于浮漂下沉时所引起的心动。做人也当如此,心宁静,眼专注,手执着,尽情去享受人生应有的那份快乐和淡定。

        垂钓:一杆一线一漂一钩,一心一意一天一乐。取也开心,舍也高兴。取之众乐,舍之独乐。所以,垂钓实在是一项动静两可,有无皆喜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垂钓者既要有“抛竿见鱼”的自信,又要有“闲庭信步”的潇洒。垂钓高人融执著与豁达于一身,垂钓之美则是一个刚柔相济的魔方。

  吃鱼哪有钓鱼乐,乐在其中无法说。垂钓为娱非为鱼,修身养性好处多。垂钓人的乐趣,只有垂钓人自己知道。垂钓结束后,军休干部王俊生当场賦诗一首,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垂      钓

                            王俊生

                   远离闹市喧嚣声,

                   邀友垂钓郊野中。

                   挥杆抛钩非为鱼,

                   稳坐池边学太公。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