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60924ab18972bd407d16805856c899e510fb39c72 (1).png

南疆铁路示意图


       南疆铁路,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路

       翻开祖国的版图,新疆以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辽阔而引人注目。长期以来,人们赞美新疆、歌颂新疆,希望能把他的无尽宝藏开发出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可是,巍峨的天山却像一条巨大的卧龙,横亘在新疆的中部,阻碍着南北的交通,给开发建设增加了重重的困难,新疆各族人民多么盼望能有一条钢铁的大道把天山凿穿,让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跨上时代的列车向前飞奔。

       早在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先生就用红笔划出了南疆铁路。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又聘请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专门带着一支科考队,踏勘南疆铁路。但此次对南疆铁路的线路勘察,仅停留在图纸上,并无实质性行动。

       新疆各族人民的愿望在新中国终于实现了。1974年,经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自批准,铁道兵指战员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天山,投入了南疆铁路的建设。南疆铁路是一条重要的国防铁路线。那个时期,"苏修亡我之心不死",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态势紧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亲自签批,并明确提出南疆线建设完成时间。

       英雄的铁道兵战士们为完成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天不怕,地不怕,"逢山开路,遇水架娇",不畏艰险,不辱使命,日夜奋战在戈壁,沙漠,天山腹地,流血流汗,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经过几年酷暑严寒的奋战,终于完成了南疆铁路建设的伟大使命,使新疆地区又增加了一条连接北京的铁路线,使中苏边境地区更加巩固,给新疆又增加了一条幸福路,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打开南疆通往内地的希望之门

      南疆,新疆天山以南,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长与沧桑。

       自从铁道兵修通了第一条铁路之后,南疆就进入了跨越发展阶段。在南疆与祖国同富同强的发展过程中,凝聚着无数南疆铁路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                             南疆铁路穿越戈壁大沙漠

0Ikp1D96JG (1).jpeg

       南疆线起步就要经过100多公里的戈壁滩,这里就是著名的吐鲁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称。四周群山环抱的吐鲁番盆地,底部低于海平面150多米。加上火焰山横穿盆地,绵延数百公里,形成了我国最炎热的特殊自然地区。

       古人形容它是“火焰八百里,四周寸草不生”。据有关部门测量,这里夏天地表温度可以高达六七十度,如果把鸡蛋埋进沙子里,一会儿就会被烫熟。“火洲”的戈壁滩,年降雨量只有5毫米,而年蒸发量却超过了2000毫米,所以异常的炎热干燥。在这样恶劣的地带修筑铁路,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的艰难困苦。铁道兵部队指战员在施工当中,许多同志的胶靴烤得变了形,脸上晒得脱了皮,嘴唇和鼻孔干的出血,汗珠甩到地上一串烟。

       炎热的戈壁滩,究竟一天要夺取修路战士们多少心血和汗水,人们是无法计量的。只知道施工战士每人每天要喝10多公斤的水。施工头三个月,士兵体力消耗体重普遍下降了5公斤。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战士们毫无畏惧,他们用充满战斗豪情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决心:“炎热酷暑我不怕,敢与悟空争高下。火州处处摆战场,定叫铁龙早飞跨”。                              南疆铁路穿越高山峡谷

0Ikp1DWUnx.jpeg

       战士们奉命修建一条大拉沟,长达1000米,要深挖17米,是南疆铁路前100公里施工的重点工程。战士们要在戈壁滩上凿出若干个深井,装上炸药,放炮炸碎以后,再用机械施工。

       在“火州”凿井,异常艰难。每个炮洞都深达十几米,直径却只有一米。人在里面施工,就像钻进了大烟筒里,又闷又热,经常昏倒在深井里。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战士们正在开挖一个竖井,突然一股热浪扑来灌进井里,熏烤得战士们头昏眼花,浑身冒汗,连气都喘不过来。战士们干着干着,五脏六腑就像泡在开水里,难以忍受。有时想打起精神,继续坚持施工。但是镐头还没落地,人就晕倒了。连续有井下五个同志都因忍受不了炎热而晕倒。

