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走这条路了。听说原来的学校被合并了,老校址依然还在。爱怀旧的我总想故地重游,但始终因为我所谓的忙碌和拖沓未能如愿。今天终于来了,但却成了我的最大失望与懊悔。

二十八年前的两排如烟似雾的垂柳没了踪影,门口两侧大墙上的“团结求实、拼搏向上”的八个大字已然灰飞烟灭,大大的黄铜锁头把大门锁得死死的,我的心中出现了很多猜想。一个过路的人认出了我,他的一句话,让我的那份热情更加降至冰点。我记忆里的学校只能从发黄的老照片里看到了。

一路唏嘘一路感伤,睡在大脑里的记忆也都醒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外跳。那年我二十一岁,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骑着一辆二八架的破自行车去学校报到。这是一所全乡、全县、全市都出名的村级小学。与其说学校出名,倒不如说这里有位出色的校长。别看这里是个只有不足二百人的村级小学,却有三大特色:校园建设有特色、校园经济有特色、学生的日记有特色。这三个特色,让这个学校每年都会迎来几十次大大小小的观摩和考察。这个学校优秀得让许多老师望而却步。所以,能来这里任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进来的老师荣誉证书得的很多,这是因为它们都是用她们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换来的。校园是花园式的,几百株月季花,丁香、迎春、榆叶梅、海棠等也有近百株,二十余株松柏、七八十株山楂树、近百棵葡萄树。这些都要老师和学生们亲自打理。教学任务更是繁重,全乡的教研观摩课几乎每年都在这里进行。县市进修学校的很多活动也会来这里,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老师是要都批阅的。除此之外,学校还有二十几亩校田地需要耕种,这也要全体师生来共同完成。这么多事,不加班不加点是完成不了的。这里的老师都会主动放弃节假日的,这里的校长就更没有休息日。校长是一位身高一米五的中年妇女,就是这位小个子校长培养出了三个校长。这三个校长所任职的学校都有了质的飞跃。校长为了学校几乎照顾不上家,这也是所有先进和劳模的同一写照。为大家舍小家这不是口号,而是处处体现在了这位了不起的校长身上。校长把很多人家的孩子送上了大学,有了好的前程,可她唯一的儿子却四处打工。本就不强壮的她因劳累做过两次手术。而今她老人家已年届七十,两鬓斑白了,与得了脑血栓的老伴相依为命。当人们忘了贲家小学昔日的辉煌,也忘记了她的血汗的同时,她自己也好像忘了这一切。没人提起过往,她自己也不会提起。她和众多老人一样,听着各种关于现在孩子的新闻不住地唏嘘和感叹。

我认识校长时,她正值四十一岁。我去学校报到的那天是上午十点多钟,虽说是阳历的九月初,虽说是东北的九月初,虽说是初秋的季节了,但阳光依旧火热。我到校门口礼貌性地下了自行车,第一个进入我眼帘的是寸草不生却平整干净的大操场。一个暑假四十天,偌大的操场居然没有任何杂草,这让我感到十分惊奇。迎面是两排漂亮干净的校舍,前排是盛开的月季、姜腊、鸡冠、串红花和多种郁郁葱葱的树木。校舍之间的甬道被长达四十多米的葡萄架遮着阴凉,葡萄架上挂满了快要成熟的葡萄。我环顾操场两侧,各有两排山楂树,山楂果已经有淡淡的红色了。一个个子不高穿着雨衣雨裤的人背着药壶给山楂树打药。整个校园十分安静,这让我更加好奇,今天是学生的返校日,学生和老师干什么去了?

我带着好奇心走进了办公室,办公室的办公桌上摆着整齐的教科书和作业本。办公室东侧墙是四扇玻璃窗,玻璃窗两侧墙壁上挂着两幅字“教书育人”和“求实进取”。见屋里没人,我连忙把迈进门槛的一只脚收了回来。出来后,我便向给山楂树打药的人走去。走近一看,我再一次惊呆了,背四五十斤重农药的人,竟然是位满脸热汗的中年妇女。与此同时,她也看到了我,并停止了给山楂树喷药,笑着说:“你是单老师吧?”我微笑地点了点头。她又说:“我是这儿的校长。”我心里惊讶了一下,没想到她居然是这里的校长。据她介绍,老师们带领学生去地里拔草了。这就是初到贲家小学时,我感受到的惊呆和不可思议。

我是二〇〇〇年离开这个学校的,如今算来二十年整了。记忆如昨,我都快到知天命的年龄了。虽然我认识了很多人,但我最敬仰的人依然是寇志栋校长,因为她的勤恳、她的敬业,在我所认识的人中,谁也比不了。贲家小学倾注了她三十多年的心血,由一个破旧不堪的无人知晓的学校,被她创造出很多个乡村小学的奇迹,并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十几年、几十年后,也许这里的人们会忘记贲家小学、忘记寇校长,可这块土地却不会被忘记。即使有一天,我的身体化成了土壤,但我的神识还会牢记这位背药壶的校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