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羊村位于距平阳城十五公里的西北方向,隶属尧都区土门镇管辖。全村约近三千人口,七个居民组,由主村、卫家庄、南沟、北沟四个自然村组成。位于村子中央的元代舞台(亦叫后土戏庙)在中国建筑史上堪称一绝,东羊村因此而闻名天下,同时给这个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村庄披上了荣彩和享有名声。
东羊村是一个西高东低,村庄凸起,北沟南涧的地势。村子的中央有一条道路叫中道(方言tao),是村里的主要干道,道路两边有很多宅院大门,住着好多人,平时人行车往,穿梭东西,好似热闹,那棵有几百年的神秘老杨树矗立在道旁,早迎晨曦,晚送夕霞,镇守着这块宝地。仔细观察,道路两旁的宅院大门,都明显高于路基很多,斜坡入院,且超于路基一定的高度。如遇大雨,山洪暴发,洪水会顺着低槽道路畅流涌去,这是这条街道的又一重要用途。中道(tao)全长约有千余米之长,老杨树的北侧,戏台的南边,有一个大约二百平米的泊池,洪水到来会自然注满池塘。雨后天晴,孩子们在这里游泳嬉水,女人们在泊池周围的台阶上有说有笑,洗衣清浊。男人们三五一群,观景视物,悠然自得。顺着中道(tao)往东走,有一药王小庙,庙前用青石灰沙砌成的观台,坚实而又壁高,平时是三队居民上工集合,分配农活的地方。山水来时,人们都站在这里观赏水流湍急,飞奔而去的浩荡气势。这时队里年富力强的男人们,不用号召,无需动员,头戴笠帽,身披蓑衣,手拿铁锹,肩扛床板,大公无私,毫不犹豫,毅然投入浇地的战斗行列中去。山水中包含着许多对促进庄稼生长的成份,只要山水一抹地,来年肯定收成好。
沿东羊村往西行十余公里,就是大山,山缝间有一条岔口河,雨水大了,都会把前后山的水汇集到这条河里,泻入汾河。我们村南的涧河,是岔口河的别称,河面宽约三百多米,逢遇山洪到来,两岸的人们都怀着好奇的心里,饱览波涛汹涌的壮观场面。水落之后,滩面上显露出很多的树枝,家禽,水果,庄稼等杂物,人们下到滩上拾拣一些有用的东西,趣乐其中。
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村委员,对东羊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老宅院塌了拆了的亦剩无几,如今是一排排的新宅房院。村子中的那条中道(tao),已修成笔直平坦的“正阳街”,只能作为一种回忆。
今年入秋以来连雨多日,整个山西遭受着洪水泛滥的灾难,山体滑坡,路断塌陷,驾车出行受阻,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一定的困难。村里的房子有点漏水,今天回去收拾了一下,听说村南的涧河有了多年不见的山水,为此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