       我们的铁道兵就有一股子“铁”劲儿,绝不能被困难吓倒。刚刚晕倒的战士上来清醒一会儿,又接着下到井里。战士们就这样顶烈日,冒酷暑,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凿出了36口深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在“火州”筑路,对机械兵、汽车兵更是严峻的考验。推土机手驾驶台上没有顶棚,施起工来,上面阳光暴晒,下面发动机散发的热气熏烤,司机成天像坐在蒸笼里。每天从早到晚,汗流浃背,灰尘满面。一个工班支撑下来,只能看清楚两只转动的眼珠,分不清谁是谁。

       由于天气炎热,许多同志鼻子流血不止,打针吃药都不管用。为了不影响施工,他们就把药棉塞住鼻孔,照样驾驶机械穿行在风沙尘土之中。

       炎热的时候,夏天跑不到半个小时,汽车水箱就开锅了。在内地遇到这种情况,就把汽车找个树荫的地方,停下来歇一歇,或者打一桶凉水掺到水箱里,问题就解决了。可是,在这茫茫戈壁的火州,你跑上半天也遇不到一棵树、一滩水。因此,汽车水箱开锅,成了司机们最头疼的事情。         南疆铁路奎先隧道

0Ikp1DIScP.jpeg

       后来,部队后勤部门为解决司机的喝水问题,曾经给每个战士和司机装备了一个能装13斤水的塑料水桶。每当出车,他们宁肯自己忍受干渴,也要把水省给汽车用,保证运输不断。有一次,汽车兵为施工连队运送材料。出车前,他们跟往常一样,给水箱加满水,又带了一些凉开水便出发了。行驶到戈壁滩深处,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司机楼子发烫,灼人皮肉。战士顾不得擦汗,不时地注意着温度表的变化。不多会,水温就上升到了90度。这时候,他的汗水把衣裤都渗透了,又淌到了坐垫儿上。嘴唇干裂,嗓子冒烟儿,同车的战友就劝他停下来吧,喝口水再走。司机沙哑地回答,“今天天气特别热,这个水不能喝,得留着跑车用。”一会儿水表温度就指向了100度。司机立即停下车来,把准备的凉开水全部掺进了水箱,水温下降到70多度,汽车又安全启动了。

        这一天,他们没有舍得喝一滴水,全部倒给了水箱。当他们按时把材料送到工地时,一个个鼻孔流血,嗓子已经干渴得说不出话来。在铁道兵南疆部队成百上千个汽车司机当中,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有一个司机,行车十几个小时没喝一口水。最后,当他到达目的地时,人还未走出驾驶室就昏倒了。


      戈壁滩的热海和狂风

       吐鲁番不仅是一个大的热海,也是一个大的风口,戈壁摊上的大风确实厉害,它不管春夏秋冬总是刮个不停。在风口,有时能把汽车掀翻,把房屋吹倒,还能把树皮剥得精光。大风给铁道兵战士施工和生活带来的困难,并不比炎热缺水逊色。

       部队在行军途中,突然狂风大作,刮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大家好不容易闯过了风口,来到了指定的地点一看,大吃一惊。先遣部队原来给搭好的12顶帐篷,篷布被大风吹得无影无踪,铁架子被刮的七零八落,有的滚过了山下去,几根被折断的麻绳头栓在三角铁的桩子上,随风摇摆。大风给人们来了个下马威,但它并没有能够让全连指战员屈服。

      人们说,“大风能把我们的帐篷卷走,可它卷不走我们100多颗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红心。只要大家团结战斗,风沙一定会低头”。当天晚上大家迎着风沙,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就找一个避风的地方,用床板搭起棚子,硬是在戈壁滩上安了,一直坚持到大风退去,曙光来临。接着,他们又连续奋战几个昼夜,在戈壁滩上挖出了一排排能抗风防暑的“地窝子”,解决了连队的住房困难,投入了紧张的施工。

       指战员们就这样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经过不到一年的艰苦奋战,终于胜利完成了“火州”铺路,100多公里的钢铁大道铺轨,实现了南疆铁路的首战告捷。当他们在浸满汗水和心血的工地上收到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军分区和铁道兵党委领导机关发来的贺电、贺信时,他们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那样的自豪,这正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英雄儿女初战告捷的最高奖赏。        南疆铁路桥梁

