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作为中药只要是用过中药的人,没有不知道甘草的,中药处方中常常会用到甘草。早在二千年前的东汉张仲景就说过:“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他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256个处方,其中含甘草的处方就有154个。因为其“诸药中以甘草为君,功能调和诸药,遂有国老之号。”

明代李时珍云:“甘草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可谓药中之良相也。”

《神农本草经》中又称甘草为“美草”“蜜甘”。

可见历代对甘草是赞赏有加,除了“协和群品”“调和诸药”,甘草自己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能。在我眼里就是什么病都有它的身影,又什么病也不确定治疗。

我儿时家家户户都会有药罐子,虽然西药已经大行其道,但中药仍是老百姓信任的良药。每每家里有人熬中药我都是最兴奋的,当然不是兴奋家里人生病,而是兴奋新奇各种草、各种根,熬在一起,发出浓重的味道,熬出浓重褐色的汤,人喝了会治病。有时里面会有山楂、桂圆这些好吃的东西,后来大人还告诉我甘草也能品味,果真,甘甜,但甜的特别。就是因为这个黄色的,细长的根茎,靠强力的咀嚼,挤出特殊的甜味,就记住了甘草,和所有甜味不一样的甘草甜。

后来知道山西有些地方会用甘草的嫩叶绞碎蒸馒头,其味甘甜如饴,我期待有一日品尝甘草馒头。

甘草的甘古人早就发现,除了当药材,肯定也当甜味剂,就像我一样。在《诗经》中就能找到例子。不过那时不叫甘草,叫苓。

《邶风 简兮》: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节录)

大意是:高山上有榛树,洼泽里有甘草。若问我心中想着谁?是那西方的美男子。那位美男子,他是来自西国的人啊。

甘草被誉为“美草”、“蜜甘”,所以看到那西方来的美男子,不由的联想到洼泽中的甘草,女子心里那个甜蜜叫“甘草如饴”。

后来以甘草入诗的还真不多,直接就到了宋代。就是陈瓘的《减字木兰花》:

世间药院。只爱大黄甘草贱。急急加工。更靠硫黄与鹿茸。鹿茸吃了。却恨世间凉药少。冷热平均。须是松根白茯苓。

陈瓘的这首词反复用,别无他店呀。那医馆的人贪图大黄、甘草便宜,大量加工这类药。更多的还要靠硫磺和鹿茸。鹿茸贵重,吃多了大热,说不定还要流鼻血,此时又恨世间凉药少。这世间不是太凉就是太热,不凉不热还真有,就是伏神白茯苓!

可见甘草的寻常,是真正的物美价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