0Ikp1DabNj.jpeg

       一个施工部队的驻地,名叫阿拉沟。阿拉沟两侧是光秃秃的高山,地面上有一条已结冰的小河。营房的后面半山腰上,有一条已初具规模的铁路,偶尔有喷着浓烟拉着轨排、施工料具的火车缓缓地爬向远方。

       战士们听说在这条线路上,有铁道兵三个师在奋战着。新兵集训三个月后,就分配到了施工连队。在这条铁路线上的每一个站,都曾留铁道兵施工时早出晚归忙碌的身影。

       很多战友都有半个月没有吃上一滴油,没有洗过一次热水脸的经历。这期间,他们见证了友邻部队战友们用手推车、用铁锹、用双肩双手筑路,用风枪钻山凿洞的辛劳情景。许多战友因为作业用具简单,加之环境恶劣,弄得面目全非。很多战友相处经年也无法记全他们的容颜。但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有两百多名铁道兵战士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天山脚下——南疆铁路吐鲁番到库尔勒段。

       两百多名铁道兵战士,不惜牺牲生命,为的是要尽快打开南疆通往内地的希望之门——南疆铁路。

      南疆铁路一期,东起吐鲁番,西至库尔勒,线路全长457公里,横贯天山南北,最大坡度千分之22。其间,有长240多公里的连续大坡道,共有隧道29座,桥梁463座,穿越火州、百里风区、茫茫戈壁滩、沼泽草地,更有天山峻岭3200多米的国内高海拔之最的6152米的奎先隧道。

       这条铁路是8万多名铁道兵和民兵建设者用了近11年时间建成,1984年正式移交乌鲁木齐铁路局,来往的列车运行在此区段初期要10多个小时。虽然比今天的高铁乘座条件与运行时间不可同日而语,但当时,它可是进入南疆唯一的一条铁路,打开了南疆通往内地的希望之门。

       1984年,中国铁道兵部队撤销,修建南疆铁路的军人旋即转入铁道部中铁建第15工程局。1996年4月,南疆铁路库阿段开工建设。当时的国务院总理亲临开工剪彩,把党中央对南疆人民的关怀融入到经济发展的新高度,对改善南疆地区交通、经济落后的状况具有里程碑意义。

       铁路建设与运管是同步推进的。铁路修到哪里,就开通运营到哪里。许多中铁建员工依旧是住帐篷,冬天要点火炉,早晨起来,满头黑发的一个个年轻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头发、眉毛、胡子白花花的“老汉”,唯有两只鼻孔因呼吸炉尘是黑色的。                                     南疆铁路穿越天山隧道

0Ikp1D5BBR.jpeg

       1996年,一场百年难遇的洪水,把铁道兵当年在艰难困苦中修建的道路冲击得千疮百孔,把见证铁兵生活的所有设施夷为平地。汇聚了中铁建十五工程局的建设大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忍饥受冻,风餐露宿,奋战了20多天,终于抢修成功,保证了顺利通车。老铁道兵乘坐在经过抢修而开通的列车上,看到路边那一张张只能见到本色牙齿的笑脸,内心为这些建设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南疆铁路助力新疆跨越发展

      老兵们记得,1999年12月,西部边陲喀什,汽笛声声长鸣,从库尔勒沿塔里木边沿经阿克苏而西延989公里的南疆铁路库喀线,全线运营,沟通起了南疆四个地州铁路客货运唯一通道,兼具有亚欧大陆桥南部便捷通道的重要功能。

       南疆铁路人用夏日酷暑中的汗水和冬日皴裂的双手,见证了南疆铁路库喀线成为一条造福南疆人民的康庄大道。

       而2008年12月6日开工建设,2013年12月5日升级完成的库阿二线,则极大提升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运能,是南疆铁路建设者斗风沙、战严寒、斗酷暑,铁地密切配合的又一体现。

       2011年6月28日,全长484.55公里喀什到和田铁路开通,加快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区域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改善了铁路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推动了铁路沿线地区的发展。

       2015年6月2日,吐鲁番至库尔勒新增二线,其中有全长22公里的天山隧道。新线比原铁路减少了123公里,是中铁隧道集团、中铁十八局集团建设者们,克服了人们难以想像的困难,攻克了铁路建设史上少有的难题,为南疆人民迈入改革开放的快车道送上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厚礼。

       还有,现在的和若铁路和库格铁路,均凝聚着曾经的铁道兵战友和如今的铁路建设者之心血和汗水,是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推动疆内各地协同发展,造福新疆各族群众的具体实践。

      2014年12月28日,南疆铁路吐(鲁番)库 (尔勒)二线开通运营(从鱼儿沟直接向南,不再进入阿拉沟),技术标准为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它的开通,对促进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861d1002-ae89-4b97-bd1e-d8adbe82b06d.jpg

铁道兵南疆铁路纪念杯


       翻越天山的祭奠

       南疆铁路吐库二线开通运营后,铁道兵用鲜血和生命修建的鱼儿沟经奎先隧道至焉耆段线路维持现状,作为支线运营(主要用于旅游)。

       人们说起南疆铁路,“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关于南疆铁路,有讲不尽的故事,每每重拾那些记忆,内心都留下了强烈的震撼。

       多年以后,列编在铁道兵第六师第30团的老兵们来到当年当兵的所在地——天山腹地巴伦台。看看自己动手修建的铁路,隧道,桥梁,施工现场,看看当年的营房所在地,打靶场,挖沙的河滩,还看看当年小菜园,虽然当年的营房已不复存在,有的连影子都找不到,再也没有那开山的炮声,再也沒有那嘹亮的军号声,再也没有哪喧嚣的工地,再也没有那一群群穿着绿军装的铁道兵。

       但是,雄伟的天山还在,日夜流淌的天山河流还在,南疆铁路那墩实的桥梁在,厚重的铁道线路在,穿山越岭坚固的隧道在,它们永远是不朽的丰碑,记载着铁道兵们那段光辉灿烂的历史。

       当过兵的人才知道军旗为什么那样红;当过兵的人才知道国家的利益有多重;当过兵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奉献和牺牲;当过兵的人才知道为什么说当兵最光荣。当过兵的人才知道千金买不到战友情。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军歌最动听。

       每一年清明期间,都会有许多老兵相约翻越天山,来到和静县铁道兵烈士陵园,共同祭奠牺牲在南疆铁路的150多名战友亲人。南疆的春天,桃花、杏花在弥漫的沙尘中盛开,这里长眠着铁道兵第五师、第六师和第四师的19团、20团、铁道兵独立机械团、直属通讯工程营牺牲在南疆铁路沿线的铁道兵烈士。

     “兄弟,我来看你了,你在那边还好吗?”随着呢喃的低语,一个老兵把自己的脸贴在了冰冷坚硬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那上面写着牺牲战友的名字。

     “敬礼!”铁道兵老兵们举起一面旗帜,齐刷刷地举起右手,向烈士纪念碑庄严地行军礼。“当年,我们都是十八九岁的青春年华,有许多美好的理想。而今天,我们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而牺牲的战友兄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0Ikp1D0AnV.jpeg

铁道兵五师老兵纪念南疆铁路牺牲老战友

      每一座烈士墓前,老兵们依次敬酒,敬礼,敬烟,表达着内心无限的爱意。陵园的一块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你们的血肉已化作天山皑皑的白雪,你们的筋骨就是那天山万年的松柏,你们的军魂挺拔在天山铮铮的脊梁上。

      一炷高香,两行浊泪,百般情愫。在曾经驻扎和战斗的地方,老兵们在废墟中寻找着当年的足迹,一把锈色斑斑的铁锹头,一个在沙土中露出半截的搪瓷缸子,每一个物件都引起老战友们的一片惊呼。一声汽笛,当看到隆隆的巨龙穿越天山腹地,老战友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那份兴奋和喜悦的心情,让他们仿佛回到了曾经火热的艰苦岁月。

       成就有声,奉献无言。当火车的汽笛声鸣响在哈拉沟的上空,我们可以告慰那些用生命铸造南疆钢铁大道的英灵们!

       南疆线是他们一生的回忆,一生的眷恋,一生的思念。他们热爱南疆线,因为那里有他们曾经战斗过的热土;那里有许多许多动人的故事。这是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难以忘却的地方,一个值得纪念和骄傲的地方,一个让老兵终身激动的地方…… 让我们高呼祖国万岁!铁道兵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